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頭眩帖》考辨
發(fā)布時間:2024-03-31 07:48
王羲之《頭眩帖》最早刻于北宋《絳帖》,學界關于此帖真?zhèn)我恢贝嬖跔幾h。米芾等認定其為偽作。黃伯思等認為王羲之曾書此帖,但世傳墨跡為后人所臨。朱長文等認為此帖為真。本文從中醫(yī)與書法兩方面進行考證,發(fā)現(xiàn)帖中所載藥材為外來植物,唐代始入《新修本草》;同時綜合前人對于此帖論述,發(fā)現(xiàn)文末"羲之上"與潘師旦跋文均為后人所添,判斷帖文內容為唐代虞世南所書。
【文章頁數(shù)】:7 頁
【部分圖文】:
本文編號:3943683
【文章頁數(shù)】:7 頁
【部分圖文】:
圖一吳榮光舊藏《絳帖》二十卷本
《筠清閣法帖》中《頭眩帖》是吳榮光據(jù)本人所藏《絳帖》二十卷本中版本為底本摹刻,其形式內容基本相同,不再贅述。關于《頭眩帖》行文順序,檢索著錄有此帖釋文的文獻,最早見于南宋姜夔編著的《絳帖平》中。其釋文為:治頭眩腦悶,或患癰腫,頭不即潰者,以此藥帖之,皆良。蜱麻、巴豆....
圖七新絳縣圖書館藏《絳帖》十二卷本第三卷卷首
《頭眩帖》中出現(xiàn)一味名為『蓖麻』的藥物,此藥源自外來植物,唐代始收入《新修本草》中,故《頭眩帖》斷然不會出自東晉王羲之手。藥方應是出自唐代《廣濟方》,書跡也應出自唐代虞世南,而非其臨作。后有好事者可能為了增加此帖價值,添入『羲之上』三字。北宋潘師旦第一次將《頭眩帖》作為王羲....
圖三新絳縣圖書館藏《絳帖》十二卷本
李珂等文雖對《頭眩帖》源自范汪方一說不確,但文中另一條思路仍值得深究。文中將《頭眩帖》中所載藥方與王羲之所處時代東晉前后的醫(yī)書中藥方進行了比對,在葛洪的《肘后方》、陶弘景的《肘后百一方》、龔慶宣的《劉涓子鬼遺方》、孫思邈的《千金方》、日本丹波康賴的《醫(yī)心方》中均未發(fā)現(xiàn)有相似藥....
圖四《筠清閣法帖》
關于《頭眩帖》書跡真?zhèn),前人已多有論及。一類遵從前文提到《絳帖》《宣和秘閣帖》《鼎帖》《東書堂集古法帖》《筠清閣法帖》的二王法帖分類,將其歸為王羲之名下。比如宋代朱長文在《墨池編》卷六中就將其明確編入王羲之名下。清代沈復粲在《鳴野山房匯刻帖目》、民國冼寶干在《佛山忠義金石志》中也....
本文編號:394368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shufayishu/39436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