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人畫中印畫結合的審美文化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12-17 01:23
本文關鍵詞:中國文人畫中印畫結合的審美文化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文人畫 印畫結合 文化內涵 審美表現(xiàn)
【摘要】: 文人畫的萌芽是很早的,只是歷宋至元才算成熟,千年來,可謂流演不衰,絢麗輝煌。中國的印章藝術也是盡精微而至廣大,在漫漫幾千年的歷程中,與繪畫的結合使它峰回路轉,由實用而藝術,生生不息。在文人畫的發(fā)展歷程中,中華文化的這兩朵奇葩——印與畫,經歷了由唐代的御府鑒藏印鈐于畫面,而開各界鑒藏之風;發(fā)展到宋元時鈐蓋署款印與欣賞、鑒藏印的相對自覺;再到明清時文人篆刻的興盛,篆刻流派異彩紛呈,印畫的結合逐漸完善。 文人畫中印畫的結合,經歷了由粗疏到完善的漫長歷程。在這一過程中,產生了超越于其中任何一方的特殊審美內涵,在文人畫家的理念中,形成了比較成熟的配合繪畫的鈐印理論和原則。具體到作品上,會有印畫結合的形式相近,內容相諧的問題;文人畫家也必須考慮鈐印的篆刻字體與畫風相近,印文與畫面協(xié)調,力爭做到印不逼畫,畫不迫印;這些都使印畫的合流擁有了更多的審美表現(xiàn)和文化意蘊。 就在印畫逐漸結合的過程中,畫面上的印章不再局限于補充署名款識,更擔當了文人畫中經營位置的作用,成了文人畫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文人用鈐印來補充繪畫題款的不足,收聚畫中氣勢,平衡畫面虛實等等。畫面上那些不同風格、不同書體的印章,為我們打開了一扇濃縮歷代文化內涵的窗戶;那些鈐蓋不同時代印章的作品更是擔當了文化的解說員,向我們訴說了它所經歷的“滄海桑田”。 至于印畫結合的方方面面,是本文要著重論述的。筆者試從美學和文化哲學的角度對文人畫中的印畫結合進行研究。筆者參考前人關于印畫結合的原則與理論,借用眾多文人作品的鈐印實例,對文人畫中的印畫結合現(xiàn)象從三個方面進行討論:第一章簡單梳理印畫結合的歷史淵源;第二章深入探求印畫結合的文化內涵及文化背景;第三章具體分析印畫結合中所呈現(xiàn)出的形式美、意蘊美和風格美。印章的恰當入畫,為繪畫增添了意蘊,篆刻藝術在印畫結合的歷程中也發(fā)展了自身;同時印畫的結合也向我們展示出了不同時代篆刻藝術的絢麗多姿。
【學位授予單位】:河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9
【分類號】:J205;J292.4
【引證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包國民;;淺談文人畫的形成及審美風格[J];華章;2012年14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王春娜;箋譜設計研究[D];北京服裝學院;2012年
,本文編號:129822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shufayishu/12982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