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晉華教授獲選美國國家人文中心院士
本文關鍵詞:賈晉華教授獲選美國國家人文中心院士
更多相關文章: 人文學院 學術(shù)思想 院士 澳門大學 教學專業(yè) 教授 中心 美國 學術(shù)群體 研究工作
【摘要】:正澳門大學人文學院哲學及宗教學專業(yè)賈晉華教授日前當選為美國國家人文中心院士,獲邀在2014至2015學年間于該中心從事研究工作。美國國家人文中心是全球僅有的幾所著名"高等研究院"之一,旨在促進學術(shù)思想的自由和深度及學術(shù)群體的合作。賈晉華教授是第一位遴選自澳門、香港、臺灣、新加坡等中國大陸之外華語地區(qū)的院士。
【分類號】:+
【正文快照】: 澳門大學人文學院哲學及宗教學專業(yè)賈晉華教授日前當選為美國國家人文中心院士,獲邀在2014至2015學年間于該中心從事研究工作。美國國家人文中心是全球僅有的幾所著名“高等研究院”之一,旨在促進學術(shù)思想的自由和深度及學術(shù)群體的合作。賈晉華教授是第一位遴選自澳門、香港、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夏雨;張全;;“祝賀齊赫文院士90華誕座談會”在北京大學召開[J];國外文學;2008年02期
2 ;昏慘慘,黃泉路近——蘇修小說中所透露的……[J];蘇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75年02期
3 弗·杜金采夫 ,徐艾 ,郭建國;在考驗的日子里[J];俄羅斯文藝;1987年04期
4 吉爾貝·塞斯勃朗 ,王曉峰;塞斯勃朗小小說三篇[J];外國文學;1983年02期
5 王瑤;讀方重的《陶淵明詩文選譯》[J];外國語(上海外國語大學學報);1980年04期
6 帕·扎格列別利內(nèi) ,李正榮;臺風[J];俄羅斯文藝;1987年02期
7 勃·沃洛金 ,杜楊;羅扎諾夫大夫的病人[J];俄羅斯文藝;1992年05期
8 保羅·瑞恩勒;木木;;密林血戰(zhàn)食人鼠(之三)[J];少年讀者;2002年12期
9 魏麗明;中國外國文學學會第七屆年會綜述[J];國外文學;2003年02期
10 ;語錄[J];走向世界;2010年26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馬彥婷;;密特威舍教授家庭中的權(quán)力轉(zhuǎn)移——《微光世界的繼承人》中?聶(quán)力理論的應用[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8年年會論文集[C];2008年
2 連敏;;走近北歐詩歌——在京詩人與丹麥詩人的對話[A];中國詩歌研究動態(tài)(第二輯)[C];2007年
3 王國富;;論《巴爾塔斯畫院》[A];外國文學論集——世紀末的探索與思考[C];1997年
4 唐炯;;尋找失落的精神家園——評薇拉·凱瑟的作品[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4年會論文集[C];2004年
5 張娟利;;論辛西婭·歐芝克小說《微光世界的繼承者》中的逃亡者形象[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8年年會論文集[C];2008年
6 劉志紅;;《微光閃爍世界的繼承者》人物塑造的文內(nèi)互文性分析[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9年年會暨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7 王育烽;陳智淦;;評杜昌忠教授著《圣經(jīng)文學研究》——兼談高等學校英語專業(yè)的文學課程[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5年年會暨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8 顏蓓蕾;;淺析《微光閃爍世界的繼承者》逃避主題[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8年年會論文集[C];2008年
9 李萍萍;;從異族通婚看猶太文化的缺失[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8年年會論文集[C];2008年
10 曹志明;郭麗萍;;大江健三郎與其初期作品[A];外語語言教學研究——黑龍江省外國語學會第十次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C];1996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馬世駿;諾貝爾文學獎一評委宣布退出瑞典文學院[N];新華每日電訊;2005年
2 康慨;拉什迪落選布克獎,教授拒絕吃“妖女”[N];中華讀書報;2008年
3 湘潭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 季水河 劉中望;學術(shù)對話·學理詮釋·學科建設[N];社會科學報;2004年
4 實習生 柯旦;知識社“伯克利教授”叢書鍛煉少兒思維判斷能力[N];中國新聞出版報;2006年
5 本報記者 康慨;俄中詩人有約:書里相逢[N];中華讀書報;2006年
6 子雨;說不盡的莎士比亞[N];中華讀書報;2008年
7 流沙;文化 商業(yè)化的前提[N];中國保險報;2003年
8 萬之(瑞典,國際筆會中文筆會國際秘書);“少壯派”們的“合謀”[N];南方周末;2006年
9 ;中國古代小說與當今世界文學[N];文匯報;2006年
10 中國社科院文學所 楊早;哈利魔法在中國[N];中華讀書報;2007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梁中賢;邊緣與中心之間[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2 徐凱;孤寂大陸上的陌生人:論帕特里克·懷特小說中的怪異性[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3 嚴志軍;萊昂內(nèi)爾·特里林的文化批評[D];南京師范大學;2004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范青;《晃來晃去的人》中的文化身份定位[D];北京語言大學;2005年
2 王瑜;戲劇化與亨利·詹姆斯的小說敘事藝術(shù)[D];山東大學;2006年
3 陳雪;黑暗中孤獨前行的騎士[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9年
4 張亞飛;喬納森·卡勒的轉(zhuǎn)向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2年
5 李瑩;理想與現(xiàn)實的永恒矛盾[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6 衷立;波伏娃女性主義思想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08年
7 鄭成全;馬來西亞當代華文作家愛薇研究[D];浙江大學;2008年
8 朱信華;通往“理想主義”的文學之旅[D];暨南大學;2008年
9 曾品;求自“強盜”形象的“自卑情結(jié)”補償[D];廣東外語外貿(mào)大學;2009年
10 王春輝;論巴赫金的文學觀[D];曲阜師范大學;2002年
,本文編號:128759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wxchuangz/12875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