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評論的選題藝術(shù)
本文關(guān)鍵詞:文學評論的選題藝術(shù)
更多相關(guān)文章: 文學評論 評論者 選題藝術(shù) 比較文學 創(chuàng)作心理 文學理論 紅樓夢 作家作品 論題 最佳角度
【摘要】:正 選題,就是選擇論題。它包含意識到問題和對問題進行分析研究兩個方面。評論者在廣泛的文學材料中涉獵。必然不時有靈機觸發(fā)和靈感沖動,一個個問號自然會撥動他的情思,這就是意識到了問題。意識到問題又伴之以分析思考:該問題是否值得評論?如值得評論,本人是否能勝任?如本人能勝任,應(yīng)取何種角度、用何種方法?能預(yù)期取得何種程度的成果?
【關(guān)鍵詞】: 文學評論 評論者 選題藝術(shù) 比較文學 創(chuàng)作心理 文學理論 紅樓夢 作家作品 論題 最佳角度
【正文快照】: r選題,就是選擇論題。它包含意識到問題和對問題進行分析研究兩個方面。評論者在廣泛的文學材料中涉獵。必然不時有靈機觸發(fā)和靈感沖動,一個個問號自然會撥動他的情思,.這就是意識到了問題。意識到問題又伴之以分析思考:該問題是否值得評論?如值得評論,本人是否能勝任?如本人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國盈;一條早該填平而尚未填平的鴻溝[J];魯迅研究月刊;1980年02期
2 榮太之;一些不想說而又不能不說的事——夏衍同志文章讀后[J];魯迅研究月刊;1980年03期
3 葉淑穗;一件不容歪曲的事實——對夏衍同志文章的一點意見[J];魯迅研究月刊;1980年03期
4 周姬昌;問題在于不想“忘卻”——致夏衍同志[J];魯迅研究月刊;1980年04期
5 文行;創(chuàng)作中的“非自覺性”是對思想性的更高要求[J];文藝理論研究;1980年03期
6 蔣愛虹;馬克思主義文藝學是否有一個“完整的理論體系”?[J];文藝理論研究;1980年03期
7 Γ.馬爾科夫 ,立早;關(guān)于文學評論[J];國外社會科學;1980年08期
8 張桂年;漫談文藝評論的寫作[J];江西教育學院學報;1980年01期
9 亢泰;;英國新的文學刊物和其它[J];讀書;1980年03期
10 卞之琳;;答讀者:談“新詩”形式問題的討論[J];文學評論;1980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盧佑誠;;關(guān)于古代文論研究的兩點看法[A];“新中國文學理論五十年”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1999年
2 張昌余;;神行電邁 橫絕六合——試論李白詩歌的超越之美[A];中華美學學會第五屆全國美學會議論文集[C];1999年
3 呂?;;西方人眼中的李白[A];中國李白研究(1998-1999年集)——李白與天姥國際會議論文集[C];1999年
4 王尚壽;;文藝不應(yīng)脫離人民[A];《毛澤東文藝思想研究》第一輯暨全國毛澤東文藝思想研究會第二次年會論文集[C];1981年
5 馮貴民;;毛澤東文藝思想研究論文和資料篇目索引(續(xù)完)[A];《毛澤東文藝思想研究》第四輯暨全國毛澤東文藝思想研究會1984年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1984年
6 鄧超高;;研究毛澤東文藝思想應(yīng)當采取科學的態(tài)度——析《歷史無可避諱》[A];《毛澤東文藝思想研究》第六輯暨全國毛澤東文藝思想研究會成立10周年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1990年
7 許子清;;辯證思維與文藝評論論[A];《毛澤東文藝思想研究》第十輯暨全國毛澤東文藝思想研究會第十四屆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C];1994年
8 權(quán)海帆;;論文學評論的社會人生參照[A];《毛澤東文藝思想研究》第十二輯暨全國毛澤東文藝思想研究會1998年年會論文集[C];1998年
9 劉江;;追逐庸常:文學審美的時尚化[A];《毛澤東文藝思想研究》第十四輯暨全國毛澤東文藝思想研究會論文匯編[C];2002年
10 傅德志;;湯彥承和路安民的“單系”和“多系”定義[A];中國植物學會七十周年年會論文摘要匯編(1933—2003)[C];2003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孫燕;真正的文藝批評[N];中國文化報;2000年
2 欣華;臺灣女作家席娟從書中走向讀者[N];中國質(zhì)量報;2000年
3 張炯;文學評論與價值取向[N];光明日報;2000年
4 梁小民;中美老太太的購房觀比較[N];中國經(jīng)濟時報;2000年
5 ;佳能推出全功能數(shù)碼相機[N];中國計算機報;2000年
6 黑椏;懷念是幸福的[N];山西經(jīng)濟日報;2000年
7 陳思和;文學批評與90年代文學的互動[N];文匯報;2000年
8 易木;敏銳犀利 深邃警世[N];文學報;2000年
9 楊揚;九十年代文學重估[N];文學報;2000年
10 本報記者 陸梅;九十年代文學的缺失在哪里?[N];文學報;2000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周景雷;茅盾與中國現(xiàn)代文學[D];復(fù)旦大學;2004年
2 關(guān)冰冰;日本近代文學的性質(zhì)及成立[D];東北師范大學;2004年
3 王蔚;卡夫卡在中國的譯介(1979年至今)[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4年
4 雷兵;“改行的作家”:市長李R既私巧賢睦Ь劍,
本文編號:82898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sixiangpinglunlunwen/8289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