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史前舞蹈紋彩陶盆的新考釋
發(fā)布時間:2021-04-15 13:02
從仰韶文化彩陶紋樣以魚(蛙)作為主要母題,到馬家窯文化彩陶以鳥作為主要母題的發(fā)展變化,實際上是確認了其祭祀活動"對象"的變化,即反映了由漁獵為主的游牧生活——生殖崇拜為主向農(nóng)耕為主的定居生活——太陽崇拜為主的衍變。馬家窯文化彩陶以鳥紋作為主要的母題,表明了這一時期馬家窯先民的太陽崇拜信仰與祭祀活動的存在。舞蹈紋彩陶盆的發(fā)掘出土是一項偉大的發(fā)現(xiàn),它證實了馬家窯先民為農(nóng)作物的豐產(chǎn)、人類自身所作的種種努力,包括這種"寓人以鳥"的舞蹈祭祀活動,也說明了因太陽崇拜而創(chuàng)造的祭祀舞蹈——祭鳥(日)舞蹈,與馬家窯彩陶由魚紋至鳥紋衍變發(fā)展的一致性,更是與馬家窯文化時期社會經(jīng)濟衍變發(fā)展的一致性。而從魚、鳥紋的發(fā)展來看,在馬家窯祭鳥(祭日)舞蹈之前,仰韶文化時期一定存在過一種祭魚(祭生殖)的舞蹈,它是仰韶先民為生殖崇拜的人口繁衍而作的祭祀性舞蹈。彩陶盆舞蹈紋飾所呈現(xiàn)的遠古先民的舞蹈活動,是中華民族的一種文化記憶,其內(nèi)涵的祈求愿望與生存斗爭,為中華民族的一些基本傳統(tǒng)奠定了基礎(chǔ)。
【文章來源】:民族藝術(shù)研究. 2020,33(06)CSSCI
【文章頁數(shù)】:13 頁
【部分圖文】:
馬家窯彩陶盆上的舞蹈紋基本外部形態(tài)圖示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半山——馬廠文化彩陶藝術(shù)的觀念主題[J]. 倪志云. 美術(shù)研究. 1989(04)
[2]甘肅彩陶的源流[J]. 嚴文明. 文物. 1978(10)
[3]青海大通縣上孫家寨出土的舞蹈紋彩陶盆[J]. 文物. 1978(03)
本文編號:3139388
【文章來源】:民族藝術(shù)研究. 2020,33(06)CSSCI
【文章頁數(shù)】:13 頁
【部分圖文】:
馬家窯彩陶盆上的舞蹈紋基本外部形態(tài)圖示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半山——馬廠文化彩陶藝術(shù)的觀念主題[J]. 倪志云. 美術(shù)研究. 1989(04)
[2]甘肅彩陶的源流[J]. 嚴文明. 文物. 1978(10)
[3]青海大通縣上孫家寨出土的舞蹈紋彩陶盆[J]. 文物. 1978(03)
本文編號:313938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wdlw/313938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