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劇讀者的引入——論狄德羅《關于〈私生子〉的談話》
本文關鍵詞:戲劇讀者的引入——論狄德羅《關于〈私生子〉的談話》 出處:《人文雜志》2014年01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狄德羅《關于〈私生子〉的談話》一文不僅提出了市民劇的概念,而且還第一次論述了戲劇讀者和戲劇觀眾的不同。本文將戲劇《私生子》和談話結合在一起,分析了狄德羅對戲劇現(xiàn)代讀者的引入及其給戲劇帶來的影響。這種影響表現(xiàn)在現(xiàn)代戲劇舞臺提示的創(chuàng)作上,隨著舞臺提示的出現(xiàn)及其所承擔的功能的增加,改變了戲劇臺詞和戲劇表演,促成臺詞與戲劇動作的分離和導演的誕生。這對現(xiàn)代戲劇的研究具有啟發(fā)意義。
[Abstract]:......
【作者單位】: 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
【分類號】:I565.073
【正文快照】: 引言學界一直以來都將狄德羅的《私生子》視為一出戲劇,將它與《關于〈私生子〉的談話》分開來看,并僅將談話視為一篇戲劇理論,著重分析了其中所提出的嚴肅戲劇這一理論。然而,狄德羅自己卻在《關于〈私生子〉的談話》和《論戲劇詩》中明確指出,《私生子》一劇“要成功就必須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邵子華;;論戲劇沖突與人生雙極性的同構關系[J];阿壩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6年02期
2 王榮;;淺談元雜劇《盆兒鬼》與《哈姆雷特》中的鬼魂顯靈現(xiàn)象[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8年01期
3 邵麗;;《推銷員之死》中的自然與女性[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8年12期
4 武玉蓮;;愛米麗愛情悲劇的美學特色[J];遼寧科技大學學報;2010年04期
5 閻保平;劉茜;;論喜劇文學的美學品質[J];北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2期
6 于陸一;;反幻覺形式的現(xiàn)代派戲劇文學[J];邊疆經濟與文化;2009年11期
7 郗雪蓉;;簡析《進入黑夜的漫長旅程》人物的言語與心理[J];邊疆經濟與文化;2011年08期
8 張龍;易卜生與五四新文化運動[J];北京聯(lián)合大學學報;1997年04期
9 羅辛;;社會轉型期中國藝術的發(fā)展及幾個相關的理論問題(上)——中國舞蹈及舞劇近現(xiàn)代發(fā)展的大環(huán)境[J];北京舞蹈學院學報;2006年04期
10 錢浪;;易卜生戲劇中的家庭與孩子[J];北方文學(下半月);2011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徐學;;張愛玲的喜劇性與現(xiàn)代性——以其散文為例[A];2008年臺灣文學現(xiàn)代性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佳;黑澤明作品的美學特質及其對當代中國電影的啟示[D];南開大學;2010年
2 賀彩虹;笑的解碼[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3 姚韞;論何其芳文學思想的建設性和矛盾性[D];遼寧大學;2011年
4 劉秀玉;生存體驗的詩性超越[D];遼寧大學;2011年
5 盧普玲;人物與敘述[D];江西師范大學;2011年
6 鐘艷萍;論王爾德小說和戲劇中的審美取向[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1年
7 黃義樞;清代節(jié)烈戲曲考論[D];福建師范大學;2011年
8 何明燕;七寶樓臺的光華[D];浙江大學;2012年
9 孫淑芳;魯迅小說與戲劇[D];華中師范大學;2012年
10 周建平;新時期中國文藝管理體制研究[D];暨南大學;200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高凡凡;王爾德在20世紀中國的譯介與接受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2 徐杰;尤金·奧尼爾的精神生態(tài)意識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3 李娜娜;薩特詩學選擇觀念研究[D];江南大學;2010年
4 劉其榮;周稚廉戲劇作品研究[D];淮北師范大學;2010年
5 解直鋒;希臘羅馬神話對莎士比亞悲劇創(chuàng)作的影響分析[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6 冷靜;普契尼歌劇中的東方元素研究[D];河南大學;2011年
7 谷小龍;戲曲音樂劇研究[D];河南大學;2011年
8 趙克;論近現(xiàn)代中國對西方悲劇理論的引進和接受[D];景德鎮(zhèn)陶瓷學院;2011年
9 蘇舒;《仲夏夜之夢》與《西廂記》戲劇情感表達手段之比較[D];重慶師范大學;2011年
10 梅振鐸;《李爾王》的生態(tài)敘事消極體驗[D];西南大學;2011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范燕寧;狄德羅哲學思想中的辯證法因素初探[J];首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84年04期
2 艾珉;;具有不朽生命力的理論著作——讀《狄德羅美學論文選》[J];讀書;1984年04期
3 布賴恩·奧基爾;羅曼;;名人最后的話[J];世界文化;1990年03期
4 張偉;淺議狄德羅美學、文藝理論的哲學思想[J];安徽警官職業(yè)學院學報;2005年01期
5 黎啟全;“美在關系”說初探[J];求索;1983年06期
6 葛由;;狄德羅的哲學小說——《拉摩的侄兒》[J];讀書;1980年08期
7 柳門;;法國紀念狄德羅逝世二百周年[J];讀書;1985年01期
8 葉伯泉;狄德羅的藝術想象論及其思想特征[J];齊齊哈爾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6年02期
9 漆以Q,
本文編號:135449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wxchuangz/13544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