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文學評論》征訂啟事
本文關鍵詞:《外國文學評論》征訂啟事
更多相關文章: 文學評論 外國文學研究 研究領域 文化研究 社會史研究 研究文學 中國社會科學院 歷史關系 作品研究 前沿成果
【摘要】:正《外國文學評論》是由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主辦的國家級核心刊物,旨在刊發(fā)中國學者在外國文學研究領域的前沿成果,尤其是融經(jīng)驗性與理論性于一體、在整體的歷史關系中研究文學個案的論文,以推進國內學術。本刊創(chuàng)辦于1987年,自創(chuàng)辦以來,一直是國內外國文學研究領域的頂尖刊物,常設欄目包括外國作家-作品研究、文學-文化理論研究、文學的社會史研究、文學的文化研究、中外文學-文化關系史研究、國外研究動態(tài)等。
【關鍵詞】: 文學評論 外國文學研究 研究領域 文化研究 社會史研究 研究文學 中國社會科學院 歷史關系 作品研究 前沿成果
【分類號】:+
【正文快照】: 《外國文學評論》是由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主辦的國家級核心刊物,旨在刊發(fā)中國學者在外國文學研究領域的前沿成果,尤其是融經(jīng)驗性與理論性于一體、在整體的歷史關系中研究文學個案的論文,以推進國內學術。本刊創(chuàng)辦于1987年,自創(chuàng)辦以來,一直是國內外國文學研究領域的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外國文學評論》征訂啟事[J];外國文學評論;2011年03期
2 ;《國外文學》編輯部賀信[J];外國文學研究;1983年03期
3 田曉華;;全國主要報刊外國文學研究文章索引[J];外國文學評論;2006年02期
4 李先蘭 ,劉高權;全國外國文學重要研究論文索引(1988年7—12月)[J];外國文學研究;1989年01期
5 楊新運;全國主要報刊外國文學文章目錄索引[J];國外文學;1992年01期
6 李先蘭 ,劉高權;全國外國文學重要研究論文索引[J];外國文學研究;1989年03期
7 ;全國主要報刊外國文學文章目錄索引(1988.5——8)[J];國外文學;1989年01期
8 ;征訂啟事[J];外國文學評論;2008年03期
9 田曉華;;全國主要報刊外國文學研究文章索引[J];外國文學評論;2006年01期
10 ;征訂啟事[J];外國文學評論;2010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馬曠源;;美神的微笑——讀蘇策的兩部小說集[A];云南省當代文學研究會文學評論選[C];2007年
2 楊世光;;詩心、哲心與凡心的三角建筑——序劉芝英詩集《身后的風景》[A];云南省當代文學研究會文學評論選[C];2007年
3 汪德榮;;醉翁之意不在酒——漫談徐丁善同志的詩集《時代新韻》[A];云南省當代文學研究會文學評論選[C];2007年
4 藍芒;;序兩則[A];云南省當代文學研究會文學評論選[C];2007年
5 史光柱;;回首瞥自己一眼[A];云南省當代文學研究會文學評論選[C];2007年
6 公劉;;仁者壽——致蘇策壽星翁[A];云南省當代文學研究會文學評論選[C];2007年
7 李國文;;爬和站[A];云南省當代文學研究會文學評論選[C];2007年
8 蘇策;;又見季康[A];云南省當代文學研究會文學評論選[C];2007年
9 李喬;;我在文學上的夢[A];云南省當代文學研究會文學評論選[C];2007年
10 公浦;;我寫《金沙戀》[A];云南省當代文學研究會文學評論選[C];2007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嚴蓓雯;外國文學研究界的一面旗幟[N];文藝報;2007年
2 韓耀成;“一枚銀幣的兩面”[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5年
3 胡明《文學評論》編輯部;《文學評論》的歷史使命[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
4 黃燎宇 李世琦;他的自傳比文學評論寫得好[N];文藝報;2004年
5 本報記者 包忠;我與諸位名家的交住[N];成都日報;2005年
6 常青;對“打工文學”稱謂的兩點質疑[N];中國圖書商報;2007年
7 段崇軒邋杜學文;克服精神渙散 重塑現(xiàn)實品格[N];文藝報;2007年
8 張炯;文學評論與價值取向[N];光明日報;2000年
9 何鎮(zhèn)邦;我的好鄰居[N];中華讀書報;2011年
10 ;關于當前外國文學研究的幾點思考[N];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2006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嚴夢春;河州回族腳戶文化[D];中央民族大學;2006年
2 韓瑞霞;美國傳播研究與文化研究的分野與融合[D];上海大學;2010年
3 高慧;追尋現(xiàn)代性:李歐梵文學與文化理論研究[D];北京語言大學;2009年
4 陳弘;論帕特里克·懷特小說中的性[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5 祝遠德;他者之維[D];四川大學;2005年
6 趙淳;話語實踐與文化立場[D];四川大學;2006年
7 譚惠娟;創(chuàng)新·融合·超越:拉爾夫·埃利森文學研究[D];北京語言大學;2007年
8 程鎮(zhèn)海;對全球化語境下馬克思主義文論中國化若干問題的思考[D];復旦大學;2007年
9 黃樹生;薛福成研究[D];蘇州大學;2005年
10 李天程;革命、歷史、人道與文學——孫犁論[D];山東師范大學;2009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薩日娜;阿·烏日圖那斯圖及其文學評論探析[D];內蒙古大學;2011年
2 包繼民;孟和博彥文學評論研究[D];內蒙古大學;2012年
3 蘇日嘎;策·杰爾嘎拉文學評論研究[D];內蒙古大學;2011年
4 向華江;斯圖亞特·霍爾與“文化研究”的符號學路徑探析[D];江西師范大學;2009年
5 馬瑜;當文學遭遇圖像[D];西北大學;2009年
6 潘子健;先唐禪讓文化與文學[D];廣西師范大學;2006年
7 余鑫;文化研究視角觀照下的R.施特勞斯音樂[D];南京師范大學;2005年
8 周愛群;人教版新編高中語文教材的文化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4年
9 謝龍新;文化批評的三種模式[D];華中師范大學;2006年
10 莊緒成;差異與融合[D];山東師范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73467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sixiangpinglunlunwen/7346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