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王”書風另論
本文關(guān)鍵詞: 二王 書法論 書風 樂毅論 皇象 蘭亭序 書道 晉朝 書協(xié) 至親好友 出處:《中國書法》2012年01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正當下書壇,刮起的究竟是"二王"之風,還是"偽二王"之氣?這個命題也許把唐太宗從古墓里拉起,請他老人家手捧《蘭亭》真跡對照,都無法評定是非。而我認為,為何"王"風(涵蓋真、偽"二王"風氣)會在當下流行,這確實是真正值得思考的命題。從"二王"迄今,千百年來,究竟出了什么情況,會導致"王"風大作?我想到一個最顯而易見,卻又最容易被忽視的問題,這就是因特網(wǎng)的普及,以及書法論
[Abstract]:Is it the wind of the "two kings" or the "fake two kings" that are blowing in the world of books? This proposition may pull Taizong from the tomb of Tang Dynasty and ask him to hold "Lanting" in his hand, but it is impossible to judge whether it is right or wrong. But I think why is it that the "king" style (covering the real and the fake "two kings") is now popular? This is really worth thinking about. From the "two kings" up to now, what has happened for thousands of years, which will lead to the "king" wind masterpiece? I think of one of the most obvious, but most overlooked, issues: the popularity of the Internet, and calligraphy.
【分類號】:J292.1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諸葛麗娜;;二王在當下[J];中國書畫;2009年12期
2 劉志生;二王《雜帖》詞語拾零[J];長沙電力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1期
3 李廷華;;簡論顧工書法[J];中國書畫;2009年02期
4 ;當代書壇流行“偽二王”?[J];中國書畫;2011年08期
5 方波;;宋末元初文人書法取法觀念的流變及對二王筆法的探尋[J];東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年03期
6 壽洪;吳錫標;;從歷史文化背景審視初唐崇尚“二王”的原因[J];中國鋼筆書法;2005年06期
7 ;二王真跡[J];中國鋼筆書法;2013年01期
8 王道云;二十世紀書法系列批評(連載之三)承傳“二王”風流 長憾未越雷池——白蕉[J];書畫藝術(shù);2000年06期
9 張同標;;“二王”四帖述評[J];青少年書法;2008年12期
10 崔延和;魏晉韻度與二王書法[J];西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漢文);1996年01期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張亞萌;“二王”體系:影響的焦慮[N];中國藝術(shù)報;2011年
2 魏春雷;書法亂彈[N];美術(shù)報;2010年
3 馬嘯;書法,我們應(yīng)有的選擇[N];中國文化報;2014年
4 劉錚;創(chuàng)造性:書法藝術(shù)的生命之源[N];中國文化報;2007年
5 馬世曉;沉厚靈動 清遠精致[N];美術(shù)報;2012年
6 甘肅省書法家協(xié)會副秘書長 黎明;運建國:書法是“燉”出來的[N];美術(shù)報;2012年
7 廊坊市政協(xié)副主席 霸州市副市長 廊坊市書協(xié)主席 張緯東;習古不拘 恣行有道[N];中國藝術(shù)報;2012年
8 王有英;宗魏晉之韻 守文人之本[N];青海日報;2012年
9 書法家 賈起家;要想“出新”,,先須“入古”[N];中國文化報;2014年
10 中國美術(shù)學院教授 白砥;當今“二王書風”缺失什么?[N];中國文化報;2013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劉劍輝;二王法帖目錄整理及相關(guān)問題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3年
2 王碧鳳;論黃庭堅對“二王”及其書脈的鑒賞與吸收[D];暨南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152467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shufayishu/15246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