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書的臨摹
本文關(guān)鍵詞:行書的臨摹
更多相關(guān)文章: 取法乎上 晉人 東晉時期 圣教序 《蘭亭序》 學習理念 方筆 十七帖 臨寫 出帖
【摘要】:正一、行書學習之路行書的學習理念和方法多種多樣,筆者從多年的習書經(jīng)驗中總結(jié)出了一條行書學習的路徑和方法,在此與廣大讀者分享,期冀對初學者有一定的裨益。首先,學行書宜自晉人入手。為什么呢?因為行書在東晉時期達到了中國歷史上的最高峰,而且至今未能被超越。古人有句話叫做"取法乎上,僅得其中"。也就是說,入手學習最上乘的范本,學習者也只能學到中等的水平。所以要學最上乘的,就必須從晉人入手。如
【關(guān)鍵詞】: 取法乎上;晉人;東晉時期;圣教序;《蘭亭序》;學習理念;方筆;十七帖;臨寫;出帖;
【分類號】:J292.1
【正文快照】: 一、行書學習之路行書的學習理念和方法多種多樣,筆者從多年的習書經(jīng)驗中總結(jié)出了一條行書學習的路徑和方法,在此與廣大讀者分享,期冀對初學者有一定的裨益。首先,學行書宜自晉人入手。為什么呢?因為行書在東晉時期達到了中國歷史上的最高峰,而且至今未能被超越。古人有句話叫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葛佳淵 ,羅厚立;“取法乎上”與“上下左右讀書”[J];讀書;1995年06期
2 史維靜;;書法的選帖與臨帖[J];美術(shù)大觀;2006年07期
3 陳明;;取法乎上——讀黃智程的山水畫創(chuàng)作[J];中國書畫;2008年12期
4 陳龍國;;書法“取法乎上”反談[J];藝術(shù)評論;2009年09期
5 ;學者論治學[J];內(nèi)蒙古社會科學;1985年05期
6 沈默之;;取法乎上[J];戲劇之家;1997年03期
7 易中天;;我們?yōu)槭裁醋x經(jīng)典[J];新一代;2007年12期
8 易中天;;我們?yōu)槭裁醋x經(jīng)典[J];可樂;2007年12期
9 張豐;;關(guān)于取法的問題[J];中國鋼筆書法;2008年04期
10 ;成長的境界[J];黨政論壇(干部文摘);2008年09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王杰;;“取法乎上”與中國路向——論孫中山與近代中國的開放[A];“孫中山與近代中國的開放”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本報評論員;取法乎上 立志趕超[N];濟寧日報;2013年
2 戚輝;超前定位自己[N];中國攝影報;2014年
3 博士 沈洪溥;取法乎上得乎中[N];中國財經(jīng)報;2010年
4 劉錫慶;該怎樣教學生“閱讀”[N];中國教育報;2002年
5 孫連全(黑龍江,,99級研修班);學古法 必脫俗[N];中國藝術(shù)報;2001年
6 汪海燕;毛體書法成一家[N];黃山日報;2005年
7 姚忠寶 青海省書法家協(xié)會;關(guān)注青海書法所得到的啟示[N];中國藝術(shù)報;2003年
8 黃湘源;取法乎中不失為上策[N];中國證券報;2001年
9 夜語風荷;靜之悠游 美之容與[N];美術(shù)報;2014年
10 商報記者 隋永剛;李硯農(nóng):積硅步 致千里[N];北京商報;201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徐世平;學書取法近人的方法論意義[D];南京藝術(shù)學院;2010年
本文編號:89237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shufayishu/8923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