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解理論視角下的《詩經》英譯本分析——以汪榕培、理雅各兩譯本為例
發(fā)布時間:2022-02-23 02:28
識解是一種認知能力,翻譯關注對原作的識解,不同譯本的產生正是歸因于不同譯者對原作的不同識解。該論文將從識解理論視角出發(fā),以汪榕培、理雅各《詩經》兩英譯本為例,從轄域與背景、視角、突顯以及詳略度四個要素入手,研究解讀汪榕培、理雅各兩位譯者在建構《詩經》英譯本時體現(xiàn)出的差異性,并對不同譯文進行評價分析。
【文章來源】:海外英語. 2020,(16)
【文章頁數(shù)】:3 頁
【文章目錄】:
1 概述
2 識解理論概述
3 識解理論視角下的《詩經》兩英譯本分析
3.1 轄域和背景
3.1.1 對意象的識解
3.1.2 對意義的識解
3.2 視角
3.3 突顯
3.3.1 韻律
3.3.2 疊詞
3.4 詳略度
4 結束語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認知翻譯研究[J]. 王寅. 中國翻譯. 2012(04)
[2]語義、認知與識解[J]. 文旭. 外語學刊. 2007(06)
本文編號:3640686
【文章來源】:海外英語. 2020,(16)
【文章頁數(shù)】:3 頁
【文章目錄】:
1 概述
2 識解理論概述
3 識解理論視角下的《詩經》兩英譯本分析
3.1 轄域和背景
3.1.1 對意象的識解
3.1.2 對意義的識解
3.2 視角
3.3 突顯
3.3.1 韻律
3.3.2 疊詞
3.4 詳略度
4 結束語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認知翻譯研究[J]. 王寅. 中國翻譯. 2012(04)
[2]語義、認知與識解[J]. 文旭. 外語學刊. 2007(06)
本文編號:364068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wenxuell/36406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