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偶之家》的“中國化”闡釋與新文學聚焦的“解放”
[Abstract]:The Chinese interpretation of Doll House witnessed the proces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liberation" discourse in the new literature. After the ownership of Nora gradually turned to Chinese reality, Nora, crowned as "liberation", all focused on the gradual solution of China problem. In this paper, we look back on the "Chinese" journey of "Doll House", dispel the myth of "liberation" and restore the literary image behind social liberation. It is found that following the creation and criticism of individual will analysis is more conducive to practical inquiry and literary development.
【作者單位】: 宜賓學院文學與新聞傳媒學院;
【分類號】:I533.073;I206.6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條
1 陳詠芹;中國現(xiàn)代話劇的現(xiàn)實主義特征及其歷史生成[J];首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01期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華;;皮藍德婁與象征主義戲劇[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03期
2 畢耕,田志勇;戰(zhàn)爭與人性的大碰撞——《拯救大兵瑞恩》與《細紅線》藝術(shù)特色之比較[J];安徽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年04期
3 尹德勝;;劇作中的人物性格和戲劇情境[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9年05期
4 鄒榮學;;取道性格,師法自然——黃梅戲《徽州女人》高潮戲中的戲劇技巧[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12期
5 于陸一;;反幻覺形式的現(xiàn)代派戲劇文學[J];邊疆經(jīng)濟與文化;2009年11期
6 李凱;;戲劇和舞臺的革新者——皮蘭德婁[J];才智;2012年10期
7 陳平;;對《玩偶之家》中娜拉出走的重新解讀[J];長城;2011年02期
8 吳學平;;快樂的沉思——論王爾德喜劇中的問題討論[J];長江學術(shù);2008年03期
9 鄭小軍;格里格《培爾·金特》戲劇配樂的價值及其組曲的缺憾與彌補[J];浙江傳媒學院學報;2004年04期
10 吳萍;;翻譯的顛覆力——反思中國現(xiàn)代話劇的發(fā)生[J];重慶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2010年03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2條
1 周安華;;電影研究的比較藝術(shù)學視界[A];新世紀美學與藝術(shù)——江蘇省美學學會第七屆會員大會暨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2 楊愛芹;;天津報刊與曹禺早期媒體形象[A];新規(guī)劃·新視野·新發(fā)展——天津市社會科學界第七屆學術(shù)年會優(yōu)秀論文集《天津?qū)W術(shù)文庫》(上)[C];2011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佳;黑澤明作品的美學特質(zhì)及其對當代中國電影的啟示[D];南開大學;2010年
2 余禮鳳;雅俗之間:徐,
本文編號:224328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wxchuangz/22432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