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鶴圖像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11-23 14:41
自新石器時代鶴圖像便已出現(xiàn),商周至秦漢鶴圖像不斷發(fā)展演變,唐宋、明清時繼而不衰。兩漢時神仙思想的影響和吉祥愿望的追求,使得鶴圖像的應用愈加廣泛,象征意義更為豐富,成為地位僅次于鳳的吉祥禽鳥圖像。在各類古代典籍中均有關于鶴的記載,其意象也頻繁出現(xiàn)于詩詞,深受文人墨客的青睞。以朝代更替的順序探究鶴圖像在各時期的特征和演變,找尋它在器物、服飾、建筑、繪畫中的蹤跡及形態(tài)多樣性。在歷史的長河中,鶴由自然物到人格化、神化、藝術化并趨于大眾化,既互相區(qū)別、又相互滲透融合,形成了其獨有的文化現(xiàn)象,是任何一個以自然物為依托的文化現(xiàn)象所不可比擬的。人們雖對鶴的部分象征意義如長壽、吉祥等耳熟能詳,但許多研究者并未將焦點聚于其源流的追溯和吉祥圖案的界定上,其形態(tài)結構和紋飾內容更是十分精彩,呈現(xiàn)出多變的藝術效果,豐富的造型和造型背后的精神追求也是解讀各個時期藝術表達不可或缺的重要資料。鶴在中國傳統(tǒng)吉祥圖案中別具一格,更在人們心中占有一席之地,是人們對不死之身渴望的載體,對忠貞愛情、高尚品德的希冀,以及幸福祥瑞的象征。在浩瀚歷史中,鶴依然昂首而立、翩翩而翔,深受喜愛至今。
【文章來源】:南京藝術學院江蘇省
【文章頁數(shù)】:87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鶴腿骨笛
臨汝閻村新石器時代遺址調查報告》指出:“閻村遺址面積約 25000 平約 1-3 米。1964 年以來不斷出土甕棺葬、白衣彩陶、石斧、石鏟、骨陶片。1978 年 11 月間,當?shù)厣鐔T挖出了十一座甕棺葬,還有一些甕棺圖 1-2 鸛魚石斧圖彩陶缸
用途大致可藝術品四大,皆為淺褐色玉陰線飾彎頸鶴薄片,使、厚 0.2 厘米,長頸彎曲,呈俯首站立頸足各有一小孔。另一件高 12 厘米、厚玉器具有強烈的時代性,在工藝特點和流暢與稚拙,可謂巧奪天工。除了美觀實圖 1-3 玉鶴配飾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古希臘與商周青銅藝術比較[J]. 嚴燕,周倩. 美術教育研究. 2016(21)
[2]賈湖遺址發(fā)掘成果豐碩 骨笛研究國際影響極高——張居中教授訪談錄[J]. 萬輔彬,張居中. 廣西民族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5(04)
[3]館藏清代飛鶴官服補子鑒賞[J]. 張雅真. 文物鑒定與鑒賞. 2013(11)
[4]西安鳳棲原唐郭仲文墓發(fā)掘簡報[J]. 郭永淇,楊軍凱,辛龍,王志宏,羅旋,張振鵬,王嘯嘯,宋俊榮,張明惠,王磊,黨曉婷,關琳,李明亮,李洪濤,楊潔. 文物. 2012(10)
[5]五代王處直墓壁畫形式、風格的來源分析[J]. 鄭以墨. 南京藝術學院學報(美術與設計版). 2010(02)
[6]中國古代歷史中的鶴與鶴文化[J]. 陳志貴. 理論觀察. 2004(06)
[7]《詩經》地理生態(tài)背景之考察[J]. 劉毓慶. 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4(02)
[8]富平縣新發(fā)現(xiàn)的唐墓壁畫[J]. 井增利,王小蒙. 考古與文物. 1997(04)
[9]馬王堆一號漢墓帛畫新釋[J]. 彭景元. 江漢考古. 1987(01)
[10]《鷺魚石斧圖》考[J]. 牛濟普. 中原文物. 1985(01)
博士論文
[1]漢畫像石棺及其神仙信仰研究[D]. 劉雨茂.山東大學 2012
[2]宋遼夏金裝飾紋樣研究[D]. 谷莉.蘇州大學 2011
[3]秦始皇陵考古中有關產地問題的核分析技術研究[D]. 趙維娟.鄭州大學 2006
碩士論文
[1]清末織繡品上壽紋裝飾紋樣研究[D]. 宋春會.北京服裝學院 2017
[2]《鸛魚石斧圖》圖像研究[D]. 黃冉.江蘇大學 2016
[3]陜西地區(qū)秦漢云紋、動物紋瓦當紋樣研究[D]. 毛磊.鄭州大學 2014
[4]中國鶴文化的圖形化表現(xiàn)[D]. 邱杰斐.重慶大學 2013
[5]明嘉靖時期陶瓷鶴紋的藝術特征研究[D]. 江婷芳.景德鎮(zhèn)陶瓷學院 2013
[6]《詩經》鳥意象研究[D]. 曹志亮.山東師范大學 2012
[7]唐宋鶴詩詞研究[D]. 陳陽陽.南京師范大學 2011
[8]《詩經》《楚辭》中鳥意象的文化透視[D]. 張燕.四川師范大學 2010
[9]明清徽州古建筑彩畫藝術研究[D]. 黃成.蘇州大學 2009
[10]淺析戰(zhàn)國、秦漢云紋瓦當之藝術特色[D]. 茍愛萍.西安美術學院 2007
本文編號:3514092
【文章來源】:南京藝術學院江蘇省
【文章頁數(shù)】:87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鶴腿骨笛
臨汝閻村新石器時代遺址調查報告》指出:“閻村遺址面積約 25000 平約 1-3 米。1964 年以來不斷出土甕棺葬、白衣彩陶、石斧、石鏟、骨陶片。1978 年 11 月間,當?shù)厣鐔T挖出了十一座甕棺葬,還有一些甕棺圖 1-2 鸛魚石斧圖彩陶缸
用途大致可藝術品四大,皆為淺褐色玉陰線飾彎頸鶴薄片,使、厚 0.2 厘米,長頸彎曲,呈俯首站立頸足各有一小孔。另一件高 12 厘米、厚玉器具有強烈的時代性,在工藝特點和流暢與稚拙,可謂巧奪天工。除了美觀實圖 1-3 玉鶴配飾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古希臘與商周青銅藝術比較[J]. 嚴燕,周倩. 美術教育研究. 2016(21)
[2]賈湖遺址發(fā)掘成果豐碩 骨笛研究國際影響極高——張居中教授訪談錄[J]. 萬輔彬,張居中. 廣西民族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5(04)
[3]館藏清代飛鶴官服補子鑒賞[J]. 張雅真. 文物鑒定與鑒賞. 2013(11)
[4]西安鳳棲原唐郭仲文墓發(fā)掘簡報[J]. 郭永淇,楊軍凱,辛龍,王志宏,羅旋,張振鵬,王嘯嘯,宋俊榮,張明惠,王磊,黨曉婷,關琳,李明亮,李洪濤,楊潔. 文物. 2012(10)
[5]五代王處直墓壁畫形式、風格的來源分析[J]. 鄭以墨. 南京藝術學院學報(美術與設計版). 2010(02)
[6]中國古代歷史中的鶴與鶴文化[J]. 陳志貴. 理論觀察. 2004(06)
[7]《詩經》地理生態(tài)背景之考察[J]. 劉毓慶. 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4(02)
[8]富平縣新發(fā)現(xiàn)的唐墓壁畫[J]. 井增利,王小蒙. 考古與文物. 1997(04)
[9]馬王堆一號漢墓帛畫新釋[J]. 彭景元. 江漢考古. 1987(01)
[10]《鷺魚石斧圖》考[J]. 牛濟普. 中原文物. 1985(01)
博士論文
[1]漢畫像石棺及其神仙信仰研究[D]. 劉雨茂.山東大學 2012
[2]宋遼夏金裝飾紋樣研究[D]. 谷莉.蘇州大學 2011
[3]秦始皇陵考古中有關產地問題的核分析技術研究[D]. 趙維娟.鄭州大學 2006
碩士論文
[1]清末織繡品上壽紋裝飾紋樣研究[D]. 宋春會.北京服裝學院 2017
[2]《鸛魚石斧圖》圖像研究[D]. 黃冉.江蘇大學 2016
[3]陜西地區(qū)秦漢云紋、動物紋瓦當紋樣研究[D]. 毛磊.鄭州大學 2014
[4]中國鶴文化的圖形化表現(xiàn)[D]. 邱杰斐.重慶大學 2013
[5]明嘉靖時期陶瓷鶴紋的藝術特征研究[D]. 江婷芳.景德鎮(zhèn)陶瓷學院 2013
[6]《詩經》鳥意象研究[D]. 曹志亮.山東師范大學 2012
[7]唐宋鶴詩詞研究[D]. 陳陽陽.南京師范大學 2011
[8]《詩經》《楚辭》中鳥意象的文化透視[D]. 張燕.四川師范大學 2010
[9]明清徽州古建筑彩畫藝術研究[D]. 黃成.蘇州大學 2009
[10]淺析戰(zhàn)國、秦漢云紋瓦當之藝術特色[D]. 茍愛萍.西安美術學院 2007
本文編號:351409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shinazhuanghuangshejilunwen/35140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