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作為素質教育對青少年的必要性
本文關鍵詞:舞蹈作為素質教育對青少年的必要性
【摘要】:舞蹈教育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發(fā)展具有重要的影響和推動作用。作者通過多年的教學實踐經驗,從德、智、體、美四個方面闡述了舞蹈教育對培養(yǎng)青少年成為社會所需的、健康的復合型高素質人才的作用。
【作者單位】: 西南交通大學;四川音樂學院;
【關鍵詞】: 素質教育 青少年 舞蹈教育
【分類號】:J70-4
【正文快照】: 一、舞蹈教育作為素質教育的意義今年5月胡錦濤總書記在清華大學一百周年校慶時將現(xiàn)代大學傳統(tǒng)的三大任務——教學、科研和社會服務拓展到四項,增加的一項是:文化傳承。而舞蹈教育是文化傳承的重要內容和形式之一。進入21世紀,隨著科學技術的高速發(fā)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國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李敏;;論中學生舞蹈素質教育[J];中國校外教育(理論);2008年11期
2 米昂;;淺論舞蹈教學對青少年素質教育的重要作用[J];文教資料;2011年08期
3 馬瀟;;淺談舞蹈教育在素質教育中的影響[J];黃河之聲;2008年07期
4 謝峰;;論素質教育中舞蹈教育的貢獻[J];藝海;2008年06期
5 呂璐;;淺談舞蹈教育對于提高青少年綜合素質的作用[J];知識經濟;2011年02期
6 尹子燕;;舞蹈教育在高校素質教育中的作用[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1年06期
7 李吉;;舞蹈教育與素質教育之芻議[J];中國校外教育(理論);2008年03期
8 陳小燕;;舞蹈教育走進中小學課堂探析[J];歌海;2010年03期
9 劉麗娟;;淺談普及舞蹈教育在素質教育中的重要性[J];教育前沿(綜合版);2008年05期
10 劉永建;;在素質教育中舞蹈教育的重要性[J];魅力中國;2009年25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史軍紅;;博物館與青少年素質教育的新思考[A];秦晉豫三省博物館理論與實踐研討會會議交流論文集[C];2008年
2 ;開展素質教育的一種有效形式[A];全國中小學生影視教育工作座談會交流材料匯編[C];1999年
3 白流平;;規(guī)范教師形象對實行素質教育的意義[A];中國當代教育理論文獻——第四屆中國教育家大會成果匯編(下)[C];2007年
4 田小燕;;病理教學改革與素質教育[A];中國病理生理學會中專教育委員會第七次學術交流會論文匯編[C];1999年
5 譚紅文;張海燕;符寶敏;;目標教學法與素質教育[A];中國病理生理學會中專教育委員會第七次學術交流會論文匯編[C];1999年
6 郭永江;;論知識經濟時代的素質教育效能[A];邁向新世紀[C];1999年
7 李培軍;;改革教學方法 抓好素質教育[A];萃英集——青海省教育委員會、青海省教育學會優(yōu)秀教育論文集[C];2000年
8 褚纓;;淺談縣級圖書館在素質教育中的地位[A];福建省首屆少兒圖書館與中小學圖書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0年
9 范啟泉;;陶行知教育思想與中師素質教育[A];福建省陶研會2001年工作會議專輯[C];2001年
10 韓柏春;李偉達;何東;;小學生心理健康與素質教育[A];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青少年心理衛(wèi)生專業(yè)委員會第八屆全國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2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楊明富;素質教育,從我做起[N];中國教師報;2005年
2 筱妮;素質教育不再是口號[N];中國消費者報;2001年
3 劉門友;考試與素質教育[N];云南政協(xié)報;2000年
4 鄔煥慶 張景勇 周立民;真正的素質教育在哪里?[N];人民代表報;2006年
5 張曉晶;山東高考改革將與素質教育同步[N];萊蕪日報;2008年
6 本報記者 孫亞斐邋肖潔 孔德勝 張建平;高考重壓之下難容素質教育[N];蘭州日報;2008年
7 記者 謝宏;素質教育向“機器人時代”看齊[N];大眾科技報;2009年
8 本報通訊員 張海峰;素質教育的美好明天[N];焦作日報;2010年
9 欣華;大學推行素質教育勢在必行[N];中國改革報;2004年
10 楊武平;呼喚素質教育的春天[N];太原日報;2005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李廷海;社會文化變遷與中國民族舞蹈藝術教育創(chuàng)新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04年
2 何小忠;青少年偶像崇拜與教育[D];蘇州大學;2005年
3 魏飴;大學素質教育與教育回歸人本[D];湖南師范大學;2007年
4 代祺;我國城市青少年從眾、不從眾與反從眾消費行為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08年
5 熊華生;為了兒童的幸福與發(fā)展[D];華中師范大學;2006年
6 康廷虎;情景識別過程中的信息搜索與整合[D];天津師范大學;2009年
7 聶衍剛;青少年社會適應行為及影響因素的研究[D];華南師范大學;2005年
8 唐點權;青少年文明心理結構及其特征研究[D];西南大學;2007年
9 楊正林;人類青少年視網膜黃斑退化疾病基因的研究[D];西南大學;2009年
10 劉海燕;青少年恐懼情緒再評價調節(jié)腦機制fMRI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5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郭文姝;論當代青少年家庭素質教育走向審美人格[D];東北師范大學;2009年
2 時娜;中等美術職業(yè)學校分流施教的發(fā)展策略[D];河北師范大學;2005年
3 王倩;我國高校舞蹈課的推廣與普及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7年
4 李欣;論當代我國青少年的生命教育[D];四川師范大學;2007年
5 劉成蔭;從馬克思的異化理論看青少年網絡沉溺[D];北京郵電大學;2009年
6 郝雪;新時期加強青少年誠信教育的措施探析[D];東北師范大學;2005年
7 朱婉麗;淺析黨的三代領導核心的青少年德育思想[D];湖南師范大學;2005年
8 劉文軍;科學普及對青少年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的影響及對策思考[D];鄭州大學;2005年
9 李寒梅;大眾文化對青少年自我認同的意義[D];山東師范大學;2005年
10 岳春莉;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中自我教育的問題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69681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wdlw/6968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