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樂山譯本《一九八四》譯者主體性的構(gòu)建
發(fā)布時間:2022-07-29 13:25
20世紀(jì)70年代末期,著名翻譯家董樂山先生懷著對日本和德國法西斯右翼極權(quán)主義的極端憎惡,主動選譯奧威爾的經(jīng)典作品《一九八四》,該小說首次在中國譯介傳播!兑痪虐怂摹肥嵌瓨飞胶蛫W威爾對全人類命運與前途思考的一次共鳴,翻譯這本書是董先生作為社會主義者對信念的一次堅持,其譯介過程彰顯出譯者的主體性,具體表現(xiàn)在譯前選材、譯中翻譯風(fēng)格的厘定和譯后序言的呈現(xiàn)。
【文章頁數(shù)】:6 頁
【文章目錄】:
一、引言
二、翻譯與譯者主體性
三、譯前選材展現(xiàn)的譯者主體性
四、譯中翻譯風(fēng)格的確立表現(xiàn)的譯者主體性
五、譯后序言呈現(xiàn)的譯者主體性
六、結(jié)語
【參考文獻(xiàn)】:
期刊論文
[1]喬治·奧威爾在中國大陸的傳播與接受[J]. 陳勇. 中國比較文學(xué). 2017(03)
[2]論譯者的顯形——對后現(xiàn)代語境下譯者主體性的哲學(xué)反思[J]. 石紅梅. 中國翻譯. 2016(03)
[3]副文本之于翻譯研究的意義[J]. 肖麗. 上海翻譯. 2011(04)
[4]董樂山在“1984”[J]. 馮翔. 南風(fēng)窗. 2009(23)
[5]譯者主體的缺失與回歸——現(xiàn)代闡釋學(xué)“對話模式”的啟示[J]. 朱獻(xiàn)瓏,屠國元. 外語教學(xué). 2009(05)
[6]從跨學(xué)科角度看譯者主體性的四個維度及其特點[J]. 劉軍平. 外語與外語教學(xué). 2008(08)
[7]論譯者主體性——從譯者文化地位的邊緣化談起[J]. 查明建,田雨. 中國翻譯. 2003(01)
本文編號:3666544
【文章頁數(shù)】:6 頁
【文章目錄】:
一、引言
二、翻譯與譯者主體性
三、譯前選材展現(xiàn)的譯者主體性
四、譯中翻譯風(fēng)格的確立表現(xiàn)的譯者主體性
五、譯后序言呈現(xiàn)的譯者主體性
六、結(jié)語
【參考文獻(xiàn)】:
期刊論文
[1]喬治·奧威爾在中國大陸的傳播與接受[J]. 陳勇. 中國比較文學(xué). 2017(03)
[2]論譯者的顯形——對后現(xiàn)代語境下譯者主體性的哲學(xué)反思[J]. 石紅梅. 中國翻譯. 2016(03)
[3]副文本之于翻譯研究的意義[J]. 肖麗. 上海翻譯. 2011(04)
[4]董樂山在“1984”[J]. 馮翔. 南風(fēng)窗. 2009(23)
[5]譯者主體的缺失與回歸——現(xiàn)代闡釋學(xué)“對話模式”的啟示[J]. 朱獻(xiàn)瓏,屠國元. 外語教學(xué). 2009(05)
[6]從跨學(xué)科角度看譯者主體性的四個維度及其特點[J]. 劉軍平. 外語與外語教學(xué). 2008(08)
[7]論譯者主體性——從譯者文化地位的邊緣化談起[J]. 查明建,田雨. 中國翻譯. 2003(01)
本文編號:366654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wenxuell/36665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