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差異”到“雜糅”:《去吧,摩西》中的身份危機與重構
本文關鍵詞:從“差異”到“雜糅”:《去吧,摩西》中的身份危機與重構
更多相關文章: 身份危機 《去吧 摩西》 相似 差異 重建 雜糅
【摘要】:威廉·?思{,諾貝爾獎和兩屆普利策獎得主,是20世紀美國最偉大的小說家之一。他向全世界展現(xiàn)了美國南部的歷史全景。作為他寫作全盛時期最好的小說之一,《去吧,摩西》反映了他對種族問題和奴隸制的擔憂。 自1942年《去吧,摩西》出版以來,對這部小說的研究經(jīng)歷了幾個時期。最初對其的關注主要集中在它的形式上,隨后對其的研究變得多元化,從文化研究、生態(tài)主義到原型批評等等。大量?思{的小說在上世紀90年代被翻譯成中文后,對威廉·?思{及其作品的研究日益升溫并達到頂峰!度グ桑ξ鳌分械姆N族問題也多次被中國學者探討。研究威廉·福克納及作品不能回避他作品中的種族問題,這已引起了世界的關注。 本文運用斯圖亞特·霍爾的文化認同理論,討論了《去吧,摩西》中三個代表人物的身份危機:山姆·法澤斯、路喀斯·布錢普和艾薩克·麥卡斯林。論文分析了導致他們的身份危機的原因,并分析他們?nèi)绾沃亟ㄉ矸荨?論文分別分析了三位人物的種族身份,,發(fā)現(xiàn)他們過分執(zhí)著于身份的相似與差異。他們經(jīng)歷了困惑、絕望、痛苦、憤怒等極端的感情和情緒,而這些正是身份危機的標志。通過分析得出,奴隸制是他們身份危機的根源。雖然奴隸制在1865年被廢除,其影響在美國尤其是美國南方,仍無法驅散。奴隸制造成的創(chuàng)傷導致三人的身份危機。 論文還探討了人物身份的重建。通過開啟差異與雜糅之間的對話,他們開始接受自己的差異,為了活下去他們必須尋求雜糅的身份。雖然種族身份各異,他們都面對差異并試圖構建一個雜糅的身份。 奴隸制的影響是巨大的,在奴隸制被廢除100年后,這種影響依然無法被消除。但隨著現(xiàn)代化和社會轉變,身份也與之一同發(fā)生變化。因此,那些經(jīng)歷過奴隸制創(chuàng)傷的個體,必須建構雜糅的身份,才能平靜地面對過去和將來。
【關鍵詞】:身份危機 《去吧 摩西》 相似 差異 重建 雜糅
【學位授予單位】:云南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I712.074
【目錄】:
- Table of Contents4-5
- Acknowledgement5-6
- Abstract6-8
- 中文摘要8-9
- Introduction9-23
- 1. William Faulkner and American South10-13
- 2. Literature Review13-18
- 3. Theoretical Framework18-23
- Chapter 1 Identity Crisis23-38
- 1. Sam Fathers’ Identity Crisis23-29
- 2. Lucas’s Identity Crisis29-32
- 3. Isaac’s Identity Crisis32-38
- Chapter 2 Cause of Identity Crisis38-47
- 1. The Root of Identity Crisis38-43
- 2. The Legacy of Slavery43-47
- Chapter 3 Reconstruction of Identity47-56
- 1. A Dialogue between “Difference” and “Hybridity”47-48
- 2. Sam: Retreating into Forest48-50
- 3. Lucas: Seeking for Economic Independence50-53
- 4. Isaac: Giving up Heritage and Shame53-56
- Conclusion56-60
- Bibliography60-63
- Appendix63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趙艷文;任家慧;;19世紀中葉德國移民對美國社會發(fā)展的推進[J];長春大學學報;2014年06期
2 吳占軍;;國際關系視角下的近代日本海外移民——以近代日本的美國移民與日美關系為中心[J];日本研究;2014年04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馬粉英;托妮·莫里森小說的身體敘事研究[D];北京外國語大學;2014年
2 周一駿;選擇性雙重本體論[D];華東師范大學;2014年
3 洪春梅;菲利普·羅斯小說創(chuàng)傷敘事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2014年
4 陳青;20世紀以來美國政府印第安民族政策演變研究[D];寧夏大學;2014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郭曉林;新世紀美國文學作品中的中國及中國人形象[D];安徽大學;2014年
2 易慧敏;美國紐約東歐猶太移民研究(1881-1921)[D];西北大學;2014年
3 晨曦;美劇《犯罪心理》(Criminal Minds)敘事策略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4年
4 田薇;非法移民產(chǎn)生的原因及其對美國經(jīng)濟的影響[D];內(nèi)蒙古大學;2014年
5 賈文芳;菲利普·羅斯《美國牧歌》中的歷史書寫[D];山東大學;2014年
6 宋昕;不僅僅是黑人:偉大的超越[D];曲阜師范大學;2014年
7 王麗;無法逃離的生存困境—析《人性的污穢》中的逃離主義[D];南昌大學;2014年
8 楊平;托尼·莫里森在種族、性別及權利空間政治中的身份建構[D];天津師范大學;2013年
9 胡志謙;美國愛爾蘭裔對北愛爾蘭和平進程影響研究[D];暨南大學;2014年
10 王甜甜;美國猶太人政治影響力研究[D];暨南大學;2014年
本文編號:106312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wxchuangz/10631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