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震亨與李漁造園思想比較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8-28 21:15
文震亨與李漁是明末清初對園林進行全面思考、具有獨特見地的造園理念家和實踐家。論文運用比較的方法,對二者的小說、戲曲理論、詩詞,尤其是對他們的作品《長物志》和《閑情偶寄》進行了深入挖掘,探索他們造園的手法、意圖及其文化根源,求其相同之處、辨析相異之處,以擴展對明末清初時期造園思想的研究和思考。論文從社會背景和生平、造園元素、造園手法、園居理念、造園審美與意境、當代影響六個方面對文震亨與李漁的造園思想展開探索比較。研究表明,一方面,文震亨與李漁揭示了中國園林與繪畫、文學等藝術(shù)門類的共同審美規(guī)律,表現(xiàn)了文人造園的思想性,二者在造園時都注重師法自然、隨物置象、均衡布局,營造了適于集會交往和游觀養(yǎng)生的園林空間。另一方面,文震亨與李漁的造園思想因生活經(jīng)歷、階級地位和審美理想的不同而具有差異。文氏關(guān)注園林細節(jié)和品格,重點羅列了建造園林的諸多因素,在造園過程中重文學性和精神性,李氏則較多的剖析了造園的諸多手法,體現(xiàn)出了強烈的理性主義,偏向?qū)嵱门c創(chuàng)新。二者造園思想的差異真實反映了明末清初時期園林風貌的豐富性,為研究當時園林風格差異的深層緣由提供了準確依據(jù)。總結(jié)文震亨與李漁造園思想的相同點可以發(fā)現(xiàn),二者的...
【文章來源】:蘇州大學江蘇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95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圖2-4縱橫格?
圖2-5欹斜格?
圖2-6屈曲體??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晚明蘇州文震亨香草垞示意平面復(fù)原研究[J]. 云嘉燕. 園林. 2019(12)
[2]眼前有景 江南園林的視景營造[J]. 童明. 時代建筑. 2016(05)
[3]李漁層園考索[J]. 王麗嫻. 中國園林. 2016(05)
[4]《閑情偶寄》蘊含的思想對風景園林實踐的啟示[J]. 吳沁甜,金荷仙,周敏麗. 華中建筑. 2014(11)
[5]論清初貳臣和遺民交往背后的士人心態(tài)[J]. 白一瑾. 南開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1(03)
[6]論李漁的園林美學思想[J]. 杜書瀛. 陜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0(02)
[7]關(guān)于中國傳統(tǒng)園林文化認知與傳承的幾點思考[J]. 楊濱章. 中國園林. 2009(11)
[8]長物之鏡——文震亨《長物志》設(shè)計思想解讀[J]. 李硯祖. 南京藝術(shù)學院學報(美術(shù)與設(shè)計版). 2009(05)
[9]一卷代山,一勺代水——談李漁與《閑情偶寄·居室部》[J]. 史文娟. 華中建筑. 2008(10)
[10]設(shè)計的智慧——中國古代設(shè)計思想史論綱[J]. 李硯祖. 南京藝術(shù)學院學報(美術(shù)與設(shè)計版). 2008(04)
博士論文
[1]李漁造物思想研究[D]. 陳建新.武漢理工大學 2010
[2]清初江南遺民生存境況研究[D]. 吳增禮.湖南大學 2010
碩士論文
[1]《閑情偶寄》設(shè)計思想研究[D]. 董璐.武漢理工大學 2010
[2]李漁與明清時期環(huán)境審美思想研究[D]. 張乾坤.山東大學 2008
本文編號:3369261
【文章來源】:蘇州大學江蘇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95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圖2-4縱橫格?
圖2-5欹斜格?
圖2-6屈曲體??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晚明蘇州文震亨香草垞示意平面復(fù)原研究[J]. 云嘉燕. 園林. 2019(12)
[2]眼前有景 江南園林的視景營造[J]. 童明. 時代建筑. 2016(05)
[3]李漁層園考索[J]. 王麗嫻. 中國園林. 2016(05)
[4]《閑情偶寄》蘊含的思想對風景園林實踐的啟示[J]. 吳沁甜,金荷仙,周敏麗. 華中建筑. 2014(11)
[5]論清初貳臣和遺民交往背后的士人心態(tài)[J]. 白一瑾. 南開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1(03)
[6]論李漁的園林美學思想[J]. 杜書瀛. 陜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0(02)
[7]關(guān)于中國傳統(tǒng)園林文化認知與傳承的幾點思考[J]. 楊濱章. 中國園林. 2009(11)
[8]長物之鏡——文震亨《長物志》設(shè)計思想解讀[J]. 李硯祖. 南京藝術(shù)學院學報(美術(shù)與設(shè)計版). 2009(05)
[9]一卷代山,一勺代水——談李漁與《閑情偶寄·居室部》[J]. 史文娟. 華中建筑. 2008(10)
[10]設(shè)計的智慧——中國古代設(shè)計思想史論綱[J]. 李硯祖. 南京藝術(shù)學院學報(美術(shù)與設(shè)計版). 2008(04)
博士論文
[1]李漁造物思想研究[D]. 陳建新.武漢理工大學 2010
[2]清初江南遺民生存境況研究[D]. 吳增禮.湖南大學 2010
碩士論文
[1]《閑情偶寄》設(shè)計思想研究[D]. 董璐.武漢理工大學 2010
[2]李漁與明清時期環(huán)境審美思想研究[D]. 張乾坤.山東大學 2008
本文編號:336926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sixiangpinglunlunwen/336926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