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特存在主義視閾下對《傷心咖啡館之歌》的解讀
發(fā)布時間:2017-11-28 14:18
本文關(guān)鍵詞:薩特存在主義視閾下對《傷心咖啡館之歌》的解讀
更多相關(guān)文章: 愛的缺失 異化 存在主義 孤獨 精神隔絕
【摘要】:卡森·麥卡勒斯(Carson McCullers,1917-1967)是二十世紀美國南方文壇上獨樹一幟的作家,因擅長描寫孤獨被授以“孤獨的獵手”的稱號。卡森·麥卡勒斯通過她的小說一遍又一遍地詮釋著孤獨、異化、愛的缺失與愛的無能,對邊緣人和畸形人的描寫也成為她的小說的一大亮點,盡管她一生著述不多,但所有作品都堪稱美國文學上的經(jīng)典之作!秱目Х瑞^之歌》是麥卡勒斯唯一的一部中篇力作,問世之初即獲得巨大反響。 作為麥卡勒斯的扛鼎之作,《傷心咖啡館之歌》最能代表她的寫作風格和寫作特點。卡森·麥卡勒斯的作品關(guān)注的是現(xiàn)代人的生存問題,這和薩特畢生致力于研究的“人的存在”問題如出一轍!秱目Х瑞^之歌》中的三位主人公都是孤兒和畸形人,在自由選擇的權(quán)利下他們建立起與他人之間的關(guān)系,然而與他人關(guān)系的破裂卻加速了他們的異化生存,生活于禁閉荒原上的他們最終放棄了抗爭的權(quán)力,選擇接受這樣枯燥無味的生活,生活于他們儼然是一種無望的等待。《傷心咖啡館之歌》以愛情為主線,,探討的是人的存在問題,本論文運用薩特的存在主義,通過文本細讀,深刻剖析三位主人公的悲劇成因。 除了引言和結(jié)論,本論文共包括五部分。第一章簡單介紹卡森·麥卡勒斯的生平和作品,國內(nèi)外對《傷心咖啡館之歌》的研究現(xiàn)狀及論文的創(chuàng)新點。第二章為理論部分的簡介。主要介紹薩特的存在主義哲學和本論文用到的薩特存在主義哲學觀點:存在觀,人物生存的虛無性;他人觀,人物關(guān)系的荒誕性和異化觀,人的異化生存。第三章以存在觀為基礎(chǔ),闡述自由選擇和承擔責任博弈下人物的生存悲劇,主要分析三位主人公各自的悲劇。第四章以他人觀為基礎(chǔ),闡述他人視域下人物關(guān)系的荒誕,主要分析主人公之間以及主人公在小鎮(zhèn)居民注視下的荒誕生存。第五章以異化觀為理論基礎(chǔ),闡述禁閉狀態(tài)下人物的異化生存,主要分析人與人、人與社會以及人與物之間關(guān)系的異化。其中三到五章是本論文的主體部分,在內(nèi)容上也是層層遞進的關(guān)系。
【學位授予單位】:齊齊哈爾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I712.074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7條
1 付瑩;胡春毅;;精神荒原中愛與孤獨的契合——《傷心咖啡館之歌》的人物分析[J];大連教育學院學報;2006年02期
2 何茜;錢激揚;;性別表演理論下愛密利亞的性別身份解讀[J];東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S2期
3 李慧敏;劉冰;;生活就是一場玩笑——《傷心咖啡館之歌》中的黑色幽默分析[J];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08年09期
4 呂遙;丁茵;;存在于詞語之間——《傷心咖啡館之歌》的敘事學解讀[J];求索;2010年02期
5 秦麗英;;絕望的吶喊:《傷心咖啡館之歌》的孤獨主題[J];世界文學評論;2010年02期
6 許麗芹;周艷;;被毀之店鋪 被摧之女性——《傷心咖啡館之歌》的生態(tài)女性主義解讀[J];外語教學;2011年05期
7 林斌;卡森·麥卡勒斯20世紀四十年代小說研究述評[J];外國文學研究;2005年02期
本文編號:123425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wxchuangz/12342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