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近五年古典園林美學思想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6-24 11:35
近年來中國古典園林美學思想研究不斷深入,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其根源探討、內容詮釋、影響分析三方面。研究成果較為顯著,但在民族地域園林藝術、審美心理學等方面尚有研究空間。
【文章來源】:南方園藝. 2018,29(03)
【文章頁數(shù)】:4 頁
【文章目錄】:
1 對中國古典園林美學思想根源的探討
1.1 對中國古典園林美學思想發(fā)展相關領域的探討
1.2 對中國古典園林美學思想自身意義的探討
2 對中國古典園林美學思想的內容進行詮釋
2.1 中國古典園林意象美
2.2 中國古典園林具象美
3 對中國古典園林美學思想的影響進行分析
3.1 就中國古典園林美學思想在現(xiàn)代園林中的運用進行分析
3.2 從中國古典園林美學思想中探索現(xiàn)代園林發(fā)展之路
4 研究展望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俗則屏之,嘉則收之”:論中國傳統(tǒng)園林的聲音美營造智慧[J]. 袁曉梅. 中國園林. 2017(07)
[2]以園品畫,以畫味園——淺析中國文人園林與山水畫的關系[J]. 李超,欒恒. 青島理工大學學報. 2017(02)
[3]蘇州古典園林色彩元素的采集與數(shù)據(jù)化分析[J]. 劉毅娟,劉曉明,袁琨. 中國園林. 2016(06)
[4]唐詩對宋代園林空間藝術建構的影響——以宋代園記散文為考察中心[J]. 李小奇. 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6(04)
[5]傳承文人情趣,彰顯當代精神——探索當代文人園之路[J]. 陳躍中. 中國園林. 2016(04)
[6]中國古典園林中的意境美[J]. 任麗穎. 綠色科技. 2015(12)
[7]追尋·探索·嬗變·拓展——融合中國園林空間特質的地域建筑發(fā)展軌跡研究[J]. 孔俊婷,趙廣宇. 中國園林. 2015(12)
[8]折疊在傳統(tǒng)園林里的現(xiàn)代性——以北京2013年園博會設計師廣場獲獎作品“步移景異”為例[J]. 翟俊. 中國園林. 2014(12)
[9]植物造景意境與美學移情[J]. 丁彥芬,張利,賀功振. 園林. 2014(11)
[10]園曲同構詩情畫意——補園造園藝術研究[J]. 康紅濤,劉良杰,陳立德. 中國園林. 2014(08)
本文編號:3247020
【文章來源】:南方園藝. 2018,29(03)
【文章頁數(shù)】:4 頁
【文章目錄】:
1 對中國古典園林美學思想根源的探討
1.1 對中國古典園林美學思想發(fā)展相關領域的探討
1.2 對中國古典園林美學思想自身意義的探討
2 對中國古典園林美學思想的內容進行詮釋
2.1 中國古典園林意象美
2.2 中國古典園林具象美
3 對中國古典園林美學思想的影響進行分析
3.1 就中國古典園林美學思想在現(xiàn)代園林中的運用進行分析
3.2 從中國古典園林美學思想中探索現(xiàn)代園林發(fā)展之路
4 研究展望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俗則屏之,嘉則收之”:論中國傳統(tǒng)園林的聲音美營造智慧[J]. 袁曉梅. 中國園林. 2017(07)
[2]以園品畫,以畫味園——淺析中國文人園林與山水畫的關系[J]. 李超,欒恒. 青島理工大學學報. 2017(02)
[3]蘇州古典園林色彩元素的采集與數(shù)據(jù)化分析[J]. 劉毅娟,劉曉明,袁琨. 中國園林. 2016(06)
[4]唐詩對宋代園林空間藝術建構的影響——以宋代園記散文為考察中心[J]. 李小奇. 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6(04)
[5]傳承文人情趣,彰顯當代精神——探索當代文人園之路[J]. 陳躍中. 中國園林. 2016(04)
[6]中國古典園林中的意境美[J]. 任麗穎. 綠色科技. 2015(12)
[7]追尋·探索·嬗變·拓展——融合中國園林空間特質的地域建筑發(fā)展軌跡研究[J]. 孔俊婷,趙廣宇. 中國園林. 2015(12)
[8]折疊在傳統(tǒng)園林里的現(xiàn)代性——以北京2013年園博會設計師廣場獲獎作品“步移景異”為例[J]. 翟俊. 中國園林. 2014(12)
[9]植物造景意境與美學移情[J]. 丁彥芬,張利,賀功振. 園林. 2014(11)
[10]園曲同構詩情畫意——補園造園藝術研究[J]. 康紅濤,劉良杰,陳立德. 中國園林. 2014(08)
本文編號:324702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sixiangpinglunlunwen/324702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