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菲茨杰拉爾德年——評四部作家生命虛構小說
本文關鍵詞:2013:菲茨杰拉爾德年——評四部作家生命虛構小說
更多相關文章: 杰拉爾德 戴維·洛奇 Andersen 福勒 菲茨杰拉德 帕格 安妮 安德 利夫 敘事作品
【摘要】:正戴維·洛奇(David Lodge)聲稱2004年為"詹姆斯年",安德森(Kirsten Andersen)則認為2008年當屬"狄更斯年",按照這個邏輯,2013年毫無懸念地無愧為"菲茨杰拉爾德年",因為2013年見證了至少四部圍繞菲茨杰拉爾德生平故事展開的作家生命虛構敘事作品的誕生。它們分別是泰蕾茲·安妮·福勒(Therese Anne Fowler)的《Z:一部關于澤爾達·菲茨杰拉德的小說》(Z:A Novel ofZelda Fitzgerald)、R·克利夫·頓斯帕格(R.Clifton Spargo)的《愚人之美》(BeautifulFools:The Last Affair of Zelda and Scott Fitzgerald)、艾瑞卡·羅布克(Erika Robuck)的《喚我澤爾達》(Call Me Zelda)以及李·史密斯(Lee Smith)的《地球上的賓客人:一部小說》(Guests on Earth:A Novel)。
【作者單位】: 暨南大學文學院;南方醫(yī)科大學外國語學院;
【關鍵詞】: 杰拉爾德;戴維·洛奇;Andersen;福勒;菲茨杰拉德;帕格;安妮;安德;利夫;敘事作品;
【分類號】:I712.074
【正文快照】: 戴維?洛奇(David Lodge)聲稱2004年 雜的關系,時間跨度從澤爾達與菲茨杰拉爾德在為“詹姆斯年”,安德森(Kirsten Andersen)則 阿拉巴馬州蒙哥馬利的初次相遇直到她于1940年認為2008年當屬“狄更斯年”,按照這個邏輯, 獲悉他離世的消息。福勒為了創(chuàng)作《Z》對澤爾達2013年毫無懸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躍世;;弗朗西斯·斯科特·菲茨杰拉爾德[J];文化譯叢;1985年04期
2 ;杰拉爾德·拜比的數(shù)字之路[J];桌面出版與設計;1999年05期
3 張海霞;;日落山水靜——記英國老嫗作家佩·菲茨杰拉爾德[J];外國文學動態(tài);2006年04期
4 周汶;菲茨杰拉爾德的悲劇人生觀及其代表作[J];解放軍外語學院學報;1994年01期
5 謐亞;距離與審美[J];文藝評論;1992年03期
6 楊爽;金文寧;;菲茨杰拉爾德的內心掙扎[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3年03期
7 劉雙琴;楊樺;;金錢意識與他喜歡的女人——解讀菲茨杰拉爾德及其作品[J];閱讀與寫作;2008年08期
8 薛向君;;從邊緣反寫中心——杰拉爾德·維茲諾的小說《熊心》評析[J];譯林;2009年04期
9 杰拉爾德·溫諾克;;生命的一課:走向終點[J];全國新書目;2011年08期
10 特迪·布萊克;顏偉;;被遺忘的戰(zhàn)士 “探長”杰拉爾德·麥克萊倫[J];拳擊與格斗;2002年10期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吳江;開辟“增長之路”[N];廠長經理日報;2002年
2 本報記者 盧丹;杰拉爾德:不要讓基礎設施成為發(fā)展瓶頸[N];中國建設報;2010年
3 安武林;游戲的規(guī)則[N];中華讀書報;200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羅智燕;杰拉爾德之死的自身心理學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3年
2 張穎華;對《戀愛中的女人》中杰拉爾德之死的原型評論[D];廣西師范大學;2006年
3 陳青;論美國夢的幻滅《了不起的蓋茨比》與《夜色溫柔》[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6年
4 楊祖麗;死亡與新生:勞倫斯在《戀愛中的女人》中對人際關系與文明的思考[D];四川師范大學;2007年
5 萬娥榮;自我探索,自我實現(xiàn)與自我迷失[D];江西師范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106239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wxchuangz/10623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