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寧德育觀及其對新時代思想道德建設的啟示
發(fā)布時間:2021-07-29 09:16
思想道德建設是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基礎方面與核心構(gòu)成,黨的十九大明確要求加強思想道德建設,提高人民道德水準。思想道德建設是解決當下社會發(fā)展中各種道德問題的必由之路,是促進社會經(jīng)濟持續(xù)健康發(fā)展的必然選擇,是增強民族文化自信的應有之義。列寧在領導無產(chǎn)階級革命以及社會主義建設的實踐中,高度重視道德教育的問題,在繼承和發(fā)展馬克思、恩格斯在道德教育方面的相關思想的基礎上,創(chuàng)造性地形成了系統(tǒng)的道德教育理論,在指導俄國道德建設的過程中取得了顯著的效果。當今的中國與俄國在社會主義建設方面有著相似的基本國情,列寧德育觀在新時代背景下仍有著重要理論意義和現(xiàn)實意義。本文主要運用文獻研究法、歷史與邏輯相統(tǒng)一的研究方法、系統(tǒng)分析法等研究方法,總結(jié)梳理列寧德育觀產(chǎn)生的時代背景、理論淵源以及主要內(nèi)容,并立足于列寧德育觀的主要內(nèi)容,深入挖掘其對于新時代中國思想道德建設的現(xiàn)實啟示。除引言與結(jié)語之外,正文主要從三個部分展開論述:第一部分主要闡述列寧德育觀產(chǎn)生的時代背景及理論淵源。結(jié)合俄國十月革命前后的經(jīng)濟、政治、文化環(huán)境,從馬克思恩格斯關于道德、青年、理論灌輸、實踐教育等有關思想中,探尋列寧德育觀產(chǎn)生的時代背景與理論淵源。...
【文章來源】:遼寧師范大學遼寧省
【文章頁數(shù)】:60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選題背景與意義
(二)國內(nèi)外研究現(xiàn)狀
1.國外研究現(xiàn)狀
2.國內(nèi)研究現(xiàn)狀
(三)研究方法
1.文獻研究法
2.歷史與邏輯相統(tǒng)一的研究方法
3.系統(tǒng)分析法
(四)創(chuàng)新與不足之處
一、列寧德育觀產(chǎn)生的時代背景及理論淵源
(一)列寧德育觀產(chǎn)生的時代背景
1.經(jīng)濟背景
2.政治背景
3.文化背景
(二)列寧德育觀的理論淵源
1.馬克思恩格斯道德觀
2.馬克思恩格斯青年觀
3.馬克思恩格斯理論灌輸觀
4.馬克思恩格斯實踐教育觀
二、列寧德育觀的主要內(nèi)容
(一)共產(chǎn)主義道德是德育基本目標
1.共產(chǎn)主義道德的基本要義
2.共產(chǎn)主義道德的基本要求
(二)青年是德育重點對象
1.高度重視青年在革命和建設中的重要作用
2.著重培養(yǎng)青年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3.教育青年批判地吸收文化遺產(chǎn)
(三)理論灌輸是德育重要方法
1.注重灌輸與自我教育相結(jié)合的教育方法
2.運用榜樣效應激勵引導群眾
3.重視報刊的宣傳教育作用
(四)實踐教育是德育主要途徑
1.實踐教育在德育中的重要作用
2.提倡道德實踐聯(lián)系生產(chǎn)活動
3.提倡道德實踐聯(lián)系生活實際
三、列寧德育觀對新時代思想道德建設的啟示
(一)深入開展理想信念教育
1.堅持馬克思主義信仰
2.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3.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四個自信”
(二)重視當代青年道德教育
1.重視當代青年的特點與社會作用
2.全面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
3.發(fā)揮傳統(tǒng)美德對青年道德觀念的滋養(yǎng)作用
(三)注重德育工作方法運用
1.堅持理論灌輸?shù)幕A性作用
2.加強道德模范的旗幟性作用
3.發(fā)揮媒體宣傳的導向性作用
(四)強化道德實踐教育環(huán)節(jié)
1.增強道德實踐意識
2.優(yōu)化道德實踐環(huán)境
3.拓寬道德實踐渠道
結(jié)語
參考文獻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新時代如何做好思想政治工作[J]. 邵子華. 黨建. 2018(12)
[2]列寧的青年德育思想“五論”及其當代昭示[J]. 龍獻忠,唐征勛. 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8(04)
[3]習近平德治思想與新時代干部道德教育簡論[J]. 龔雄亭,龔平. 思想理論教育導刊. 2018(07)
[4]回歸與啟迪:馬克思道德觀的當代意蘊——以道德教育為視角[J]. 張婧. 牡丹江大學學報. 2018(07)
[5]習近平立德樹人思想的理論淵源與精神實質(zhì)[J]. 戚如強. 馬克思主義研究. 2018(07)
[6]加強思想道德建設 培育新時代公民[J]. 馮富帥. 人民論壇. 2018(17)
[7]習近平治國理政的倫理思想[J]. 周中之,高屾. 馬克思主義研究. 2018(05)
[8]列寧《青年團的任務》中的青年教育思想及當代啟示[J]. 孫亞芳. 理論建設. 2018(02)
[9]習近平德育思想探究[J]. 李楊,李康平. 思想理論教育導刊. 2018(04)
[10]“立德樹人”的內(nèi)涵:一種人學的解讀[J]. 謝曉娟,張召鵬. 遼寧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8(02)
博士論文
[1]十八大以來我國社會主義道德建設思想研究[D]. 田訓龍.北京交通大學 2017
[2]列寧思想政治教育理論體系研究[D]. 徐斌.蘇州大學 2017
[3]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大學生思想道德建設研究[D]. 詹麗萍.東北師范大學 2016
[4]道德榜樣論[D]. 孫泊.蘇州大學 2016
[5]新時期中國共產(chǎn)黨道德教育的演進、經(jīng)驗和改革研究[D]. 祝葉飛.上海師范大學 2015
[6]列寧政治倫理思想研究[D]. 蘇玲.湖南師范大學 2012
碩士論文
[1]列寧社會主義意識形態(tài)教育思想及當代價值研究[D]. 白乾景.西南大學 2018
[2]習近平關于豐富當代中國人精神生活的思想研究[D]. 王英.華中師范大學 2018
[3]馬克思的道德觀及其當代價值研究[D]. 林,.遼寧大學 2017
[4]我國公民道德建設及其路徑研究[D]. 江舒.南京師范大學 2015
[5]列寧共產(chǎn)主義道德教育理論及其當代價值[D]. 張佳慧.東北農(nóng)業(yè)大學 2014
本文編號:3309057
【文章來源】:遼寧師范大學遼寧省
【文章頁數(shù)】:60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選題背景與意義
(二)國內(nèi)外研究現(xiàn)狀
1.國外研究現(xiàn)狀
2.國內(nèi)研究現(xiàn)狀
(三)研究方法
1.文獻研究法
2.歷史與邏輯相統(tǒng)一的研究方法
3.系統(tǒng)分析法
(四)創(chuàng)新與不足之處
一、列寧德育觀產(chǎn)生的時代背景及理論淵源
(一)列寧德育觀產(chǎn)生的時代背景
1.經(jīng)濟背景
2.政治背景
3.文化背景
(二)列寧德育觀的理論淵源
1.馬克思恩格斯道德觀
2.馬克思恩格斯青年觀
3.馬克思恩格斯理論灌輸觀
4.馬克思恩格斯實踐教育觀
二、列寧德育觀的主要內(nèi)容
(一)共產(chǎn)主義道德是德育基本目標
1.共產(chǎn)主義道德的基本要義
2.共產(chǎn)主義道德的基本要求
(二)青年是德育重點對象
1.高度重視青年在革命和建設中的重要作用
2.著重培養(yǎng)青年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3.教育青年批判地吸收文化遺產(chǎn)
(三)理論灌輸是德育重要方法
1.注重灌輸與自我教育相結(jié)合的教育方法
2.運用榜樣效應激勵引導群眾
3.重視報刊的宣傳教育作用
(四)實踐教育是德育主要途徑
1.實踐教育在德育中的重要作用
2.提倡道德實踐聯(lián)系生產(chǎn)活動
3.提倡道德實踐聯(lián)系生活實際
三、列寧德育觀對新時代思想道德建設的啟示
(一)深入開展理想信念教育
1.堅持馬克思主義信仰
2.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3.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四個自信”
(二)重視當代青年道德教育
1.重視當代青年的特點與社會作用
2.全面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
3.發(fā)揮傳統(tǒng)美德對青年道德觀念的滋養(yǎng)作用
(三)注重德育工作方法運用
1.堅持理論灌輸?shù)幕A性作用
2.加強道德模范的旗幟性作用
3.發(fā)揮媒體宣傳的導向性作用
(四)強化道德實踐教育環(huán)節(jié)
1.增強道德實踐意識
2.優(yōu)化道德實踐環(huán)境
3.拓寬道德實踐渠道
結(jié)語
參考文獻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新時代如何做好思想政治工作[J]. 邵子華. 黨建. 2018(12)
[2]列寧的青年德育思想“五論”及其當代昭示[J]. 龍獻忠,唐征勛. 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8(04)
[3]習近平德治思想與新時代干部道德教育簡論[J]. 龔雄亭,龔平. 思想理論教育導刊. 2018(07)
[4]回歸與啟迪:馬克思道德觀的當代意蘊——以道德教育為視角[J]. 張婧. 牡丹江大學學報. 2018(07)
[5]習近平立德樹人思想的理論淵源與精神實質(zhì)[J]. 戚如強. 馬克思主義研究. 2018(07)
[6]加強思想道德建設 培育新時代公民[J]. 馮富帥. 人民論壇. 2018(17)
[7]習近平治國理政的倫理思想[J]. 周中之,高屾. 馬克思主義研究. 2018(05)
[8]列寧《青年團的任務》中的青年教育思想及當代啟示[J]. 孫亞芳. 理論建設. 2018(02)
[9]習近平德育思想探究[J]. 李楊,李康平. 思想理論教育導刊. 2018(04)
[10]“立德樹人”的內(nèi)涵:一種人學的解讀[J]. 謝曉娟,張召鵬. 遼寧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8(02)
博士論文
[1]十八大以來我國社會主義道德建設思想研究[D]. 田訓龍.北京交通大學 2017
[2]列寧思想政治教育理論體系研究[D]. 徐斌.蘇州大學 2017
[3]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大學生思想道德建設研究[D]. 詹麗萍.東北師范大學 2016
[4]道德榜樣論[D]. 孫泊.蘇州大學 2016
[5]新時期中國共產(chǎn)黨道德教育的演進、經(jīng)驗和改革研究[D]. 祝葉飛.上海師范大學 2015
[6]列寧政治倫理思想研究[D]. 蘇玲.湖南師范大學 2012
碩士論文
[1]列寧社會主義意識形態(tài)教育思想及當代價值研究[D]. 白乾景.西南大學 2018
[2]習近平關于豐富當代中國人精神生活的思想研究[D]. 王英.華中師范大學 2018
[3]馬克思的道德觀及其當代價值研究[D]. 林,.遼寧大學 2017
[4]我國公民道德建設及其路徑研究[D]. 江舒.南京師范大學 2015
[5]列寧共產(chǎn)主義道德教育理論及其當代價值[D]. 張佳慧.東北農(nóng)業(yè)大學 2014
本文編號:330905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sixiangpinglunlunwen/330905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