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古文字構形辨古璽印之真?zhèn)?/H1>
發(fā)布時間:2018-02-16 16:25
本文關鍵詞: 璽印 古文字研究 古璽 書寫者 傳世之作 戰(zhàn)國時期 相對位置 璽文 形文 文有 出處:《中國書法》2012年11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正古文字研究發(fā)現(xiàn),戰(zhàn)國時期雖說文字異形,但是某些文字還是具有獨特的地域性特點。這些特點主要反映在文字的書寫風格和文字構形兩個方面,甚至可以作為判斷和區(qū)別地域的標準。文字的書寫風格是相對主觀一些,它受時間、地域、書寫者等因素的影響,用其作為判斷地域或真?zhèn)螛藴实淖C據(jù)尚欠充分,相反,文字的構形特點則是相對比較客觀、準確的條件。文字構形特點分析主要是分析構成文字的各構件的有無、相對位置等。古璽印來源比較復雜,除了科學考古發(fā)現(xiàn)外,還有部分是傳世之作。晚清以降,集古璽印跡為譜成風,學
[Abstract]:The study of orthodox writing found that although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was abnormal, some characters still had unique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These characteristics were mainly reflected in the writing style and configuration of the characters. It can even be used as the criterion for judging and differentiating the region. The writing style of the text is relatively subjective. It is influenced by time, region, writer and other factors, but it is not enough to use it as the evidence to judge the region or the authenticity, on the contrary, On the other h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aracter configuration are relatively objective and accurate. The analysis of character configuration is mainly to analyze the existence and relative position of the components that make up the characters. The origin of the ancient seal seal is quite complex, except for scientific archaeological discoveries. Some of the works were handed down from ancient times.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the ancient seal imprinting became the style of learning.
【作者單位】: 煙臺外事僑務辦;
【分類號】:J292.4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徐暢;;紅斑綠銹 神采奕奕 談古璽印的鑒定與收藏[J];收藏家;2009年08期
2 孫冰;;存世皇帝璽印以清朝為主乾隆璽印數(shù)量最多[J];中國經(jīng)濟周刊;2009年45期
3 邵磊;;古璽印辨?zhèn)螠\談[J];榮寶齋;2010年07期
4 孫慰祖;;古璽印斷代方法概論[J];文物鑒定與鑒賞;2010年06期
5 孫慰祖;;古璽印斷代方法概論(續(xù))[J];文物鑒定與鑒賞;2010年07期
6 孫慰祖;;古璽印斷代方法概論(續(xù))[J];文物鑒定與鑒賞;2010年09期
7 劉新民;;古代璽印中的“左(右)y桃支(丞)”新考[J];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1年02期
8 王偉;;秦璽印封泥所見宮殿及其分布[J];西安財經(jīng)學院學報;2011年02期
9 劉建峰;;璽印起源辯[J];山東社會科學;2011年08期
10 李理;;拂去歷史的面紗 三方民國璽印續(xù)考[J];收藏;2012年09期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譚宗遠;古璽印的發(fā)展變化[N];北京日報;2000年
2 田名;御用璽印拍價飆升[N];上海金融報;2008年
3 磨占雄;方寸間有歷史 筆墨端具匠心[N];中國文物報;2010年
4 安徽 趙仲達;罕見的帶鉤鈕古璽印[N];中國文物報;2001年
5 ;中國歷代璽印藝術欣賞(上)[N];美術報;2000年
6 趙熊;古璽印的制作方法[N];中國藝術報;2004年
7 盧浪沙;中國文化表征之首[N];美術報;2010年
8 爾東;御用印璽 獨領風騷[N];市場報;2008年
9 馬鈞;鐵筆縱橫鑄蒼雄[N];青海日報;2003年
10 李志強;簡牘一寶封泥盒[N];中國商報;200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趙春秋;明清帝王璽印研究[D];山東大學;2013年
2 劉爽;吉林大學藏璽印研究[D];吉林大學;2004年
3 劉婉;東北地區(qū)金代以前古璽印綜考[D];遼寧師范大學;2009年
4 徐海斌;秦漢璽印封泥字體研究[D];南昌大學;2005年
,
本文編號:151593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shufayishu/1515939.html
本文關鍵詞: 璽印 古文字研究 古璽 書寫者 傳世之作 戰(zhàn)國時期 相對位置 璽文 形文 文有 出處:《中國書法》2012年11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正古文字研究發(fā)現(xiàn),戰(zhàn)國時期雖說文字異形,但是某些文字還是具有獨特的地域性特點。這些特點主要反映在文字的書寫風格和文字構形兩個方面,甚至可以作為判斷和區(qū)別地域的標準。文字的書寫風格是相對主觀一些,它受時間、地域、書寫者等因素的影響,用其作為判斷地域或真?zhèn)螛藴实淖C據(jù)尚欠充分,相反,文字的構形特點則是相對比較客觀、準確的條件。文字構形特點分析主要是分析構成文字的各構件的有無、相對位置等。古璽印來源比較復雜,除了科學考古發(fā)現(xiàn)外,還有部分是傳世之作。晚清以降,集古璽印跡為譜成風,學
[Abstract]:The study of orthodox writing found that although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was abnormal, some characters still had unique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These characteristics were mainly reflected in the writing style and configuration of the characters. It can even be used as the criterion for judging and differentiating the region. The writing style of the text is relatively subjective. It is influenced by time, region, writer and other factors, but it is not enough to use it as the evidence to judge the region or the authenticity, on the contrary, On the other h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aracter configuration are relatively objective and accurate. The analysis of character configuration is mainly to analyze the existence and relative position of the components that make up the characters. The origin of the ancient seal seal is quite complex, except for scientific archaeological discoveries. Some of the works were handed down from ancient times.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the ancient seal imprinting became the style of learning.
【作者單位】: 煙臺外事僑務辦;
【分類號】:J292.4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徐暢;;紅斑綠銹 神采奕奕 談古璽印的鑒定與收藏[J];收藏家;2009年08期
2 孫冰;;存世皇帝璽印以清朝為主乾隆璽印數(shù)量最多[J];中國經(jīng)濟周刊;2009年45期
3 邵磊;;古璽印辨?zhèn)螠\談[J];榮寶齋;2010年07期
4 孫慰祖;;古璽印斷代方法概論[J];文物鑒定與鑒賞;2010年06期
5 孫慰祖;;古璽印斷代方法概論(續(xù))[J];文物鑒定與鑒賞;2010年07期
6 孫慰祖;;古璽印斷代方法概論(續(xù))[J];文物鑒定與鑒賞;2010年09期
7 劉新民;;古代璽印中的“左(右)y桃支(丞)”新考[J];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1年02期
8 王偉;;秦璽印封泥所見宮殿及其分布[J];西安財經(jīng)學院學報;2011年02期
9 劉建峰;;璽印起源辯[J];山東社會科學;2011年08期
10 李理;;拂去歷史的面紗 三方民國璽印續(xù)考[J];收藏;2012年09期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譚宗遠;古璽印的發(fā)展變化[N];北京日報;2000年
2 田名;御用璽印拍價飆升[N];上海金融報;2008年
3 磨占雄;方寸間有歷史 筆墨端具匠心[N];中國文物報;2010年
4 安徽 趙仲達;罕見的帶鉤鈕古璽印[N];中國文物報;2001年
5 ;中國歷代璽印藝術欣賞(上)[N];美術報;2000年
6 趙熊;古璽印的制作方法[N];中國藝術報;2004年
7 盧浪沙;中國文化表征之首[N];美術報;2010年
8 爾東;御用印璽 獨領風騷[N];市場報;2008年
9 馬鈞;鐵筆縱橫鑄蒼雄[N];青海日報;2003年
10 李志強;簡牘一寶封泥盒[N];中國商報;200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趙春秋;明清帝王璽印研究[D];山東大學;2013年
2 劉爽;吉林大學藏璽印研究[D];吉林大學;2004年
3 劉婉;東北地區(qū)金代以前古璽印綜考[D];遼寧師范大學;2009年
4 徐海斌;秦漢璽印封泥字體研究[D];南昌大學;2005年
,本文編號:151593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shufayishu/15159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