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忘我”思想與懷素草書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8-10 08:39
本文關鍵詞:莊子“忘我”思想與懷素草書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莊子忘我 懷素草書 懷素忘我 創(chuàng)新精神
【摘要】:唐代是中國書法發(fā)展的重要階段,政治、經濟、宗教、文化環(huán)境空前的繁榮為書法的發(fā)展奠定了良好的物質基礎和創(chuàng)作空間。在唐代,各種書體獲得空前的發(fā)展,涌現出了一批優(yōu)秀的書法家,他們不僅在個人的書法造詣上有了很大的突破,同時也為后世的學書者們留下了寶貴的學術范本。在這一批優(yōu)秀的書法家當中,懷素作為在草書造詣上有很大突破的代表之一,他在書法界中的地位是毋庸置疑,不可動搖的。懷素草書最大特點,在于他不僅正確的把握傳統(tǒng)書法精神,還能通過自身的修養(yǎng),特別是他對于宗教文化的理解,將其融入到書法藝術中。他把對自然的感悟,用書法的形式表達出來,猶如把自然界的力量加入到其雄強暢達的書風中,提高了其書法作品的視覺效果和審美力度。從一直延續(xù)至今的懷素書法熱中,,其草書魅力可見一斑。探其原因,除懷素草書給人以強勁的視覺沖擊力外,主要還在于其本人蘊藏的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其勤奮苦學的學書精神。 本文用考證、剖析等方法,對懷素進行了全方位、系統(tǒng)的、深入的研究,盡可能通過分析莊子及莊子哲學、莊子“忘我”及其影響、懷素草書的形成原因和美學思想、“忘我”與草書等問題,探究懷素草書的藝術風格特色,全文共分為四個部分: 第一部分,講述莊子及其哲學思想。系統(tǒng)的分析莊子的生平、代表作、歷史背景、哲學思想及其與后世書法的關系。莊子作為道家人物之一,他的地位是無可取代的,他在代表作《莊子》中闡述了他關于對自然、社會、文化、交往等一系列問題的看法。莊子不僅在研究哲學的領域為后世提供寶貴的文獻資料,同時也影響了后世的學書者們不斷地探索。 第二部分,懷素與草書。全方面的闡述懷素的人生、才智、性格、修養(yǎng)等,講解懷素的生平,以及其個人書風形成的成因。也是下文展開論述的基礎。 第三部分,主要講述了莊子“忘我”在懷素草書中的體現。這一部分通過四個方面來闡述懷素在藝術創(chuàng)作中做出的成果。(一)懷素作品《自敘帖》中“忘我”的體現;(二)懷素創(chuàng)作狀態(tài)的癲狂“忘我”;(三)莊子的哲學思想與懷素草書;(四)懷素的影響。通過這四個方面的論述,證明懷素草書藝術風格的即受到莊子“忘我”思想的影響,也與自身的努力、修養(yǎng)及創(chuàng)新意識不無關系。他最終成就了自己,也造福了時代藝術發(fā)展。 第四部分,對書法創(chuàng)作的啟示。具體的分析了書法創(chuàng)作時對創(chuàng)作狀態(tài)的要求以及對創(chuàng)作者個人修養(yǎng)的要求,進一步說明在書法創(chuàng)作時這二者是缺一不可的。只有同時具備這兩種基本素養(yǎng),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才能形成自己獨有的藝術風格。 最后,我們在學書的過程中不僅要遵循古法,而且要在學古的基礎上形成自己獨有的風格,有所創(chuàng)新。書法藝術的真正含義還有待我們繼續(xù)去探究、學習。
【關鍵詞】:莊子忘我 懷素草書 懷素忘我 創(chuàng)新精神
【學位授予單位】:山西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3
【分類號】:J292.1;B223.5
【目錄】:
- 摘要3-5
- Abstract5-10
- 緒論10-14
- 1 莊子及其哲學思想14-21
- 1.1 莊子簡述14
- 1.2 莊子哲學思想14-19
- 1.2.1 莊子的思想——“道”15-16
- 1.2.2 莊子的“逍遙”思想16
- 1.2.3 莊子的“虛靜”思想16-17
- 1.2.4 莊子的“忘我”思想17-19
- 1.3 “忘我”思想與后世書法19-21
- 1.3.1 “忘我”思想對后世書法的影響19-20
- 1.3.2 “忘我”思想對唐代書法的影響20-21
- 2.懷素與草書21-27
- 2.1 懷素概述21-22
- 2.2 懷素草書形成的原因22-27
- 2.2.1 社會環(huán)境的影響23-25
- 2.2.2 個人因素25
- 2.2.3.佛學的興盛25-27
- 3 莊子“忘我”思想在懷素草書中的體現27-40
- 3.1 懷素作品《自敘帖》中“忘我”的體現27-30
- 3.1.1 精湛的筆法28
- 3.1.2 豐富的墨色28-29
- 3.1.3 奪人的取勢29-30
- 3.1.4 一氣呵成的章法30
- 3.2 懷素創(chuàng)作的癲狂狀態(tài)——“忘我”30-32
- 3.3 莊子的哲學思想與懷素草書32-38
- 3.3.1 莊子的“忘我”與懷素的“忘我”32-33
- 3.3.2 如何達到“忘我”的路徑33-35
- 3.3.3 懷素草書的創(chuàng)新——“忘我”的境界35-37
- 3.3.4 書法境界的“忘我”37-38
- 3.4 懷素的影響38-40
- 4 對書法創(chuàng)作的啟示40-42
- 4.1 對創(chuàng)作狀態(tài)的要求40
- 4.2 對個人修養(yǎng)的要求40-42
- 結論42-44
- 致謝44-46
- 參考文獻46-48
- 附錄48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6條
1 王碧鳳;;從柏拉圖的“癲狂”到尼采的“酒神精神”——以懷素、張旭為例淺析草書創(chuàng)作的藝術美[J];名作欣賞;2012年33期
2 秦嘉彬;;淺析懷素的草書藝術[J];書法賞評;2007年04期
3 蔡永勝;;書法藝術與心靈自由——關于懷素草書《自敘帖》[J];書屋;2008年01期
4 黃騁龍;;論懷素草書藝術[J];青年文學家;2012年15期
5 陸璐;“筆墨做佛事”[J];青少年書法;2005年06期
6 王宏;;書法之美[J];文藝生活(藝術中國);2011年06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張慶珍;張旭懷素狂草差異性比較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11年
2 吳旭春;中晚唐僧人草書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5年
本文編號:64978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shufayishu/6497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