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議《祭侄文稿》的文化價值
發(fā)布時間:2021-08-21 18:27
<正>藝術(shù)無國界。但各國的傳統(tǒng)文化都真實地記錄了其民族的興衰榮辱史,同時也烙刻了國民的價值取向和血脈肌理。文化也是文明傳承最直接的方式,它承載著一個民族獨特的精神脊梁,傳遞著國民道統(tǒng)的核心價值。書法是我國所特有的一門藝術(shù),它具備其獨有的文化價值和收藏價值,雖然歷代收藏家悉心照管著一些年代久遠(yuǎn)的傳世珍品,但終因其載體的特殊性,在經(jīng)歷了各種滄桑和變故之后,其價值愈顯珍貴。2019年初,臺北故宮博物院將顏真卿的《祭侄文稿》出借給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展覽。這一事件的發(fā)生,使得這一文化瑰寶再次回到國人眼前,如今已安然無恙地歸還,塵埃也算是落定了。細(xì)細(xì)反思整個事件背后更深層的含義,仍然讓人
【文章來源】:書法賞評. 2019,(05)
【文章頁數(shù)】:3 頁
【文章目錄】:
一、《祭侄文稿》所蘊涵的文化價值
二、藝術(shù)品收藏過程中的矛盾
三、短暫的沉思
【參考文獻(xiàn)】:
期刊論文
[1]書法特征、歷史形象與文化價值——“汲古論壇”探討作為文化典范的顏真卿[J]. 彭志,谷卿. 美術(shù)觀察. 2019(06)
[2]書法與政治——《祭侄文稿》赴日展出偶感[J]. 張黔. 書法賞評. 2019(02)
[3]相知何必曾相識——傅山與顏真卿書法師承關(guān)系論略[J]. 楊吉平,李亞杰. 書法. 2019(04)
本文編號:3356112
【文章來源】:書法賞評. 2019,(05)
【文章頁數(shù)】:3 頁
【文章目錄】:
一、《祭侄文稿》所蘊涵的文化價值
二、藝術(shù)品收藏過程中的矛盾
三、短暫的沉思
【參考文獻(xiàn)】:
期刊論文
[1]書法特征、歷史形象與文化價值——“汲古論壇”探討作為文化典范的顏真卿[J]. 彭志,谷卿. 美術(shù)觀察. 2019(06)
[2]書法與政治——《祭侄文稿》赴日展出偶感[J]. 張黔. 書法賞評. 2019(02)
[3]相知何必曾相識——傅山與顏真卿書法師承關(guān)系論略[J]. 楊吉平,李亞杰. 書法. 2019(04)
本文編號:335611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shufayishu/3356112.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