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新我的意義
本文選題:費新我 + 林散之; 參考:《中國書法》2016年23期
【摘要】:正文學界客觀上把"新時期"的句式定義在上世紀七十年代后期到八十年代末這段時間,以期將"歷史分期的概念"進行概括、總結,揭示出階段性的文藝發(fā)展特質。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江蘇的書畫家們仍各處發(fā)出熒微光,仍保持著江南士大夫式的文人行態(tài),形成區(qū)域性藝術交往圈。被譽為"江蘇四老"的林散之、高二適、費新我、孫龍父等先生,他們分別于江蘇南京、蘇州、揚州地區(qū),憑藉著各自的文化良知和影響力傳薪續(xù)
[Abstract]:From the late 1970s to the end of the eighties, the sentence pattern of "new period" was objectively defined in the field of orthodox literature, in order to generalize and summarize the concept of "historical staging" and reveal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iterary and artistic development in stages. In the sixties and seventies of the last century, the calligraphy and painters of Jiangsu still emit luminous light everywhere, and still maintain the literati behavior of the south of the Yangtze River, forming a regional art communication circle. Lin Sanzhi, Gao Ershi, Fei Xinwei and Sun Longfu, who are known as the "four elders of Jiangsu," passed on their salaries by virtue of their respective cultural conscience and influence in Nanjing, Suzhou and Yangzhou, Jiangsu Province.
【分類號】:J292.1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紀念費新我先生誕辰110周年文集征稿啟事[J];書法;2013年06期
2 蕭平;紀念費新我先生[J];書畫藝術;2003年05期
3 沈偉東;;費新我以意志和毅力登上書藝高峰[J];鐘山風雨;2012年04期
4 靳慧慧;黃輝;;淺談費新我的臨帖觀念和常用印[J];湖州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4年02期
5 張忠賢;;費而求新 左筆大家——費新我先生書法雜談[J];企業(yè)觀察家;2014年08期
6 王禹時;檢點詩魂 `鈾擠牙稀壹且渲械姆研攣蟻壬鶾J];縱橫;2003年11期
7 譚以文;;先生之風 山高水長——感憶恩師費新我[J];書法世界;2003年11期
8 邱志文;;費新我對書法的辯證覺解及其意義[J];湖州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4年02期
9 毛鸝鸝;;蘇州獲贈費新我塑像及藏書[J];蘭臺世界;2013年16期
10 楊明義;;思念費老——寫在大書法家費新我先生逝世十周年之際[J];蘇州雜志;2002年05期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張鏞;費新我寫招牌[N];美術報;2002年
2 博聞;費新我與毛主席詩詞[N];中國商報;2000年
3 曉波;卓爾不群費新我[N];中華工商時報;2004年
4 博聞;偶得費新我[N];中國藝術報;2000年
5 四川 杜鵬;費新我的一副行書七言聯(lián)[N];中國文物報;2013年
6 唐俊德;費新我的水彩畫[N];美術報;2002年
7 本報駐東京記者 謝宗睿;翰墨為橋連中日[N];光明日報;2013年
8 丹青;書法位高價卑 如何沖出“低谷”[N];中華建筑報;2006年
9 特邀撰稿人 沈慧瑛;左筆大家的新我人生(上)[N];中國檔案報;2014年
10 特邀撰稿人 沈慧瑛;左筆大家的新我人生 (下)[N];中國檔案報;2014年
,本文編號:186576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shufayishu/18657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