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文藝論文 > 書法論文 >

王鐸書法與碑派書風比較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10-04 22:24

  本文關鍵詞:王鐸書法與碑派書風比較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王鐸書法 碑派書風 比較研究 一致性


【摘要】:王鐸是晚明至清初成就頗為突出的一代名家,他將魏晉及唐宋書法與《淳化閣帖》‘完美結合,在運筆、結字、通篇布局、墨色應用等方面大膽革新,創(chuàng)造出了極具傳統(tǒng)與浪漫寫意精神,同時又能解決大幅作品耐看問題的一代新風。只是在清初,這種新風受到人為的壓制,一度沉寂。在多方因素綜合作用下,清代中晚期碑派書風崛起。近世以來,王鐸與碑學既是書法取法的兩大策源地,也是理論研究者的兩個重要關注點。然無論是書法學習者還是理論研究者,大都是將二者當作兩種不同的審美類型來區(qū)別對待。實際上,無論是時代書風的叛逆性、大幅作品的創(chuàng)新性、書學思想,還是書法形質(zhì)構成本體等方面,二者存在諸多的同一性,之所以碑學能夠崛起并取代王鐸書風成為時代大潮,主要也即根源于二者在形質(zhì)構成方面的這種一致性。
【關鍵詞】:王鐸書法 碑派書風 比較研究 一致性
【學位授予單位】:山東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3
【分類號】:J292.1
【目錄】:
  • 中文提要5-6
  • ABSTRACT6-7
  • 前言7-9
  • 第一章 明末清初的王鐸新風9-15
  • 第一節(jié) 從臺閣體到吳門書派、云間書派——明代早、中期的時代9-11
  • 第二節(jié) 明代晚期的書壇現(xiàn)狀——晚明四家11-13
  • 第三節(jié) 明末清初的王鐸新風13-15
  • 第二章 清代的碑學書風15-20
  • 第一節(jié) 復興篆隸下的碑學萌芽——清初書壇現(xiàn)狀15-16
  • 第二節(jié) 清乾嘉之后碑學的興盛16-19
  • 第三節(jié) 碑學的成就19-20
  • 第三章 王鐸書法與碑學書風之比較20-30
  • 第一節(jié) 對時代書風的叛逆性20-23
  • 一、趙董書風影響下的清初帖學書風20-21
  • 二、王鐸對清初趙董一系帖學書風的反叛21-22
  • 三、碑學對趙董一系帖學書風的反叛22-23
  • 第二節(jié) 大幅作品的創(chuàng)新性23-27
  • 一、社會思想文化對大幅作品的需求23-24
  • 二、王鐸對大幅作品的突破24-25
  • 三、碑學書風對大幅作品的突破性25-27
  • 第三節(jié) 書學思想方面的統(tǒng)一性27-30
  • 一、王鐸書學思想28-29
  • 二、碑派的書學思想29-30
  • 第四章 王鐸書法與碑學書風在書法形質(zhì)構成方面的統(tǒng)一性30-35
  • 結語35-36
  • 參考文獻36-38
  • 致謝38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鄭春元;《聊齋志異》描摹藝術美探析[J];蒲松齡研究;2002年03期

2 王國良;郭蕾;;歐陽修與北宋儒學復興運動[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06期

3 王婉婉;;淺析杜甫《戲為六絕句》[J];安徽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2期

4 劉天利;;楚狂屈原的精神個性與詩歌創(chuàng)作形態(tài)[J];安徽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4期

5 王偉;馮保榮;;論“洛書”智慧與中國古典園林藝術[J];安徽農(nóng)業(yè)科學;2010年16期

6 潘嘯龍;《詩經(jīng)》抒情人稱研究[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2年02期

7 王f3;李娟;;中國傳統(tǒng)書法的生命美學意蘊[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8年06期

8 張耕;;文章泰斗 翰墨菁華——論姚鼐的書法藝術[J];書畫世界;2009年01期

9 陳佳;;衛(wèi)t氐氖櫸ù蔥略誚癲菰械募壑笛芯縖J];書畫世界;2009年04期

10 張蔚星;;吳門班頭 一代宗師——南京博物院藏沈周繪畫芻議(上)[J];書畫世界;2010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8條

1 吳聰;;姚鼐考證鑒定之思想與形成[A];安徽省桐城派研究會成立大會暨第二屆全國桐城派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2 葉鵬飛;;浪漫主義書風的絕響——傅山書法之意義[A];中國新時期思想理論寶庫——第三屆中國杰出管理者年會成果匯編[C];2007年

3 徐放鳴;;比較詩學視野中的文學風格論研究[A];探尋美與藝術——江蘇省美學學會(2001—2006)紀念文集[C];2006年

4 李心峰;;“審美意識形態(tài)”說與新時期藝術本質(zhì)研究[A];文藝意識形態(tài)學說論爭集[C];2006年

5 胡智鋒;;中國電視傳播藝術的“本土化”資源辨析[A];和而不同——全球化視野中的影視新格局——第三屆中國影視高層論壇論文集[C];2004年

6 黃潔;;加強中國傳統(tǒng)審美設計研究——走向21世紀的中國美學的重要工作[A];中華美學學會第五屆全國美學會議論文集[C];1999年

7 王小蕓;趙懷舟;錢超塵;;傅山手鈔《玄機口訣》顧炎武跋質(zhì)疑[A];全國第十一屆中醫(yī)醫(yī)史文獻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8 錢超塵;姜燕;趙懷舟;;傅山手批《內(nèi)經(jīng)》啟秘[A];第二十一次中醫(yī)經(jīng)典文本及醫(yī)古文研究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2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明輝;魏晉士人政治心態(tài)類型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2 曹利云;宋元之際詞壇格局及詞人群體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3 鄭珊珊;明清侯官許氏家族文學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4 陰澍雨;明代寫意花鳥畫溯源研究[D];中央美術學院;2011年

5 杜波;五四文學期刊的現(xiàn)代性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1年

6 劉來兵;什么是教育史[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7 儲著炎;晚明戲曲主情思想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1年

8 熊江梅;六朝文體思想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1年

9 呂紅光;先秦漢魏晉南北朝文體觀的生成與發(fā)展[D];浙江大學;2010年

10 閔勝俊;戰(zhàn)國中山國青銅器銘文美學研究[D];山東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楊國;試論倪瓚“聊以自娛”的繪畫美學思想[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2 楊瑩;草書及行書“飛白”效果的仿真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3 陳卓;徐渭畫風中儒釋道思想的表現(xiàn)[D];河北師范大學;2010年

4 蘇維碧;兩周金文書法淺探[D];浙江工商大學;2010年

5 張玉婷;中國古典美學“興”范疇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6 王新嶺;中國古典美學“象”范疇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7 王鳳雪;徐渭的美學思想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8 唐琨;素樸齊風 至情至性[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9 常存;書于瓷枕[D];中央美術學院;2011年

10 趙慧;倪元璐書法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11年

,

本文編號:973227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shufayishu/973227.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f14ec***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