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移植到扎根—香港現(xiàn)代書法史研究(1945-2010)
發(fā)布時間:2017-07-17 08:27
本文關鍵詞:從移植到扎根—香港現(xiàn)代書法史研究(1945-2010)
更多相關文章: 香港現(xiàn)代書法史 移植 扎根 本土
【摘要】: 本文研究的內(nèi)容是香港現(xiàn)代書法史,探討從戰(zhàn)后1945年至今(2010年初),香港書法的發(fā)展。 香港書法并沒有悠久的歷史,從清末期間一些寓港的廣東文人的詩文酬唱活動,間接把書法帶來香港。二十世紀以后又因中國政局的關系,一批又一批的南遷書家,一次又一次將書法移植到香港這片土地上,引入不同時期的國內(nèi)書法風格,同時更在香港扎根成長,與本地書家共同形成現(xiàn)今香港書法的面貌。 承載了大量南遷書家學者風格的香港書法,在中國動蕩的時候,的確發(fā)揮了保存?zhèn)鹘y(tǒng)的作用。然而自中國改革開放以后,內(nèi)地社會及經(jīng)濟條件得到迅速的發(fā)展,而中國的書法也掀起熱潮。相反,香港書法在各方面客觀環(huán)境下得不到理想的發(fā)展,同時更面對著種種的困難。 本文大量搜集了香港書家的資料,進行分析研究,從歷史、時代、社會及文化背景等方面疏理及解構香港書法,如何從移植到扎根,從而得出香港本土書法在未來的發(fā)展方向。
【關鍵詞】:香港現(xiàn)代書法史 移植 扎根 本土
【學位授予單位】:中國美術學院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0
【分類號】:J292.1
【目錄】: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6
- 引言6-8
- 第一章 香港歷史回顧與戰(zhàn)后書法的發(fā)展8-27
- 第一節(jié) 香港百年歷史簡述8-20
- 第二節(jié) 戰(zhàn)后香港書法史的幾個重要時期20-27
- 第二章 傳統(tǒng)的再移植(1945-1960)27-80
- 第一節(jié) 戰(zhàn)后先賢書家活動之恢復27-46
- 第二節(jié) 移民潮與書家南遷46-73
- 第三節(jié) 香港戰(zhàn)后的書法教育73-76
- 第四節(jié) 香港戰(zhàn)后的展覽和藝術團體活動76-80
- 第三章 香港書法成型與發(fā)展(1961-1980)80-113
- 第一節(jié) 學院的書法教育80-83
- 第二節(jié) 學者書法—饒宗頤、黃君實83-94
- 第三節(jié) 現(xiàn)代香港書法先驅—翟仕堯94-102
- 第四節(jié) 共建香港書法—書法教育家102-113
- 第四章 香港書法新氣象(1981-1997)113-156
- 第一節(jié) 醞釀的成果—本土書家的長成113-144
- 第二節(jié) 中國改革開放后的南遷書家144-151
- 第三節(jié) 書法團體的發(fā)展151-152
- 第四節(jié) 香港書法、本土意識與當代性的思考—附香港移民潮152-156
- 第五章 回歸祖國后的香港書法(1997-2010)156-179
- 第一節(jié) 扎根香港156-159
- 第二節(jié) 香港書法研究159-162
- 第三節(jié) 香港書法新力量162-173
- 第四節(jié) 香港書法的幾個問題173-179
- 結論 香港書法的前瞻179-182
- 附錄 香港書法年表(1945-2010)182-225
- 參考文獻225-231
- 后記231-233
- 鳴謝233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洪再新;學術與市場:從黃賓虹與張虹的交往看廣東人的藝術實驗(上)[J];榮寶齋;2004年03期
2 洪再新;學術與市場:從黃賓虹與張虹的交往看廣東人的藝術實驗(中)[J];榮寶齋;2004年04期
3 洪再新;學術與市場:從黃賓虹與張虹的交往看廣東人的藝術實驗(下)[J];榮寶齋;2004年05期
4 陳雅飛;;民國時期的香港書畫文學社[J];書法賞評;2009年03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劉燦銘;中國現(xiàn)代書法史[D];中國美術學院;2009年
,本文編號:55273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shufayishu/5527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