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巨川告身》與《張令曉告身》書者新解
發(fā)布時間:2021-10-28 19:34
<正>《朱巨川告身》與《張令曉告身》均為流傳有緒的唐代法書作品,但究竟為何人所書,在學(xué)術(shù)界尚存在諸多分歧。元代鮮于樞、張斯立、張晏和明代董其昌等人因循《宣和書譜》,認(rèn)為《朱巨川告身》是唐代徐浩所書。清代王澍對此不以為然,"實則視其所書《不空和尚碑》,才十得三四耳。"但沒有進一步對
【文章來源】:書法. 2020,(05)
【文章頁數(shù)】:7 頁
【部分圖文】:
《朱巨川告身》(局部),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近代學(xué)者 吳湖帆曾 將 《 張令曉告 身 》 與上述 《 朱巨川告 身 》 定為 『 元人偽作 』 , 雖然筆者 并不同意 此觀點 , 但吳湖帆 注意到了 這兩件告 身風(fēng)格的 相似性 , 卻是值得 重視的 。 結(jié)合本文 上一章節(jié) 的結(jié)論 , 筆者以為 《 張令曉告 身 》 有可能也 是王縉所 書 , 為了驗證 這一結(jié)論 , 筆者對其 進行了圖 像分析 , 并與 《 朱巨川告 身 》 、 王縉傳世 諸碑筆跡 進行了比 較 。 令人遺憾 的是 , 由于出版 物中《 張令曉告 身 》 墨跡圖像 不夠清晰 , 本文只能 以 《 大檳堂法 帖 》 刻本資料用 于分析 。(一 ) 取勢姿態(tài) 分析
項元汴在 《 張令曉告 身 》 跋中將其 定為顏真 卿書 , 清代劉繹 也認(rèn)為該 卷有 『 真卿 』 款識 ( 圖八 ) , 且筆法與 《 多寶塔碑 》 相合 ,當(dāng)為顏氏 親筆。 然而 , 這些理由 顯然是不 夠充分的。 首先 , 該卷告身 書寫于大 歷十四年 , 此時顏真 卿任吏部 尚書充禮 儀使(5) , 在告身中 署名是應(yīng) 有之義 , 卻絕不能 作為告身 正文書寫 者的依據(jù) ; 其次 , 『 真卿 』 款與 《 張令曉告 身 》 正文的書 風(fēng)差異極大 , 前者當(dāng)是最 可信的傳世顏 氏正書墨 跡 , 彌足珍貴 , 后者顯然 另有其人 ; 再次 , 《 張令曉告 身 》 正文與顏 真卿早年 書 《 多寶塔碑 》 的筆法是 否一致姑 且不論 , 但與顏真 卿大歷十 四年所書 《 顏勤禮碑 》 的筆法相 差之大卻 是一望可 知的 。 總而言之 , 《 張令曉告 身 》 并非顏真 卿的書作 , 書者另有 其人 。圖十戈鉤伸展取勢,王縉例字取自《王忠懿神道碑》。
【參考文獻】:
碩士論文
[1]唐宋告身略論[D]. 李萌.廈門大學(xué) 2014
本文編號:3463246
【文章來源】:書法. 2020,(05)
【文章頁數(shù)】:7 頁
【部分圖文】:
《朱巨川告身》(局部),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近代學(xué)者 吳湖帆曾 將 《 張令曉告 身 》 與上述 《 朱巨川告 身 》 定為 『 元人偽作 』 , 雖然筆者 并不同意 此觀點 , 但吳湖帆 注意到了 這兩件告 身風(fēng)格的 相似性 , 卻是值得 重視的 。 結(jié)合本文 上一章節(jié) 的結(jié)論 , 筆者以為 《 張令曉告 身 》 有可能也 是王縉所 書 , 為了驗證 這一結(jié)論 , 筆者對其 進行了圖 像分析 , 并與 《 朱巨川告 身 》 、 王縉傳世 諸碑筆跡 進行了比 較 。 令人遺憾 的是 , 由于出版 物中《 張令曉告 身 》 墨跡圖像 不夠清晰 , 本文只能 以 《 大檳堂法 帖 》 刻本資料用 于分析 。(一 ) 取勢姿態(tài) 分析
項元汴在 《 張令曉告 身 》 跋中將其 定為顏真 卿書 , 清代劉繹 也認(rèn)為該 卷有 『 真卿 』 款識 ( 圖八 ) , 且筆法與 《 多寶塔碑 》 相合 ,當(dāng)為顏氏 親筆。 然而 , 這些理由 顯然是不 夠充分的。 首先 , 該卷告身 書寫于大 歷十四年 , 此時顏真 卿任吏部 尚書充禮 儀使(5) , 在告身中 署名是應(yīng) 有之義 , 卻絕不能 作為告身 正文書寫 者的依據(jù) ; 其次 , 『 真卿 』 款與 《 張令曉告 身 》 正文的書 風(fēng)差異極大 , 前者當(dāng)是最 可信的傳世顏 氏正書墨 跡 , 彌足珍貴 , 后者顯然 另有其人 ; 再次 , 《 張令曉告 身 》 正文與顏 真卿早年 書 《 多寶塔碑 》 的筆法是 否一致姑 且不論 , 但與顏真 卿大歷十 四年所書 《 顏勤禮碑 》 的筆法相 差之大卻 是一望可 知的 。 總而言之 , 《 張令曉告 身 》 并非顏真 卿的書作 , 書者另有 其人 。圖十戈鉤伸展取勢,王縉例字取自《王忠懿神道碑》。
【參考文獻】:
碩士論文
[1]唐宋告身略論[D]. 李萌.廈門大學(xué) 2014
本文編號:346324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shufayishu/3463246.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