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詩風(fēng)之變對江戶漢詩的影響
[Abstract]:In the history of East Asian literature, Chinese poetry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Han poetry has long been popular in East Asia and has become a standard for the cultivation of official literati. In such a background, the development of poetry i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not only has the past, summed up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poetry tradition for thousands of years, but also has the great value of expanding the Han literary camp to the neighboring countries. Such a cultural pattern of the times makes Ming and Qing poetry become an example of imitation of East Asian Chinese poetry, and its own changes have a direct impact on the development of East Asian Han poetry; at the same time,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poetry in East Asia is deeply influenced by its own national culture, thus showing many characteristics different from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native Chinese poetry.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evelopment and changes of poetry in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and the formation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poetry in the Edo period of Japan, and explores the basic rules of spreading and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poetry in Japan.
【作者單位】: 上海師范大學(xué)人文與傳播學(xué)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科學(xué)研究規(guī)劃基金項(xiàng)目“東亞漢詩流變比較”(13YJA751057) 上海市哲學(xué)社會科學(xué)規(guī)劃項(xiàng)目“東亞漢詩學(xué)新論”(2013BWY005)階段性成果
【分類號】:I207.22;I313.072;I106-03
【相似文獻(xiàn)】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海松;潘登;;從主題與主題傾向視角看古漢詩“啼”之英譯[J];咸寧學(xué)院學(xué)報(bào);2010年11期
2 張磊磊;;漢詩中模糊語言的翻譯[J];學(xué)理論;2011年35期
3 陳祥梁;英漢詩的形體美[J];福建外語;1996年03期
4 張智中;;漢詩的反復(fù)之美及其英譯[J];外文研究;2013年03期
5 湯養(yǎng)宗;;在漢詩中國[J];人民文學(xué);2006年10期
6 ;中華漢詩匯總大全(約稿函)[J];中華詩詞;2009年08期
7 ;中華漢詩匯總大全(約稿函)[J];中華詩詞;2009年09期
8 趙東;;海外漢詩——臺灣“葡萄園”詩社專輯[J];詩歌月刊;2012年11期
9 ;漢詩二首英譯[J];大學(xué)英語;1998年07期
10 田原;;日本漢詩和《漢詩人》詩刊[J];詩刊;1993年08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6條
1 嚴(yán)明;;從經(jīng)典選本看東亞各國漢詩的特色[A];東方叢刊(2000年第2輯 總第三十二輯)[C];2000年
2 張保紅;;比較與翻譯——以羅伯特·彭斯詩“一朵紅紅的玫瑰”與三首漢詩為例[A];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第七次全國學(xué)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3 孫士覺;;越南古漢詩選輯[A];中國詩歌研究動態(tài)(第一輯)[C];2004年
4 朱易安;;論日本漢學(xué)家賴山陽的《日本樂府》——兼論比較漢詩學(xué)中的樂府傳統(tǒng)[A];東方叢刊(1997年第4輯 總第二十二輯)[C];1997年
5 ;周篤文發(fā)言[A];吟誦經(jīng)典、愛我中華——中華吟誦周論文集[C];2009年
6 張文;;試論和歌的翻譯與再創(chuàng)作——以《新撰萬葉集》上冬17為例[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xué)會2009年年會暨學(xué)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相關(guān)重要報(bào)紙文章 前7條
1 本報(bào)記者 黃蕾;“五條腿走路”安聯(lián)高管詳解在華投資架構(gòu)[N];上海證券報(bào);2008年
2 劉波;從思想史角度切入當(dāng)代漢詩的內(nèi)核[N];中國藝術(shù)報(bào);2012年
3 王曉平;20世紀(jì)日本文學(xué)史上的一宗失物[N];中華讀書報(bào);2007年
4 陳先發(fā);本土文化基因與當(dāng)代漢詩[N];深圳特區(qū)報(bào);2012年
5 沙野;城市生活對漢詩內(nèi)容的影響[N];文藝報(bào);2005年
6 馬忠;漢詩寫作必須遵循美的規(guī)律[N];文藝報(bào);2007年
7 石虎;論字思維[N];美術(shù)報(bào);2013年
相關(guān)博士學(xué)位論文 前6條
1 于欣;朝鮮朝妓女詩人漢詩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xué);2012年
2 楊會敏;朝鮮朝前半期漢詩風(fēng)演變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xué);2011年
3 李雪花;朝鮮朝閨閣漢詩研究[D];延邊大學(xué);2007年
4 王國彪;車天輅漢詩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xué);2010年
5 劉芳亮;日本江戶漢詩對明代詩歌的接受研究[D];山東大學(xué);2009年
6 權(quán)美花;高峰漢詩研究[D];延邊大學(xué);2011年
相關(guān)碩士學(xué)位論文 前10條
1 辛小燕;觀海林檜漢詩研究[D];延邊大學(xué);2014年
2 宋麗娜;菅茶山漢詩中的中國文化影響和日本風(fēng)土特性[D];首都師范大學(xué);2011年
3 王乃冉;金克己漢詩的主題意向研究[D];吉林大學(xué);2015年
4 吳麗玉;林植漢詩主題思想研究[D];延邊大學(xué);2014年
5 黃s,
本文編號:227238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wxchuangz/22723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