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現(xiàn)當代文學評論及其提升方法探討
本文關鍵詞:關于現(xiàn)當代文學評論及其提升方法探討,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文學評論可褒可貶,無論何種形式的文學評論都是對文學作品的一種宣傳。文學評論的寫作也是一門藝術,好的文學評論能夠使文學作品得到升華。現(xiàn)當代文學評論存在著一定的難題,如何寫好文學評論是本研究的主要課題,本文從文學評論的意義出發(fā),通過闡述現(xiàn)當代文學評論出現(xiàn)的問題,簡述文學評論的提升方法。
【作者單位】: 黑龍江職業(yè)學院;
【關鍵詞】: 文學評論 意義 寫作方法
【分類號】:I06
【正文快照】: 文學評論是作者對所讀文學作品的一種文學感悟,是一種美學感知行為。文學評論既可以是對作品的積極的贊許,也可以是對作品的質疑,又可以僅僅只是對作品的欣賞表達。如何表達對文學作品的感受完全體現(xiàn)在文學評論的寫作水平上,文學寫作要求有創(chuàng)造性的審美思維。1.文學評論的意義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柴瑜;;文學評論寫作漫談[J];綏化學院學報;2009年04期
2 費巍;;文學評論寫作的意義及提升方法淺談[J];文學界(理論版);2013年01期
3 李林榮;;文學評論的惶惑和擔當[J];粵海風;2009年06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羅美玲;;輸出型練習法在英美文學教學中的應用——以文學評論寫作為例[J];桂林航天工業(yè)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1年03期
2 鄒積艷;;文學作品的欣賞與評析方法探究[J];昆明冶金高等?茖W校學報;2013年02期
3 任麗娟;霍蓉光;;文學評論寫作的意義及提升方法淺談[J];芒種;2013年23期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袁珍琴;;談文學評論的寫作[J];重慶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2期
2 宋琪;;從文學評論的寫作與指導談作文教改[J];科技信息(科學教研);2007年25期
3 覃可霖;張建敏;;試論文學評論寫作的思維特點——寫作思維理論探索之四[J];廣西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04期
4 高素英;;“評論寫作”雜談[J];泰安教育學院學報岱宗學刊;2006年04期
5 賈泓;;如何指導學生的文學評論寫作[J];語文教學與研究;2006年31期
6 石萬鵬;文學批評的文體寫作[J];揚州教育學院學報;2001年02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歐陽文風;王靜;;傳媒介入文學批評的是與非[J];湖南社會科學;2009年05期
2 振甫;;“宗經(jīng)”(“文心雕龍”選譯)[J];新聞戰(zhàn)線;1961年05期
3 李延林;;語言、文學、文化的互為載體關系與“比較文學”研究[J];甘肅聯(lián)合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6期
4 黃稼輝;;論殘雪接受與超越卡夫卡的意義[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09年06期
5 朱傳梅;;禮樂對漢代詩歌的規(guī)范及意義[J];社科縱橫(新理論版);2009年02期
6 余丹;;意義的迷失與追尋——《小世界》的后現(xiàn)代主題分析[J];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學報;2008年04期
7 蔣敏;;創(chuàng)設有“意義”的英語教學任務[J];快樂閱讀;2011年22期
8 李正心;人參、大黃與文學評論[J];當代文壇;1983年11期
9 曉丹;;今生亦護玉精神[J];讀書;1984年11期
10 劉再復;;近年來我國文學評論界的三次變革熱潮[J];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1987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金玲玲;;步下“神壇”的文學——淺論“身體寫作”與未來文學走向[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8年年會論文集[C];2008年
2 王敏;孫寶忠;;我國犢牛肉產(chǎn)業(yè)發(fā)展優(yōu)勢與意義探析[A];首屆中國牛業(yè)發(fā)展大會論文集[C];2006年
3 劉松年;周向陽;張?zhí)?楊小青;;試論學術交流的本質特點及其意義[A];第六屆中國科學家論壇論文匯編[C];2007年
4 朱嘉瓏;;俄語顏色詞意義淺析[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9年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5 劉剛;;淺談高等院校實驗室節(jié)能減排[A];經(jīng)濟發(fā)展方式轉變與自主創(chuàng)新——第十二屆中國科學技術協(xié)會年會(第一卷)[C];2010年
6 吳力科;;淺談推進社會主義新農(nóng)村建設的深遠意義[A];湖南建設社會主義新農(nóng)村論壇優(yōu)秀論文集[C];2006年
7 李忠祥;;冶金行業(yè)實施職業(yè)安全健康管理體系績效影響評估分析[A];中國職業(yè)安全健康協(xié)會2005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5年
8 劉麗君;;建設先進行政文化 推動和諧社會構建[A];湖北省行政管理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C];2007年
9 李湘蘭;;朝藥的用藥特點來源及研究的意義[A];東北三省及內蒙古地區(qū)遺傳學研究進展學術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9年
10 郭祥冰;;厲行節(jié)能 至關重要——為建設海峽西岸經(jīng)濟區(qū)獻策[A];福建省科協(xié)第四屆學術年會能源與經(jīng)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黃燎宇 李世琦;他的自傳比文學評論寫得好[N];文藝報;2004年
2 本報記者 包忠;我與諸位名家的交住[N];成都日報;2005年
3 常青;對“打工文學”稱謂的兩點質疑[N];中國圖書商報;2007年
4 段崇軒邋杜學文;克服精神渙散 重塑現(xiàn)實品格[N];文藝報;2007年
5 胡明《文學評論》編輯部;《文學評論》的歷史使命[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
6 張炯;文學評論與價值取向[N];光明日報;2000年
7 嚴蓓雯;外國文學研究界的一面旗幟[N];文藝報;2007年
8 何鎮(zhèn)邦;我的好鄰居[N];中華讀書報;2011年
9 FN記者 唐小惠;當代文學需要“補鈣”[N];金融時報;2006年
10 曲倩影;每次來昌都有新感觸[N];南昌日報;2008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付巖志;《聊齋志異》詮釋史論[D];山東大學;2007年
2 郭素媛;《三國演義》詮釋史論[D];山東大學;2009年
3 雒洪志;基質溶解因子(MMP-7)在人直腸癌中的表達及其臨床意義[D];四川大學;2007年
4 諶來業(yè);五權憲法之考試權研究[D];武漢大學;2007年
5 李海平;論意義的語境基礎[D];吉林大學;2005年
6 朱曄;翻譯的模糊性特點[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9年
7 張偉;藝術精神的本體論闡釋[D];吉林大學;2002年
8 黃樹生;薛福成研究[D];蘇州大學;2005年
9 李天程;革命、歷史、人道與文學——孫犁論[D];山東師范大學;2009年
10 宋志強;殘疾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09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朱衛(wèi)芳;論《廊橋遺夢》的重復藝術[D];河北師范大學;2009年
2 王鳳梅;智慧之花[D];貴州師范大學;2005年
3 范穎;社會文化的網(wǎng)絡解構及其意義[D];吉林大學;2005年
4 魏曉紅;論中國新安全觀的確立及意義[D];山東師范大學;2005年
5 孔亞明;歧義之系統(tǒng)功能語言學研究[D];蘇州大學;2005年
6 韓婷;從《左傳》與《東周列國志》的詞語對比中看詞義突顯[D];蘭州大學;2006年
7 鄧裕芬;中等職業(yè)學校德育網(wǎng)絡建設初探[D];江西師范大學;2006年
8 盧丹鳳;古羅馬飲宴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9年
9 楊新平;唐代詩體理論的文體學意義[D];西北師范大學;2005年
10 曲富有;中國大學先進文化發(fā)展方向及其構建途徑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5年
本文關鍵詞:關于現(xiàn)當代文學評論及其提升方法探討,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35163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sixiangpinglunlunwen/3516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