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白也藝術及其思想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3-16 08:03
自鴉片戰(zhàn)爭打開中國的國門后,中國傳統(tǒng)文化受到外來文化的沖擊并發(fā)生著史無前例的變革。西洋傳教士入華,將西方藝術帶入中國,而中國最早的一批留學藝術生,他們則是將中國藝術帶出去,把西方藝術帶回來,這些中西方貿(mào)易與經(jīng)濟、藝術與文化之間的往來對今后中國藝術產(chǎn)生深遠的影響。滕白也作為20世紀上半葉最早一批赴美的藝術留學生,他在中西藝術的交流中扮演了一名使者的角色,而他優(yōu)秀的藝術作品和藝術思想都對中、西方各國現(xiàn)代藝術的發(fā)展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可惜時至今日,這樣一位學識與技藝俱佳的藝術家,在中國藝術界鮮有提及。像滕白也這樣優(yōu)秀的藝術家在20世紀中國畫史中被后世遺忘并不是個例,但滕白也的藝術經(jīng)歷和其造詣是思考中、西現(xiàn)代藝術如何在社會轉型背景下發(fā)展的典型案例。筆者試圖通過僅限的史料、文獻記載和從社會學角度去重構滕白也的一生,包括他在海外留學的藝術經(jīng)歷和回國后發(fā)生的藝術事件等;并根據(jù)圖像學、比較方法等對其指畫、雕塑等藝術作品進行解讀;在中、西藝術雙向交互的教育培養(yǎng)下,滕白也對藝術的思考也凸顯了不同于本土傳統(tǒng)藝術家和其他留法、留學日本等藝術家的思考視角,且產(chǎn)生了與“新文化運動”影響下的“美術革命”論爭,如“革王...
【文章來源】:江蘇大學江蘇省
【文章頁數(shù)】:120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滕白也赴美海關證明清單1924年9月24日,滕白也乘坐“東方海軍上將號客輪杰克遜總統(tǒng)”駛入美國
928年《西雅圖日報》刊登滕?
匹茲堡大學習知大教堂的中國教室(Ch二eseNatlona1Room)內景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跨文化對話與藝術創(chuàng)新——滕白也與馬克·托比[J]. 大衛(wèi)·克拉克,趙成清. 藝術生活-福州大學廈門工藝美術學院學報. 2016(02)
[2]即興與紀事——高其佩和他的指畫雜畫冊[J]. 房學惠. 中華書畫家. 2015(07)
[3]羅尗子的指畫藝術[J]. 朱光耀. 大舞臺. 2013(12)
[4]近現(xiàn)代美術留學生與中國現(xiàn)代雕塑的興起[J]. 彭飛. 雕塑. 2011(06)
[5]轉義和建樹:中美藝術交互影響的若干個案[J]. 丁寧. 美術. 2010(10)
[6]“全球化”視野中的中國雕塑發(fā)展[J]. 王文娟. 人文雜志. 2010(05)
[7]潘天壽談指畫[J]. 潘天壽. 老年教育(書畫藝術). 2010(02)
[8]“雕塑”概念的淵源、流變和“雕塑家”的出現(xiàn)[J]. 劉禮賓. 雕塑. 2008(04)
[9]民國時期留學美國的雕塑家 滕白也[J]. 劉禮賓. 雕塑. 2008(02)
[10]關于萬青力研究中國近現(xiàn)代繪畫史的“三原則”[J]. 曹慶暉. 美術觀察. 2000(02)
博士論文
[1]中國指畫:源流、個案與比較研究[D]. 文蔚.中國藝術研究院 2017
碩士論文
[1]移動的中心[D]. 胡經(jīng)緯.中央美術學院 2017
本文編號:3085706
【文章來源】:江蘇大學江蘇省
【文章頁數(shù)】:120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滕白也赴美海關證明清單1924年9月24日,滕白也乘坐“東方海軍上將號客輪杰克遜總統(tǒng)”駛入美國
928年《西雅圖日報》刊登滕?
匹茲堡大學習知大教堂的中國教室(Ch二eseNatlona1Room)內景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跨文化對話與藝術創(chuàng)新——滕白也與馬克·托比[J]. 大衛(wèi)·克拉克,趙成清. 藝術生活-福州大學廈門工藝美術學院學報. 2016(02)
[2]即興與紀事——高其佩和他的指畫雜畫冊[J]. 房學惠. 中華書畫家. 2015(07)
[3]羅尗子的指畫藝術[J]. 朱光耀. 大舞臺. 2013(12)
[4]近現(xiàn)代美術留學生與中國現(xiàn)代雕塑的興起[J]. 彭飛. 雕塑. 2011(06)
[5]轉義和建樹:中美藝術交互影響的若干個案[J]. 丁寧. 美術. 2010(10)
[6]“全球化”視野中的中國雕塑發(fā)展[J]. 王文娟. 人文雜志. 2010(05)
[7]潘天壽談指畫[J]. 潘天壽. 老年教育(書畫藝術). 2010(02)
[8]“雕塑”概念的淵源、流變和“雕塑家”的出現(xiàn)[J]. 劉禮賓. 雕塑. 2008(04)
[9]民國時期留學美國的雕塑家 滕白也[J]. 劉禮賓. 雕塑. 2008(02)
[10]關于萬青力研究中國近現(xiàn)代繪畫史的“三原則”[J]. 曹慶暉. 美術觀察. 2000(02)
博士論文
[1]中國指畫:源流、個案與比較研究[D]. 文蔚.中國藝術研究院 2017
碩士論文
[1]移動的中心[D]. 胡經(jīng)緯.中央美術學院 2017
本文編號:308570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sixiangpinglunlunwen/308570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