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書寫“審美文化研究”史——就《當代中國文學批評觀念史》一書與高建平等先生商榷
發(fā)布時間:2021-12-12 07:04
高建平先生等著的《當代中國文學批評觀念史》一書總體上講有史有論、闡述平實、結(jié)構(gòu)清晰、層次分明、語言曉暢,所以讀之有清新之感。不過,其中也存在著不夠客觀、不夠全面等問題。以該書的第十二章"文化轉(zhuǎn)向及其影響"為主要對象進行學術(shù)批評,與高建平等先生商榷,并建議《當代中國文學批評觀念史》修訂或重寫。
【文章來源】:美與時代(下). 2020,(03)
【文章頁數(shù)】:4 頁
【文章目錄】:
一、誰先倡導建立“審美文化學”
二、誰先拿出“審美文化學”專著
三、還缺了什么
四、結(jié)語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文藝學批評”建設(shè):創(chuàng)新的視角[J]. 鄭惠生. 汕頭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19(07)
[2]“文藝學批評”的理論構(gòu)建[J]. 鄭惠生. 華文文學. 2017(06)
[3]強制闡釋與跨文化闡釋[J]. 李慶本. 社會科學輯刊. 2017(04)
[4]論闡釋、過度闡釋與強制闡釋--與張江先生商榷[J]. 馬草. 江漢論壇. 2017(01)
[5]西方文論的有效性不應該否定——與張江教授商榷[J]. 張玉能. 青島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6(02)
[6]本體闡釋論質(zhì)疑——與張江教授商榷[J]. 張玉能. 上海文化. 2015(12)
[7]關(guān)于“強制闡釋”的七個疑惑[J]. 魏建亮. 山東社會科學. 2015(12)
[8]論文學經(jīng)典的生成、意義和特性——兼與王確《文學經(jīng)典的歷史合法性和存在方式》商榷[J]. 鄭惠生. 社會科學評論. 2009(01)
[9]駁“文學經(jīng)典的終結(jié)”——與吳興明教授商榷[J]. 鄭惠生. 學術(shù)界. 2009(01)
[10]文學研究:本質(zhì)主義,抑或關(guān)系主義[J]. 南帆. 文藝研究. 2007(08)
本文編號:3536225
【文章來源】:美與時代(下). 2020,(03)
【文章頁數(shù)】:4 頁
【文章目錄】:
一、誰先倡導建立“審美文化學”
二、誰先拿出“審美文化學”專著
三、還缺了什么
四、結(jié)語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文藝學批評”建設(shè):創(chuàng)新的視角[J]. 鄭惠生. 汕頭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19(07)
[2]“文藝學批評”的理論構(gòu)建[J]. 鄭惠生. 華文文學. 2017(06)
[3]強制闡釋與跨文化闡釋[J]. 李慶本. 社會科學輯刊. 2017(04)
[4]論闡釋、過度闡釋與強制闡釋--與張江先生商榷[J]. 馬草. 江漢論壇. 2017(01)
[5]西方文論的有效性不應該否定——與張江教授商榷[J]. 張玉能. 青島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6(02)
[6]本體闡釋論質(zhì)疑——與張江教授商榷[J]. 張玉能. 上海文化. 2015(12)
[7]關(guān)于“強制闡釋”的七個疑惑[J]. 魏建亮. 山東社會科學. 2015(12)
[8]論文學經(jīng)典的生成、意義和特性——兼與王確《文學經(jīng)典的歷史合法性和存在方式》商榷[J]. 鄭惠生. 社會科學評論. 2009(01)
[9]駁“文學經(jīng)典的終結(jié)”——與吳興明教授商榷[J]. 鄭惠生. 學術(shù)界. 2009(01)
[10]文學研究:本質(zhì)主義,抑或關(guān)系主義[J]. 南帆. 文藝研究. 2007(08)
本文編號:353622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wenxuell/3536225.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