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史筆與詩筆的輝映——評蔣洪新的《龐德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8-01-01 18:35

  本文關鍵詞:史筆與詩筆的輝映——評蔣洪新的《龐德研究》 出處:《外國文學》2014年05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更多相關文章: 《龐德研究》 學術方法 學術意義


【摘要】:本文指出《龐德研究》從文學、歷史事實中探求詩歌的美學形式與文化意蘊,又通過詩學視域的文本考證,追溯詩歌的文學、文化背景,意在鉤沉詩歌語言的文學精神和詩歌意象中厚重的歷史喟嘆。究其學術方法,是當今學界"詩筆"與"史筆"相得益彰的新的治學途徑,其意義在于展示了龐德詩歌歷史與意象的統(tǒng)一、史料與詩學的互現(xiàn)。
[Abstract]:This paper points out that "Pound research" from the literature, aesthetic form and cultural implication of historical facts in search of poetry, the poetry of the text research, traces the literary, cultural background, history of heavy sigh literary spirit and poetic imagery in poetry to language. The academic method in academic circles today "poetry pen" and "history" complement each other's new way to scholarship, its significance lies in showing the unity of Pound's poetry history and imagery, mutual and historical poetics.

【作者單位】: 湖南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英語系;
【分類號】:I712.06
【正文快照】: [蔣洪新:《龐德研究》。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14。]一、引言蘇軾評韓愈有語:“文起八代之衰,道濟天下之溺”,若論文學成就與影響,美國現(xiàn)代詩人埃茲拉·龐德(Ezra Pound,1885—1972)亦足堪此論。一方面,韓愈曾以“驅(qū)駕氣勢,若掀雷挾電”(《題柳柳州集后》)的宏大氣魄與想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曹順慶,李天道,支宇,張榮翼,鄧時忠;漢語批評:從失語到重建(筆談)[J];求索;2001年04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程宏亮;;論韓駒詩學觀[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02期

2 常德榮;;宋代宮詞芻論[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02期

3 張忠綱;;說“詩圣”[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年01期

4 楊明;;古代文學批評對于女色和男女情事描寫的態(tài)度[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年04期

5 張清華;;肇自然之性 成造化之功——論王維輞川山水詩的藝術美[J];合肥師范學院學報;2009年01期

6 曹曦;殷開;;飽濡鉛淚記桑田——陳寅恪與胡適眼中的“臺灣民主國”[J];安徽史學;2006年03期

7 郭素紅;;明人作偽現(xiàn)象析論[J];安徽史學;2008年05期

8 孟露芳;;唐代女詩人及其詩歌簡論[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9年02期

9 歐陽叔雯;;淺論“朱華冒綠池”[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9年03期

10 林奕鋒;;白居易詩歌的敘事情結[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9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8條

1 馮培紅;;敦煌本《國忌行香文》及相關問題[A];敦煌歸義軍史專題研究四編[C];2009年

2 李乾耀;;《論語》與《儕子》中的孔子——“為學”與“為道”的兩種思想[A];傳統(tǒng)中國研究集刊(第六輯)[C];2009年

3 施建雄;;超越考據(jù)的視野:錢大昕的制度闡釋與歷史評論[A];史學批評與史學文化研究[C];2009年

4 鄭師渠;;近代史教材的編撰與近代史研究的“范式之爭”[A];過去的經(jīng)驗與未來的可能走向——中國近代史研究三十年(1979-2009)[C];2009年

5 李洲良;;詩之興:從政教之興到詩學之興的美學嬗變[A];中國中外文藝理論學會年刊(2010年卷)——文學理論前沿問題研究[C];2010年

6 羅以民;;歸化、儒化與文化堅守——明末朱舜水亡命日本的文化心態(tài)剖析[A];明長陵營建600周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7 鄭師渠;;近代史教材的編撰與近代史研究的“范式之爭”[A];過去的經(jīng)驗與未來的可能走向——中國近代史研究三十年(1979-2009)[C];2009年

8 后曉榮;;秦政區(qū)地理研究簡史[A];中國秦文化研究(2011第1期總第1期)[C];201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來容;院士制度與民國學術[D];南開大學;2010年

2 佟大群;清代文獻辨?zhèn)螌W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3 冀愛蓮;翻譯、傳記、交游:阿瑟·韋利漢學研究策略考辨[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4 高波;論現(xiàn)象學方法與概念對藝術審美本質(zhì)研究的意義[D];山東大學;2010年

5 尹勇;隋唐五代內(nèi)遷蕃胡族源考異[D];首都師范大學;2011年

6 邵鴻雁;中國美學“味”范疇新論[D];吉林大學;2011年

7 李杰榮;元四家詩畫研究[D];暨南大學;2011年

8 張屏;兩宋詞雅化進程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9 常倩;商周至魏晉南北朝羌人問題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10 張一南;晚唐齊梁體研究[D];北京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艷龍;高考語文全國卷古代詩歌鑒賞試題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2 彭艷芳;杜甫兩湖詩研究[D];長沙理工大學;2010年

3 楊匡和;《傅與礪詩集》校注[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4 趙苗苗;楊載《詩法家數(shù)》之體法論[D];廣西民族大學;2010年

5 李微霞;葉嘉瑩詞學理論研究[D];安徽師范大學;2010年

6 榮梅;禪宗“自然觀”的理論內(nèi)涵與美學意蘊[D];安徽師范大學;2010年

7 李鵬;齊梁詩風嬗變研究[D];安徽師范大學;2010年

8 王亞芳;嚴羽詩體論研究[D];江南大學;2010年

9 陳芳;宋代兒童詩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9年

10 降新寬;吳雯及其詩歌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孫云;一種學術立場的確立和一種學術方法的形成——評《中國現(xiàn)代民間文學史論》[J];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3期

2 ;《推進我國哲學社會科學學科體系、學術觀點、學術方法創(chuàng)新》[J];滄桑;2008年05期

3 李躍林;;《重現(xiàn)》中的歷史重現(xiàn)論[J];讀書;2010年08期

4 王申剛;;對思想考古的探索與思考[J];黑龍江史志;2012年11期

5 劉桂梅;;試論《宏觀世界話玉溪》學術方法之應用[J];青年文學家;2009年20期

6 歐陽友權;文學原理的學理品格——評《文學原理》的學術方法與創(chuàng)新意義[J];云夢學刊;2002年01期

7 蔡曉飛;;淺析《宏觀世界話玉溪》學術方法之運用[J];文學界(理論版);2010年04期

8 梅瓊林;蕭兵現(xiàn)象:飛騰的文化想象力與學術方法之得失──論蕭兵的楚辭學研究[J];黃岡師專學報;1996年03期

9 彭紅衛(wèi);;思想考古:學術方法的整合與創(chuàng)新——兼評鄭曉江教授的《八千里路云和月》[J];電影文學;2007年22期

10 尚先娥;;試論《宏觀世界話玉溪》一文所用的學術方法[J];今日湖北(理論版);2007年06期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條

1 謝泳;眉睫的學術趣味和學術方法[N];中華讀書報;2013年

,

本文編號:1365726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wxchuangz/1365726.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88be2***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