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間批評視域下《接骨師之女》的女性成長
本文關鍵詞:空間批評視域下《接骨師之女》的女性成長 出處:《黑龍江大學》2014年碩士論文 論文類型:學位論文
【摘要】:隨著多種族裔文學在美國的蓬勃發(fā)展,華裔文學已逐漸成為美國文學中一股重要的力量。許多華裔女作家創(chuàng)作出來的女性文學形象獨特而深刻,受到了評論界和讀者的一致贊譽,為美國文學的發(fā)展注入了新的生機和活力。其中,譚恩美就是代表之一,她的作品大多描寫多元文化背景下華裔女性的生存狀態(tài)和心理境況,細致地展現(xiàn)了華裔女性成長的艱辛歷程,歌頌她們雖經(jīng)歷迷失、困惑但勇于追尋自我的勇氣和決心,把華裔女性特有的堅強和執(zhí)著精神傳遞給每一位讀者。譚恩美的第四部長篇小說《接骨師之女》就是這樣一部深度關切女性成長的作品。女主人公露絲在閱讀了母親撰寫的家族史后,理解了母親,了解了中國文化,從迷失自我、否定華裔身份到積極尋找自我、接受文化身份,最終跨入了成熟的門檻。也許,每個人的成長之路都不是一帆風順的,但華裔女性的成長因其文化身份的雙重性而變得格外艱辛。小說中露絲一直游走于一個迷茫和混沌的空間之中,她的成長遭遇了一系列的磨難和挑戰(zhàn),因而運用空間批評方法,從地理空間、社會空間和個體心理空間三個空間層面剖析露絲的成長過程,更加能夠挖掘出空間背后蘊含的社會和文化內(nèi)涵,揭示其從幼稚走向成熟的蛻變過程。在感受了女主人公精神成長的偉大力量之后,最終得出結論:華裔女性只有在兩種文化中尋求平衡才能不盲從、不迷失,才能在成長的道路上找到屬于自己的方向,勇敢地迎接一次又一次挑戰(zhàn)。
【學位授予單位】:黑龍江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I712.074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猛;;歷史缺席和父性之殤——女性成長小說的先天疼痛[J];文學界(理論版);2011年02期
2 程麗蓉;女性成長故事:兩性作家的不同詮釋——《遙遠的愛》與《虹》、《沖出云圍的月亮》比較論[J];四川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02期
3 赫永芳;童年記憶與女性成長[J];平原大學學報;2005年03期
4 翟永明;;成長·性別·父權制——兼論女性成長小說[J];理論與創(chuàng)作;2007年02期
5 申欣欣;;縱情下墜與昂然升騰——從女性反抗姿態(tài)看兩部女性成長小說[J];鄭州航空工業(yè)管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1期
6 高小弘;;“家”神話坍塌下的女性成長——試論20世紀90年代女性成長小說中的“家”[J];海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1期
7 高小弘;;兩性視野中女性成長的困境與突圍——以20世紀90年代女性成長小說為例[J];海南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8年02期
8 李若穎;;淺析“80后”文學中的女性成長主題——以《水仙已乘鯉魚去》為例[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9年05期
9 尹友;;論女性成長小說中的女性成長——以《春天的二十二個夜晚》和《水與火的纏綿》為例[J];思茅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9年05期
10 申紅梅;;從《一去永不回》看兩性視野中女性成長的困境與突圍[J];寶雞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6期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5條
1 司晉麗;張曉梅委員:設立女性成長基金[N];人民政協(xié)報;2009年
2 本報記者 毛帽;觀照女性成長的每個階段[N];中國教育報;2009年
3 專欄撰稿人 張海峰;莫讓差異成女性成長障礙[N];新疆日報(漢);2013年
4 記者 江湖;表現(xiàn)女性成長的文學應是健康的陽光寫作[N];文藝報;2006年
5 中國傳媒大學媒介與女性研究中心 傅寧;微博:個人獨白,還是公共話語[N];中國婦女報;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張惠蓮;90年代以來韓中女性成長小說比較研究[D];遼寧大學;2014年
2 高小弘;成長如蛻[D];河南大學;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建美;《面紗》中女性成長的研究[D];廣西大學;2015年
2 王巍燁;空間批評視域下《接骨師之女》的女性成長[D];黑龍江大學;2014年
3 凌青;女性成長的悖論:覺醒與回歸[D];安徽大學;2012年
4 錢娟;困惑、彷徨與覺醒:女性成長小說視域下的《看得見風景的房間》[D];安徽大學;2013年
5 侯杰;《狐火:一個少女幫的自白》,,一部女性成長小說[D];南開大學;2010年
6 邵翠玲;通過閾限,化蛹成蝶[D];山東師范大學;2008年
7 劉梅;從女性成長小說元素角度解讀《不毛之地》[D];新疆大學;2012年
8 陳潔;豐富的痛苦:1990年代女性成長小說論[D];河北大學;2011年
9 崔美玲;女性成長小說之比較研究[D];延邊大學;2012年
10 魏源;《妻子與女兒》中女性成長主題研究[D];貴州師范大學;2014年
本文編號:133446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wxchuangz/13344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