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造文化傳統(tǒng):華安高山族的舞蹈實踐
發(fā)布時間:2021-05-26 18:41
20世紀90年代以來,高山族舞蹈逐漸被塑造為華安高山族的文化傳統(tǒng)。其背后透露出華安高山族、文化權(quán)威及地方政府構(gòu)成的權(quán)力關(guān)系,在政治經(jīng)濟脈絡(luò)下,促使舞蹈成為一種社會記憶被標簽化,也使高山族人對本民族文化呈現(xiàn)出多重認同感。
【文章來源】:三峽論壇(三峽文學(xué)·理論版). 2019,(06)
【文章頁數(shù)】:6 頁
【文章目錄】:
一、高山族舞蹈在華安的形成
二、塑造在地化傳統(tǒng):“一個民族需要特色文化”
(一)文化特質(zhì)的選擇
(二)典范化的展演
(三)典型的選取
三舞蹈展演背后的“本相”
(一)舞蹈展演后面的權(quán)力結(jié)構(gòu)
(二)社會記憶的形成
(三)文化主體的認同塑造
結(jié)語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認同、想象與表達:華安高山族的文化重構(gòu)[J]. 林鈺瓊,董建輝. 三峽論壇(三峽文學(xué)·理論版). 2017(05)
[2]別具一格的高山族傳統(tǒng)體育活動──刺球[J]. 石奕龍. 臺聲. 1999(09)
本文編號:3206868
【文章來源】:三峽論壇(三峽文學(xué)·理論版). 2019,(06)
【文章頁數(shù)】:6 頁
【文章目錄】:
一、高山族舞蹈在華安的形成
二、塑造在地化傳統(tǒng):“一個民族需要特色文化”
(一)文化特質(zhì)的選擇
(二)典范化的展演
(三)典型的選取
三舞蹈展演背后的“本相”
(一)舞蹈展演后面的權(quán)力結(jié)構(gòu)
(二)社會記憶的形成
(三)文化主體的認同塑造
結(jié)語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認同、想象與表達:華安高山族的文化重構(gòu)[J]. 林鈺瓊,董建輝. 三峽論壇(三峽文學(xué)·理論版). 2017(05)
[2]別具一格的高山族傳統(tǒng)體育活動──刺球[J]. 石奕龍. 臺聲. 1999(09)
本文編號:320686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wdlw/320686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