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加拿大雙語作家李彥的自我譯寫
本文關鍵詞:論加拿大雙語作家李彥的自我譯寫
更多相關文章: 李彥 自我譯寫 《雪百合》 《海底》 閱讀對象 跨族裔
【摘要】:李彥是加拿大從事自我譯寫的雙語作家,為世界華人文壇貢獻了不可多得的雙語文學作品。本文以李彥的第二部英文小說《雪百合》(2009)及其譯寫本《海底》(2013)為例,結合李彥首部英文小說及其譯寫本《紅浮萍》,以及她前期的中文小說《羊群》和《嫁得西風》,分三層面論證李彥的自我譯寫:即自我譯寫的事實、緣由和素材轉用。結論是:李彥的自我譯寫是翻譯上的大膽嘗試,是文學上的再創(chuàng)作,是跨文化語境中雙語作家自覺而又必然的選擇。自我譯寫過程中的留、刪、增、改,不是單純的語言行為,而是族裔對話、歷史遺留、創(chuàng)作習慣、審美趣味等綜合作用的結果。
【作者單位】: 南京大學加拿大研究中心;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基金項目“加拿大華人文學史論”(11YJC75041)
【分類號】:I711.074
【正文快照】: 2009年,李彥的第二部英文小說《雪百合》(Lily in the Snow)在加拿大出版。四年后,其譯寫本《海底》由人民文學出版社推出。2013年7月30日,李彥來北京出席了該譯寫本在人民文學出版社召開的新書發(fā)布會!逗5住肥且徊恳袁F實為藍本的小說,它以一對華裔母女的齟齬與和解為紅線,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劉文現;;淺談英文小說的文體特征和翻譯[J];今日科苑;2009年17期
2 鄒寧;;從接受美學看英文小說名的中譯[J];海外英語;2010年04期
3 趙世芬;;談高職英文小說教學[J];天津職業(yè)院校聯合學報;2010年06期
4 邱志武;;淺談林語堂英文小說中中國形象文化傳播特質[J];赤峰學院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02期
5 姜濤;加拿大英文小說的發(fā)展及其特點[J];北方論叢;1994年05期
6 朱士昌;淺析英文小說中的及物性[J];解放軍外語學院學報;1995年02期
7 劉淑清;;不妨讀讀英文小說[J];校園英語(教研版);2009年06期
8 李敏芳;;浪漫主義的藝術特點對早期英文小說影響的分析(英文)[J];青年文學家;2012年15期
9 桑子;評選二十世紀英文小說百佳[J];天涯;1999年01期
10 邱志武;;播撒燭照世界的火種——林語堂五部英文小說中中國形象文化傳播蘊涵的倫理價值特質[J];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0年07期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4條
1 記者 王坤寧;2000余種英文小說搶先登陸北京國際書店[N];中國新聞出版報;2007年
2 本報記者 張萌;“我只為孩子提供了‘場’”[N];中國婦女報;2013年
3 鄭成思;讀書、學習與研究[N];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2004年
4 實習記者 廖畢莎邋通訊員 鄭凌慧;燃燒青春的快樂[N];中山日報;2007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何子章;差異及對立的終結[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9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9條
1 朱少培;論林語堂英文小說中的中國女性形象[D];揚州大學;2011年
2 烏日汗(Uriqan);英文小說蒙譯史(1979-2009)[D];西北民族大學;2013年
3 于儉;抗戰(zhàn)時期林語堂英文小說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4 何君;現代英文小說人物對話文體的量化分析[D];大連海事大學;2003年
5 郭蕾;翻譯部分:The Virgin of Small Plains英譯漢 譯后感悟:從小說《小平原的處女》看英譯漢翻譯[D];復旦大學;2010年
6 閆慧娟;大學生英文小說閱讀與英語寫作能力關系的實證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13年
7 賀鵬;英文小說作者簡介中的肯定站位[D];上海交通大學;2013年
8 焦霞;《麥迪遜河》翻譯報告[D];內蒙古大學;2013年
9 曾競興;英文小說漢譯中的敘事聚焦的研究[D];湖南科技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129686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wxchuangz/12968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