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拉》中黑人女性的身份問題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12-29 17:40
本文關(guān)鍵詞:《秀拉》中黑人女性的身份問題研究 出處:《湖南大學(xué)》2012年碩士論文 論文類型:學(xué)位論文
更多相關(guān)文章: 托妮·莫里森 《秀拉》 身份問題 自我身份 姐妹情誼
【摘要】:托妮·莫里森作為歷史上第一位榮獲諾貝爾文學(xué)獎的黑人女作家,是二十世紀(jì)美國最偉大的作家之一。她的小說通常植根于黑人的傳統(tǒng)文化,關(guān)注美國黑人,尤其是黑人女性的生存狀況及命運。她的很多作品都將處于種族、性別以及階級歧視三重壓迫下的黑人婦女的悲慘生活與自我抗?fàn)幙坍嫷亓芾毂M致!缎憷肥悄锷脑缙谧髌罚撔≌f塑造了秀拉,,伊娃和奈爾三位關(guān)系密切卻性格不同的黑人女性。在充滿種族、性別和階級歧視的社會大環(huán)境下,她們追求或選擇各自向往的身份和生活方式,收獲了不同的命運和結(jié)局。秀拉的反叛固執(zhí),伊娃的獨立自主和奈爾的傳統(tǒng)與覺醒,向讀者呈現(xiàn)了黑人女性的不屈與偉大。 本文用黑人女學(xué)者貝爾·胡克斯的黑人女性主義觀點,對《秀拉》中三位黑人女性的身份問題做出分析,旨在揭示黑人女性遭遇的困境與壓迫,以及贊揚她們追求自由與平等,不屈不饒的精神。文章主體首先講述了女主人公秀拉勇敢反抗傳統(tǒng),追求自我身份及精神自由的經(jīng)歷。她用自己短暫的生命向廣大黑人婦女樹立了發(fā)現(xiàn)自我,尋找自我的榜樣。然后,文章分析了一位典型的黑人母親伊娃的形象。伊娃獨立自主,堅韌頑強,在家里扮演著創(chuàng)造者的角色,極具威嚴(yán)。雖然她本身也存在著性格缺陷,但她始終深愛著她的孩子,并不失為一名偉大的黑人母親。最后,文章闡述了奈爾歷經(jīng)了兒時的反叛,婚后選擇回歸保守,但最終醒悟。她的頓悟,表明她將把秀拉的自我探尋的精神發(fā)揚下去,也讓讀者看到了黑人女性自我身份追尋的希望。 本文希望通過對小說《秀拉》中三位女性人物的分析,為黑人女性的身份問題研究提供新的方法和思路。秀拉,伊娃和奈爾各自不同的生活觀念和生活經(jīng)歷,她們的成功或失敗都顯示出黑人女性的堅強意志和不屈精神,也激勵著廣大婦女在生活中堅持自我探尋。
[Abstract]:......
【學(xué)位授予單位】:湖南大學(xué)
【學(xué)位級別】:碩士
【學(xué)位授予年份】:2012
【分類號】:I712.074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9條
1 杜志卿;《秀拉》的后現(xiàn)代敘事特征探析[J];外國文學(xué);2004年05期
2 少況;“語言不能流汗”:托妮·莫里森訪談錄[J];外國文學(xué);1994年01期
3 李喜芬;艱辛的“自我建構(gòu)”之旅——對莫里森小說《秀拉》的女性主義解讀[J];解放軍外國語學(xué)院學(xué)報;2005年05期
4 章汝雯;;從《秀拉》看托尼·莫里森的女性主義觀點[J];外語研究;2007年06期
5 蔣欣欣;;認(rèn)同與分裂:自我身份的實踐——解讀《秀拉》[J];求索;2005年12期
6 魏穎超;一株挺拔的紅杉─—評托尼·莫里森《秀拉》中的叛逆者形象[J];社科縱橫;1995年05期
7 杜志卿;《秀拉》的死亡主題[J];外國文學(xué)評論;2003年03期
8 董俊峰;六千萬黑人冤魂的投訴——《嬌女》主題初探[J];外國文學(xué)研究;1994年04期
9 周小平;莫瑞森《秀拉》中的時間形式及其意味[J];外國文學(xué)研究;1997年01期
本文編號:135122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wxchuangz/13512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