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蠅王》:英國荒島文學的現代性訴求與叛逆
本文選題:《蠅王》 切入點:荒島文學 出處:《外國語文》2013年04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以主體性和理性為核心的現代性態(tài)度一直是英國傳統(tǒng)荒島文學訴求和宣揚的文學主題。但當人類進入20世紀,主體性和工具理性在促進人類發(fā)展的同時,隱藏在其背后的巨大危機也逐漸顯現出來。人類現代性這種一體兩面的屬性被作家戈爾丁敏銳地捕捉出來并成功地融入了《蠅王》的創(chuàng)作之中,作品在承襲荒島文學式樣對現代性訴求主題的同時,更借這一悲劇寓言表達對現代社會、現代工具理性以及啟蒙現代性的深刻反思。
[Abstract]:The modernity attitude with subjectivity and rationality as the core has always been the literary theme of British traditional barren island literature, but when human beings entered 20th century, subjectivity and instrumental rationality promoted human development at the same time. The great crisis hidden behind it also gradually emerged. The two-sided attribute of human modernity was acutely captured by the writer Golding and successfully integrated into the creation of Lord of the flies. While inheriting the theme of the pursuit of modernity in the literary style of the desert island, the works also express the profound reflection on modern society, modern instrumental rationality and enlightenment modernity through this tragic fable.
【作者單位】: 樂山職業(yè)技術學院外語教研室;
【分類號】:I561.074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江曉明;《蠅王》與戈爾丁的小說藝術[J];外國文學;1984年07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何志鵬;;“自然的權利”與權利理論的發(fā)展[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6年02期
2 徐燕;;喬特魯德:一個悲劇性人物[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2期
3 鄒志紅;;《特洛伊羅斯和克瑞西達》的反神話解讀[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7年11期
4 王悅;;論《蠅王》中的象征主義[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8年01期
5 張玉芬;;淺析麥克白的轉變及原因[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9年04期
6 鐘聲;;“矛盾”的力量——談莎士比亞戲劇的矛盾修飾法[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9年12期
7 張麗;;從傳奇劇看莎士比亞的命運觀[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0年06期
8 馬衡;;《溫莎的風流娘兒們》的狂歡化特征[J];安康學院學報;2012年03期
9 許章潤;法律理性與人類正義——對于朱理思·斯通教授聘任案的社會-學術史分析[J];比較法研究;2000年03期
10 李偉民,滕宇;憂患意識與文心詩心的比較——《談藝錄》、《管錐編》對莎士比亞作品的引述[J];北京聯合大學學報;1997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3條
1 李定清;;文學倫理學批評與人文精神建構[A];“文學倫理學批評:文學研究方法新探討”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2 王忠祥;;建構崇高的道德倫理烏托邦——莎士比亞戲劇的審美意義[A];“文學倫理學批評:文學研究方法新探討”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3 郭世貞;;論軍事技術創(chuàng)新的“實驗哲學”精神——從培根哲學思想與近代西方軍事技術的關系說起[A];第四屆全國軍事技術哲學學術研討會文集[C];2013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金鋮;構筑想象的城堡[D];吉林大學;2012年
2 王云;西方前現代泛詩傳統(tǒng)——以中國古代詩歌相關傳統(tǒng)為參照系的比較研究[D];復旦大學;2004年
3 馮民生;中西傳統(tǒng)繪畫空間表現比較研究[D];南京藝術學院;2006年
4 李時學;20世紀西方左翼戲劇研究[D];廈門大學;2006年
5 葉莊新;跨越文化的戲劇旅程[D];福建師范大學;2007年
6 李艷梅;莎士比亞歷史劇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7年
7 吳學平;王爾德喜劇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7年
8 易樂湘;馬克·吐溫青少年題材小說的多主題透視[D];上海師范大學;2007年
9 王諾;歐美生態(tài)批評研究[D];山東大學;2007年
10 劉海麗;弗萊文學人類學思想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任艷;失衡導致的悲劇—莎士比亞劇作的悲劇因素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2 薛嬌;范疇化理論視角下漢英詞匯范疇翻譯研究[D];華東理工大學;2011年
3 梅振鐸;《李爾王》的生態(tài)敘事消極體驗[D];西南大學;2011年
4 蔣夏萌;水中的戀人[D];陜西師范大學;2011年
5 王琳;帶著鐐銬的舞蹈[D];遼寧師范大學;2011年
6 楊婷;命運與悲。簭墓畔ED到人文主義時代[D];上海師范大學;2011年
7 聶優(yōu)平;獨龍族怒族學生文學想象力培養(yǎng)的族際比較[D];中央民族大學;2011年
8 郭麗君;英漢運動事件表達對比分析與應用[D];中國海洋大學;2011年
9 韋鈺婷;莎劇中的否定意義及其翻譯[D];廣西師范大學;2011年
10 李慧子;心理分析與悲劇觀念[D];四川省社會科學院;2011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陳雪峰;社會發(fā)展與荒島文學的解讀[J];菏澤師范?茖W校學報;2003年01期
2 朱彥;;從《魯濱遜漂流記》和《蠅王》看英國荒島文學中的現實主義元素[J];常熟理工學院學報;2009年07期
3 于靜;;《蠅王》:英國荒島文學的嬗變[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0年01期
4 丁銳;高東軍;;探析荒島文學中女性的缺失[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9年11期
5 田俊武;荒島小說一雙璧觀念手法渾不同——笛福與戈爾丁代表作之主題及作家思想藝術手法反相對位研究[J];四川外語學院學報;1999年03期
6 馬曉娜;;《魯濱遜漂流記》與《蠅王》之對比研究[J];作家;2008年24期
7 張中載;《蠅王》出版四十周年重讀《蠅王》[J];外國文學;1995年01期
8 劉亞立;呼喚人性的凈化──《蠅王》主題思想之我見[J];遼寧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7年06期
9 王秀銀;《蠅王》兩個中譯本的比較研究[J];湖北三峽學院學報;1999年04期
10 郭云飛;人性惡習乎?善乎?──論戈爾丁《蠅王》對人性的探索[J];臨沂師范學院學報;2001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姜義華;;挑戰(zhàn)中國:現代性三重奏[A];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五屆學術年會文集(2007年度)(哲學·歷史·人文學科卷)[C];2007年
2 陳家琪;;現代性背景下的宗教與信仰問題(發(fā)言提綱)[A];“理性、信仰與宗教”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3 邢穎;管巍;;全聚德商業(yè)文化的傳統(tǒng)性與現代性[A];商業(yè)文化精品文庫[C];2001年
4 詹艾斌;;新寫實小說的現代性書寫二題[A];江西省文藝學會2003年年會論文集[C];2003年
5 任映紅;;自我形塑:古村落農民的現代性嬗變[A];秩序與進步:中國社會變遷與浙江發(fā)展經驗——浙江省社會學學會2006年年會暨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6 高連克;;現代社會發(fā)展理論的反思:論發(fā)展的現代性后果[A];福建省社會學2006年會論文集[C];2006年
7 韓震;;全球化、現代消費和人的認同[A];第八屆暨第七屆全國人學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8 韓震;;本質主義的重建及反思的現代性[A];全國“當代西方哲學的新進展”學術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8年
9 曾一果;;重建上海的“現代性”:一份雜志與它的“城市”[A];“傳播與中國·復旦論壇”(2008):傳播媒介與社會空間論文集[C];2008年
10 張謙;;孔子孝道理論的現代性——孔子孝道理論對構建和諧社會的意義與價值[A];中國老年學學會2006年老年學學術高峰論壇論文集[C];2006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楊衛(wèi);沒有靈魂的現代性[N];美術報;2006年
2 趙嗣胤;回到自己的歷史傳統(tǒng)[N];社會科學報;2010年
3 高鑫 吳秋雅;現代性的訴求與文化價值的重建[N];中國文化報;2003年
4 李進書;誰將成為現代性的主人?[N];中華讀書報;2007年
5 本報評論員 吳銘;GNH:現代性道路的多種可能性[N];21世紀經濟報道;2009年
6 日昌;破碎的籠穴與“流動的現代性”[N];中華讀書報;2005年
7 唐文明;現代性征服中國:換位透視的意義[N];中國圖書商報;2000年
8 ;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現代性資源[N];社會科學報;2005年
9 張汝倫;知識分子與現代性的共謀關系[N];文匯報;2002年
10 執(zhí)筆人 張旅平;人文社會科學前沿掃描[N];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楊躍;理性與躁動[D];南京師范大學;2004年
2 韓冷;現代性內涵的沖突[D];東北師范大學;2006年
3 馬長山;現代性與私法文化精神[D];黑龍江大學;2004年
4 蔣煒;現代性的社會控制圖式轉換[D];吉林大學;2005年
5 方世忠;儒家傳統(tǒng)與現代性[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6 劉雪松;公民文化與法治秩序[D];黑龍江大學;2005年
7 顧梅瓏;審美主義及其在西方19世紀以來文學中的流變[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8 杜偉;體育課程制度的現代性審視[D];蘇州大學;2009年
9 楊學民;現代性與臺灣《現代文學》雜志小說[D];復旦大學;2004年
10 鐘麗茜;回憶與存在[D];浙江大學;200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巖;一個現代性的寓言——對戈爾丁《蠅王》的重新闡釋[D];四川大學;2004年
2 周艷飛;戈爾丁對荒島文學的繼承和發(fā)展[D];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
3 劉冉;《蠅王》的戲仿藝術[D];山東科技大學;2011年
4 丁銳;英國荒島文學中的女性缺失現象分析[D];河南科技大學;2009年
5 朱利民;質疑新文學“不證自明”的現代性[D];浙江師范大學;2004年
6 于惠;伍爾夫女性主義思想的現代性意義[D];蘇州大學;2006年
7 劉倩;民族主義:歷史、現狀與未來[D];廈門大學;2006年
8 金及云;現代性及魯迅個體生存觀念比較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1年
9 戴偉平;詩歌翻譯與現代性[D];西南師范大學;2004年
10 全峰梅;模糊的拱門——建筑性的現代性現象學考察[D];廣西大學;2004年
,本文編號:163147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wxchuangz/16314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