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視角下的伍爾夫小說解讀
本文關鍵詞:社會視角下的伍爾夫小說解讀 出處:《語文建設》2013年29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伍爾夫小說蘊含著深刻的社會意義,解讀伍爾夫小說的社會內涵,不僅有助于全面、深刻領會其小說創(chuàng)作的意圖,還對我們了解20世紀前后西方文學作品中折射的社會內涵及其當時人們的訴求都具有重要的意義;诖,本文試從社會視角下來解讀伍爾夫小說中的女權主義思想及其折射的社會現(xiàn)狀,旨在進一步了解伍爾夫小說創(chuàng)作的內容及其寫作意圖。
[Abstract]:Woolf's novels contain profound social significance. To interpret the social connotation of Woolf's novels is not only helpful to comprehensively and profoundly understand the intention of his novel creation. It is also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us to understand the social connotation reflected in western literature before and after 20th century and the demands of people at that time. This paper attempts to interpret Woolf's feminist thought and its refraction from a social perspective in order to further understand the content and intention of Woolf's novel creation.
【作者單位】: 渤海大學外國語學院;
【分類號】:I561.074
【正文快照】: 一、引述本文運用弗吉尼亞·伍爾夫的小說作品進行深入的探索,希望通過女性作家角度剖析意識流文學作品的真實理性情感,進行女權主義背景下的批評闡述意識流的文學鑒賞。此外,還對其小說作品中對死亡的深刻理解等社會問題進行了深入的分析,旨在為全面了解伍爾夫小說折射的社會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7條
1 馬小豐;伍爾夫小說的背景分析[J];北京化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3期
2 袁霜竹;;伍爾夫小說美學理論探析[J];重慶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10期
3 王金蘭;;淺析伍爾夫意識流小說理論[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11期
4 覃曉莉;;從《海浪》看伍爾夫小說的詩化特征[J];長沙大學學報;2009年06期
5 高奮;;中西詩學觀照下的伍爾夫“現(xiàn)實觀”[J];外國文學;2009年05期
6 宋岳禮;弗吉尼亞·伍爾夫作品中語言的陌生化現(xiàn)象[J];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4期
7 盛寧;關于伍爾夫的“1910年的12月”[J];外國文學評論;2003年03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袁永芳;;重訪“內心獨白” 體驗伍爾夫的無奈[J];重慶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9期
2 王虹;;“道”與“現(xiàn)實”——以伍爾夫的《蒙田》為證[J];阜陽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05期
3 賀一舟;胡強;;從《好兵》看福特的倫理觀與騎士情結[J];沈陽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2期
4 賀一舟;;解構主義視角下福特小說《好兵》中的倫理主題[J];內蒙古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3期
5 高奮;;小說:記錄生命的藝術形式——論弗吉尼亞·伍爾夫的小說理論[J];外國文學評論;2008年02期
6 高奮,魯彥;近20年國內弗吉尼亞·伍爾夫研究述評[J];外國文學研究;2004年05期
7 高奮;;新中國六十年伍爾夫小說研究之考察與分析[J];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1年05期
8 高奮;;“現(xiàn)代主義與東方文化”的研究進展、特征與趨勢[J];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2年03期
9 趙振國;;《墻上的斑點》的語料庫檢索分析[J];赤峰學院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12期
10 宋揚;;論弗吉尼亞·伍爾夫基于生命詩學的女性主義[J];作家;2013年10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6條
1 隋曉荻;弗吉尼亞·伍爾夫小說與傳記中的事實與虛構[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2 潘建;弗吉尼亞·伍爾夫:性別差異與女性寫作研究[D];北京語言大學;2007年
3 劉丹;二十世紀初期英語自傳體小說敘事策略研究[D];北京語言大學;2007年
4 楊世真;重估線性敘事的價值[D];浙江大學;2007年
5 高奮;弗吉尼亞·伍爾夫生命詩學研究[D];浙江大學;2009年
6 曾桂娥;解構與建構—吉爾曼女權主義烏托邦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崔曉晰;論弗吉尼亞·伍爾夫小說《達洛衛(wèi)夫人》中的時間概念[D];大連理工大學;2010年
2 周麗平;伍爾夫小說理論探究[D];沈陽師范大學;2011年
3 崔潔瑩;論伍爾夫小說中的溝通[D];南京大學;2011年
4 代s,
本文編號:139047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wxchuangz/13904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