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刻花紋飾的歷代脈絡簡探
發(fā)布時間:2022-12-23 20:21
陶瓷刻花裝飾技法歷代有所發(fā)展,新石器時代的彩陶文化就已出現(xiàn)原始刻花藝術。陶瓷刻花是用竹、骨、鐵制的平口或斜口刀狀工具,在已干或半干的坯體上刻出深淺不一紋飾。本文談及歷代陶瓷刻花紋飾,主要從漢唐五代越窯刻花裝飾及其追求;宋元明刻花工藝的藝術追求;清代纏枝紋刻花的創(chuàng)新等三個角度進行探討,對研究歷代刻花紋飾技藝有較好的參考借鑒意義。
【文章頁數(shù)】:3 頁
【文章目錄】:
一、漢唐五代越窯刻花裝飾及其追求
二、宋元明刻花工藝的藝術追求
1、宋代刻花干凈利落,飄逸灑脫。
2、元代刻花氣勢磅礴,線條奔放。
3、元代鏤空紋繁密緊湊,線條流暢。
4、明代紋飾刻劃精細、清新、雅致。
三、清代纏枝紋刻花的創(chuàng)新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宋代的“磨喝樂”信仰及其形象——兼論宋孩兒枕與“磨喝樂”的淵源[J]. 孫發(fā)成. 民俗研究. 2014(01)
[2]傳神寫照 遷想妙得——淺析長沙市博物館藏唐長沙窯人物題材畫[J]. 盧浩. 南方文物. 2012(02)
[3]江西景德鎮(zhèn)道塘里宋代窯址發(fā)掘簡報[J]. 付雪如,李育遠,戴儀輝,趙可明,張文江,吳太平. 文物. 2011(10)
[4]從磨合羅的浮沉論民俗藝術的包容[J]. 劉道廣. 東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1(04)
[5]江西景德鎮(zhèn)竟成銅鑼山窯址發(fā)掘簡報[J]. 副雪如,李育遠,趙可明,張文江,吳太平. 文物. 2007(05)
[6]宋代耀瓷的裝飾藝術[J]. 孟樹鋒. 陶瓷學報. 2005(02)
[7]遼寧朝陽重型機器廠遼金墓[J]. 蔡強,韓國祥. 北方文物. 2003(04)
[8]江蘇江陰夏港宋墓清理簡報[J]. 高振衛(wèi),鄔紅梅. 文物. 2001(06)
[9]耀州窯月白釉瓷的初步探討[J]. 薛東星. 文博. 1996(03)
[10]福建光澤茅店窯的瓷業(yè)成就[J]. 林忠干. 東南文化. 1990(03)
本文編號:3725366
【文章頁數(shù)】:3 頁
【文章目錄】:
一、漢唐五代越窯刻花裝飾及其追求
二、宋元明刻花工藝的藝術追求
1、宋代刻花干凈利落,飄逸灑脫。
2、元代刻花氣勢磅礴,線條奔放。
3、元代鏤空紋繁密緊湊,線條流暢。
4、明代紋飾刻劃精細、清新、雅致。
三、清代纏枝紋刻花的創(chuàng)新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宋代的“磨喝樂”信仰及其形象——兼論宋孩兒枕與“磨喝樂”的淵源[J]. 孫發(fā)成. 民俗研究. 2014(01)
[2]傳神寫照 遷想妙得——淺析長沙市博物館藏唐長沙窯人物題材畫[J]. 盧浩. 南方文物. 2012(02)
[3]江西景德鎮(zhèn)道塘里宋代窯址發(fā)掘簡報[J]. 付雪如,李育遠,戴儀輝,趙可明,張文江,吳太平. 文物. 2011(10)
[4]從磨合羅的浮沉論民俗藝術的包容[J]. 劉道廣. 東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1(04)
[5]江西景德鎮(zhèn)竟成銅鑼山窯址發(fā)掘簡報[J]. 副雪如,李育遠,趙可明,張文江,吳太平. 文物. 2007(05)
[6]宋代耀瓷的裝飾藝術[J]. 孟樹鋒. 陶瓷學報. 2005(02)
[7]遼寧朝陽重型機器廠遼金墓[J]. 蔡強,韓國祥. 北方文物. 2003(04)
[8]江蘇江陰夏港宋墓清理簡報[J]. 高振衛(wèi),鄔紅梅. 文物. 2001(06)
[9]耀州窯月白釉瓷的初步探討[J]. 薛東星. 文博. 1996(03)
[10]福建光澤茅店窯的瓷業(yè)成就[J]. 林忠干. 東南文化. 1990(03)
本文編號:372536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shinazhuanghuangshejilunwen/37253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