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順康間江南張氏姊妹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10-12 18:20
清順康間江南吳縣出現(xiàn)了一個令人矚目的女性作家群體——張學雅七姊妹,即張學雅,張學魯,張學儀,張學典,張學象,張學圣,張學賢姊妹七人。她們的作品為我們保留了明末清初女性生活風貌的真實材料,同時也是研究那個特殊時代女性心靈史的寶貴依據,另外她們風格各異的詩作、詞作,也是中國女性文學史,乃至整個中國文學史上重要的一部分,具有重要的文學史價值。本文在廣泛地搜羅各種版本的詩集、詞集的基礎上,對其作品進行了較為系統(tǒng)的整理。本文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論述:第一,考證張氏姊妹的生平、家世、交游;第二,分析張氏姊妹作品的題材及其藝術表現(xiàn)。第三,分析張家一門風雅的成因,探究張氏姊妹作品的文學史意義。
【文章來源】:南京師范大學江蘇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83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緒論
一 選題緣起及研究意義
二 國內外關于該課題的研究現(xiàn)狀及趨勢
(一) 生平事跡研究
(二) 交游唱和活動研究
(三) 張氏姊妹著述的整理及版本考述
(四) 作品內容及藝術風格的研究
三 研究方法及基本思路
第一章 張氏姊妹群體考述
第一節(jié) 張氏姊妹群體及其著作考述
第二節(jié) 家世生平考
(一) 其父、母
(二) 婚配
(三) 兒孫
第三節(jié) 交游考
(一) 與家族內部成員間的交游唱和
(二) 與家族外成員的交游唱和
第二章 張氏姊妹創(chuàng)作綜論
第一節(jié) 張氏姊妹創(chuàng)作題材綜論
一 一 簾風月寒——閨閣生活
二 同中有異的詠物、寫景詩詞
三 哀婉凄惻的悼亡詩詞
第二節(jié) 張氏姊妹作品藝術表現(xiàn)
一 情景交煉 余味無窮
二 癡情人語 無理而妙
三 襯托手法 強化情感
四 精于用典 言簡義豐
五 工于剪裁 含蓄深永
第三章 張家一門風雅成因初探
(一) 吳文化的熏染
(二) 家學的涵養(yǎng)
(三) 社會開明的文化氛圍的影響
(四) 才子佳人的婚姻影響
(五) 書籍市場的繁榮
(六) 女性自我意識的覺醒
結語
參考文獻
附錄一:張氏姊妹詩輯校注
附錄二:張氏姊妹詞輯校注
后記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明清印刷書籍成本、價格及其商品價值的研究[J]. 周啟榮. 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10(01)
[2]乾嘉吳中女性詩群成因初探[J]. 韓丹丹. 西南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9(03)
[3]學而不厭:明清成年女子的家庭文學教育[J]. 郭英德. 社會科學研究. 2009(02)
[4]清代才女結社拜師風氣及女性意識的覺醒[J]. 段繼紅,高劍華. 天津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8(03)
[5]近二十年來明末清初女詞人群體研究回顧[J]. 李敏. 宜賓學院學報. 2006(03)
[6]二十世紀清詩研究的歷史回顧[J]. 張仲謀. 泰安師專學報. 1999(05)
[7]清代婦女詞的繁榮及其成就[J]. 張宏生. 江蘇社會科學. 1995(06)
博士論文
[1]《梧門詩話》標點與釋評[D]. 宏偉.內蒙古大學 2003
本文編號:3433078
【文章來源】:南京師范大學江蘇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83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緒論
一 選題緣起及研究意義
二 國內外關于該課題的研究現(xiàn)狀及趨勢
(一) 生平事跡研究
(二) 交游唱和活動研究
(三) 張氏姊妹著述的整理及版本考述
(四) 作品內容及藝術風格的研究
三 研究方法及基本思路
第一章 張氏姊妹群體考述
第一節(jié) 張氏姊妹群體及其著作考述
第二節(jié) 家世生平考
(一) 其父、母
(二) 婚配
(三) 兒孫
第三節(jié) 交游考
(一) 與家族內部成員間的交游唱和
(二) 與家族外成員的交游唱和
第二章 張氏姊妹創(chuàng)作綜論
第一節(jié) 張氏姊妹創(chuàng)作題材綜論
一 一 簾風月寒——閨閣生活
二 同中有異的詠物、寫景詩詞
三 哀婉凄惻的悼亡詩詞
第二節(jié) 張氏姊妹作品藝術表現(xiàn)
一 情景交煉 余味無窮
二 癡情人語 無理而妙
三 襯托手法 強化情感
四 精于用典 言簡義豐
五 工于剪裁 含蓄深永
第三章 張家一門風雅成因初探
(一) 吳文化的熏染
(二) 家學的涵養(yǎng)
(三) 社會開明的文化氛圍的影響
(四) 才子佳人的婚姻影響
(五) 書籍市場的繁榮
(六) 女性自我意識的覺醒
結語
參考文獻
附錄一:張氏姊妹詩輯校注
附錄二:張氏姊妹詞輯校注
后記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明清印刷書籍成本、價格及其商品價值的研究[J]. 周啟榮. 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10(01)
[2]乾嘉吳中女性詩群成因初探[J]. 韓丹丹. 西南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9(03)
[3]學而不厭:明清成年女子的家庭文學教育[J]. 郭英德. 社會科學研究. 2009(02)
[4]清代才女結社拜師風氣及女性意識的覺醒[J]. 段繼紅,高劍華. 天津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8(03)
[5]近二十年來明末清初女詞人群體研究回顧[J]. 李敏. 宜賓學院學報. 2006(03)
[6]二十世紀清詩研究的歷史回顧[J]. 張仲謀. 泰安師專學報. 1999(05)
[7]清代婦女詞的繁榮及其成就[J]. 張宏生. 江蘇社會科學. 1995(06)
博士論文
[1]《梧門詩話》標點與釋評[D]. 宏偉.內蒙古大學 2003
本文編號:343307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wenxuell/34330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