“玩偶”被“娜拉”:一個啟蒙時代的人造神話
[Abstract]:Nora is a flag of the modern Chinese women's liberation movement and a symbol of the new female image in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The male enlighteners try to arouse the modern consciousness of Chinese women's self-emancipation with Ibsen's "doll house". However, the new female writers, with their own experience of "mourning" narration, to reverse to tell them "by Nora" and actually "doll" embarrassing situation. The contradictory antagonism between the new women and the enlighteners finally dispelled the artificial myth of Nora in China.
【作者單位】: 暨南大學(xué)中文系;
【基金】:國家社會科學(xué)基金后期資助項目(13FZW044)
【分類號】:I206.6;I533.073
【相似文獻(xiàn)】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虎斑貝的神話[J];航海;1987年06期
2 駱振渝;;神話:開始退縮的主題——女性原型符號的歷史解碼[J];唐都學(xué)刊;1992年02期
3 梁永佳;對列氏神話研究的幾點誤讀之批評[J];江西社會科學(xué);2000年01期
4 周峰;現(xiàn)代諷喻語境下的神話——試析《蠅王》中的幾個原型意象[J];山東師大外國語學(xué)院學(xué)報;2000年02期
5 閻麗麗;神話與史詩的源流和分野瑣議[J];昭烏達(dá)蒙族師專學(xué)報;2002年05期
6 唐妙琴;一個正義者的罪意識——“阿爾及利亞之子”加繆在歐洲的神話[J];南京社會科學(xué);2003年06期
7 彭予;永遠(yuǎn)的不死鳥——論西爾維亞·普拉斯詩歌的神話緯度[J];四川外語學(xué)院學(xué)報;2004年01期
8 趙一娜;;“新女性”形象的實質(zhì)——從女性主義的角度解讀嘉莉妹妹[J];語文學(xué)刊;2007年15期
9 吳星;;從符號學(xué)分析中西方酒神的差異[J];大眾文藝;2011年04期
10 李雅潔;;依附與自由 順從與反叛——《蝴蝶夢》中兩位德溫特夫人的不同女性形象[J];青年文學(xué)家;2011年02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3條
1 黃尾珍;;論《嘉莉妹妹》中的實用主義[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xué)會2008年年會論文集[C];2008年
2 楚金波;;神話中禁忌與反叛類型及深層原因探析[A];黑龍江省文學(xué)學(xué)會2011年學(xué)術(shù)年會論文集[C];2011年
3 彭彥錄;;論君特·格拉斯小說中的反烏托邦情結(jié)[A];黑龍江省文學(xué)學(xué)會2011年學(xué)術(shù)年會論文集[C];2011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深圳商報記者 鐘華生;他是“活著的文學(xué)神話”[N];深圳商報;2011年
2 陳蔓萍;“迷惘的一代”的新女性[N];文藝報;2006年
3 葉舒憲;《埃達(dá)》與北歐神話[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1年
4 顧墟;新派女性:妖媚還是妖魅?[N];文學(xué)報;2006年
5 李兵;蕭伯納·薇薇·“新女性”[N];中華讀書報;2008年
6 石文穎;神話復(fù)歸的現(xiàn)實意義[N];文藝報;2010年
7 李亞峰;神話是研究古代文化的窗口[N];人民日報;2011年
8 本報記者 陸梅;《哈利·波特》引起爭議[N];文學(xué)報;2002年
9 徐峰;精英文本的政治讀解[N];中國圖書商報;2001年
10 止庵;《希臘神話》瑣談[N];中華讀書報;2000年
相關(guān)博士學(xué)位論文 前1條
1 馮建明;喬伊斯長篇小說人物的變形[D];上海外國語大學(xué);2005年
相關(guān)碩士學(xué)位論文 前10條
1 張虹霞;魏瑪共和國時期的新女性—從文學(xué)社會學(xué)角度研究因姆伽特·可伊恩小說《人造絲綢女孩》[D];上海外國語大學(xué);2012年
2 簡潔;亨利·詹姆斯筆下的“新女性”[D];北京郵電大學(xué);2008年
3 馬千;真實性與嚴(yán)肅主旨[D];四川大學(xué);2005年
4 黃薇;“老紐約”社會中的新女性[D];廣西師范大學(xué);2003年
5 黃偉珍;“家庭天使”與“新女性”的對壘[D];廈門大學(xué);2007年
6 葉富蓮;愛德娜:一位孤寂的新女性[D];南京師范大學(xué);2002年
7 金小天;復(fù)樂園——露易絲·厄德里奇小說世界中的女性解讀[D];四川大學(xué);2005年
8 王瑾;改寫中國神話[D];南京師范大學(xué);2005年
9 張永春;創(chuàng)造美國神話·尋求華裔身份[D];四川大學(xué);2006年
10 劉小勇;斯佳麗·奧哈拉:一位日益成熟的南方新女性[D];湖南師范大學(xué);2003年
,本文編號:232548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wxchuangz/23254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