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草點畫流變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2-12-21 22:05
書法是由漢字書寫來傳達(dá)意象的一門藝術(shù),草書是書法發(fā)展過程中重要的書體之一,而狂草以其獨特的藝術(shù)感染力與表現(xiàn)力,承載著書家高超的用筆技術(shù)和書寫情緒的表達(dá)!犊癫蔹c畫流變研究》一文,以狂草用筆之法的演變過程為線索,與同代的藝術(shù)審美取向交織,從狂草點畫在秦漢至魏晉的孕育時期,唐代的成熟時期,宋代的“楷書化”時期;明末的“革新”時期,通過闡述狂草點畫形態(tài)的流變,對狂草點畫形態(tài)由筆勢的派生發(fā)展和正書與草書的相互交融式發(fā)展的兩條并行線索進(jìn)行探索研究,會有助于我們引起對狂草這個書體當(dāng)中容易被忽視的點畫與筆勢、體勢的相互聯(lián)系問題的關(guān)注。以下各個章節(jié),分別闡述狂草點畫形態(tài)在每個時期的不同特點。漢末魏晉的孕育時期,草書從僅僅以實用為目的,多用以對文字信息的記錄、傳遞或作為起到規(guī)范書寫的字書而出現(xiàn),點畫多體現(xiàn)書寫的功能性或書寫的規(guī)范意義,到融入書家強(qiáng)烈抒情色彩的表達(dá)與審美意象的尺牘書法,草書的點畫形態(tài)開始更多地與書家的情感狀態(tài)相合。至唐代“顛張醉素”的成熟時期,點畫形態(tài)已然成為書家精湛的技法與情緒高漲的書寫狀態(tài)的充分體現(xiàn),充分印證了正體書與草體書之間正反交融式發(fā)展的特點。晉唐的書法論述中對書法的點畫、筆法、...
【文章頁數(shù)】:88 頁
【學(xué)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緒論
1.1 研究背景與意義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背景與意義
1.2 國內(nèi)外相關(guān)研究進(jìn)展
1.2.1 國內(nèi)研究進(jìn)展
1.2.2 國外研究進(jìn)展
1.3 本文主要研究思路
1.3.1 研究方法
1.3.2 基本觀點
第2章 狂草點畫形成史由
2.1 手書草體點畫的“赴急”
2.2“使轉(zhuǎn)”筆法的強(qiáng)化
2.3 狂草點畫的雛形
2.4 本章小結(jié)
第3章 狂草點畫的“無形之相”——以“顛張醉素”為例
3.1“顛張醉素”狂草簡述
3.2 張旭狂草代表作品分析
3.2.1 《肚痛帖》點畫的“破體”
3.2.2 《冠軍貼》筆勢與點畫
3.3 懷素狂草代表作品分析
3.3.1 懷素常規(guī)狂草筆法《食魚帖》、《苦筍帖》
3.3.2 《自敘帖》點畫的“迅疾駭人”
3.4 本章小結(jié)
第4章 狂草點畫書寫的繼承與革新
4.1 宋代草書用筆的分化
4.2 以“沉著”為基調(diào)的狂草點畫——以黃庭堅為例
4.2.1 《竹枝詞》中的“點法”與“長槍大戟”
4.2.2 《廉頗藺相如列傳》中略帶“棱側(cè)”點畫
4.3 本章小結(jié)
第5章 狂草點畫的新格淺析與狂草研習(xí)的啟發(fā)
5.1 明末狂草點畫的新格
5.2 狂草研習(xí)的啟發(fā)
結(jié)論
致謝
參考文獻(xiàn)
攻讀碩士期間發(fā)表(含錄用)的學(xué)術(shù)論文
【參考文獻(xiàn)】:
期刊論文
[1]楊凝式的多變書風(fēng)與宋人“尚意”[J]. 修昆. 中國書法. 2016(20)
[2]Chinese Calligraphy Word Spotting Using Elastic HOG Feature and Derivative Dynamic Time Warping[J]. Yong Xia,Zhi-Bo Yang,Kuan-Quan Wang. Journal of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2014(02)
[3]漢魏古法與新理異態(tài)——從碑版文字遺跡的性質(zhì)看康有為的“本漢”邏輯[J]. 馬新宇. 中國書畫. 2014(01)
[4]當(dāng)代書法的品評標(biāo)準(zhǔn)[J]. 李剛田. 榮寶齋. 2013(05)
[5]論書法藝術(shù)的情感與形式[J]. 胡抗美,沃興華. 中國書法. 2012(07)
[6]侯馬盟書研究綜述[J]. 張道升. 社會科學(xué)論壇. 2010(07)
[7]Calligraphy of Chinese Emperors and Contemporary Leaders[J]. staff reporter WU BING. China Today. 2009(03)
[8]Let Chinese Calligraphy Go Global——An Interview with Zhao Changqing, Vice President of the Chinese Calligraphers’ Association[J]. staff reporter LU RUCAI. China Today. 2008(09)
[9]韓愈《送高閑上人序》注析[J]. 甘中流. 書法世界. 2003(08)
[10]唐太宗與《晉書》[J]. 岳純之. 歷史教學(xué). 2003(04)
博士論文
[1]東晉“新體”書法成因研究[D]. 楊濤.中國藝術(shù)研究院 2010
本文編號:3722863
【文章頁數(shù)】:88 頁
【學(xué)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緒論
1.1 研究背景與意義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背景與意義
1.2 國內(nèi)外相關(guān)研究進(jìn)展
1.2.1 國內(nèi)研究進(jìn)展
1.2.2 國外研究進(jìn)展
1.3 本文主要研究思路
1.3.1 研究方法
1.3.2 基本觀點
第2章 狂草點畫形成史由
2.1 手書草體點畫的“赴急”
2.2“使轉(zhuǎn)”筆法的強(qiáng)化
2.3 狂草點畫的雛形
2.4 本章小結(jié)
第3章 狂草點畫的“無形之相”——以“顛張醉素”為例
3.1“顛張醉素”狂草簡述
3.2 張旭狂草代表作品分析
3.2.1 《肚痛帖》點畫的“破體”
3.2.2 《冠軍貼》筆勢與點畫
3.3 懷素狂草代表作品分析
3.3.1 懷素常規(guī)狂草筆法《食魚帖》、《苦筍帖》
3.3.2 《自敘帖》點畫的“迅疾駭人”
3.4 本章小結(jié)
第4章 狂草點畫書寫的繼承與革新
4.1 宋代草書用筆的分化
4.2 以“沉著”為基調(diào)的狂草點畫——以黃庭堅為例
4.2.1 《竹枝詞》中的“點法”與“長槍大戟”
4.2.2 《廉頗藺相如列傳》中略帶“棱側(cè)”點畫
4.3 本章小結(jié)
第5章 狂草點畫的新格淺析與狂草研習(xí)的啟發(fā)
5.1 明末狂草點畫的新格
5.2 狂草研習(xí)的啟發(fā)
結(jié)論
致謝
參考文獻(xiàn)
攻讀碩士期間發(fā)表(含錄用)的學(xué)術(shù)論文
【參考文獻(xiàn)】:
期刊論文
[1]楊凝式的多變書風(fēng)與宋人“尚意”[J]. 修昆. 中國書法. 2016(20)
[2]Chinese Calligraphy Word Spotting Using Elastic HOG Feature and Derivative Dynamic Time Warping[J]. Yong Xia,Zhi-Bo Yang,Kuan-Quan Wang. Journal of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2014(02)
[3]漢魏古法與新理異態(tài)——從碑版文字遺跡的性質(zhì)看康有為的“本漢”邏輯[J]. 馬新宇. 中國書畫. 2014(01)
[4]當(dāng)代書法的品評標(biāo)準(zhǔn)[J]. 李剛田. 榮寶齋. 2013(05)
[5]論書法藝術(shù)的情感與形式[J]. 胡抗美,沃興華. 中國書法. 2012(07)
[6]侯馬盟書研究綜述[J]. 張道升. 社會科學(xué)論壇. 2010(07)
[7]Calligraphy of Chinese Emperors and Contemporary Leaders[J]. staff reporter WU BING. China Today. 2009(03)
[8]Let Chinese Calligraphy Go Global——An Interview with Zhao Changqing, Vice President of the Chinese Calligraphers’ Association[J]. staff reporter LU RUCAI. China Today. 2008(09)
[9]韓愈《送高閑上人序》注析[J]. 甘中流. 書法世界. 2003(08)
[10]唐太宗與《晉書》[J]. 岳純之. 歷史教學(xué). 2003(04)
博士論文
[1]東晉“新體”書法成因研究[D]. 楊濤.中國藝術(shù)研究院 2010
本文編號:372286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shufayishu/37228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