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馬墓地青銅容器墓葬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4-27 02:11
本文關鍵詞:上馬墓地青銅容器墓葬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本文研究的主要對象為上馬墓地中有青銅容器出土的墓葬,共24座。首先確立了春秋與戰(zhàn)國的年代劃分標準,即公元前453年。然后通過對24座墓葬主要隨葬器物的類型學分析,進而對墓葬進行了再分期,共得前后4期,每期又可分為早、晚兩段,春秋早期出現(xiàn),中期晚段達到高峰,戰(zhàn)國初期之后隨著整個墓地的棄用而消失。從墓葬制度入手,通過對墓葬的分布情況、墓葬形制結(jié)構(gòu)、棺槨、隨葬、陪葬以及人骨情況六個主要方面的研究,對上馬墓地青銅容器墓葬進行了較為全面的統(tǒng)計分析。還重點考察了與新田諸遺址的關系;夫妻合葬墓;墓上地面標志;墓葬形制結(jié)構(gòu)與規(guī)模;棺槨的使用以及棺槨的裝飾;隨葬品的擺放位置,用鼎、用樂、用兵、用玉制度;車馬陪葬以及頭向、葬肢和性別等情況。獲得了一些有關東周時期,晉國貴族墓地喪葬制度的新認識。最后結(jié)合文獻史料、考古發(fā)現(xiàn)所表現(xiàn)出的文化因素及史學界歷史地理學的成果得知:上馬墓地所見青銅容器墓葬人群皆為北向,即都是姬姓周人,為分封至新田的貴族階層統(tǒng)治集團家族人群;分析還可知,春秋中期以前的人群可分出更多個小的人群,不同的人群或許代表了不同的公族和卿族;春秋中期以后的人群主體或為知氏;臨猗程村墓地也為知氏的家族墓地。
【關鍵詞】:上馬墓地 青銅容器墓 墓葬制度 人群 研究
【學位授予單位】:山西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K878.8
【目錄】:
- 中文摘要8-9
- ABSTRACT9-11
- 第一章 緒論11-16
- 1.1 研究對象、材料更正11-13
- 1.2 相關概念闡釋13-14
- 1.3 研究成果及現(xiàn)狀、方法、目的14-16
- 1.3.1 研究成果及現(xiàn)狀14-15
- 1.3.2 研究方法15
- 1.3.3 研究目的15-16
- 第二章 上馬墓地青銅容器墓葬的再分期16-28
- 2.1 春秋戰(zhàn)國年代劃分的標準16
- 2.2 青銅容器墓葬再分期16-27
- 2.2.1 分期說明16-17
- 2.2.2 陶器類型學考察17-20
- 2.2.3 青銅容器類型學考察20-27
- 2.2.4 青銅容器墓葬分期、時代劃分27
- 2.2.5 青銅容器墓葬分期的局限性27
- 2.3 小結(jié)27-28
- 第三章 上馬墓地青銅容器墓墓葬制度分析28-59
- 3.1 青銅容器墓葬分布28-36
- 3.1.1 墓葬分布及屬性28-31
- 3.1.2 與新田諸遺址的關系31-33
- 3.1.3 夫妻合葬墓33-36
- 3.2 青銅容器墓葬形制結(jié)構(gòu)研究36-39
- 3.2.1 墓上地面標志36-38
- 3.2.2 墓葬形制結(jié)構(gòu)與規(guī)模38-39
- 3.3 青銅容器墓葬葬具39-42
- 3.3.1 棺槨情況39-41
- 3.3.2 棺槨裝飾41-42
- 3.4 青銅容器墓葬隨葬情況研究42-56
- 3.4.1 擺放位置42-48
- 3.4.2 用鼎情況48-52
- 3.4.3 用樂情況52-53
- 3.4.4 用兵情況53-54
- 3.4.5 用玉情況54-56
- 3.5 青銅容器墓葬陪葬情況研究56-57
- 3.6 青銅容器墓葬人骨研究57-59
- 第四章 上馬墓地青銅容器墓人群研究59-69
- 4.1 晉國諸卿59-62
- 4.2 上馬青銅容器墓與晉國諸卿關系考62-67
- 4.3 上馬墓地青銅容器墓人群的去向67-69
- 第五章 上馬墓地青銅容器墓葬研究所獲69-73
- 參考文獻73-77
- 附表一 上馬墓地青銅容器墓葬統(tǒng)計表77-85
- 附表二 上馬墓地青銅容器墓器物型式對照表85-86
- 攻讀學位期間取得的研究成果86-87
- 致謝87-88
- 個人簡況及聯(lián)系方式88-89
- 承諾書89-90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胡進駐;肖小勇;;淺談中國先秦葬俗中的幾個問題[J];華夏考古;2006年01期
2 張聞捷;;周代用鼎制度疏證[J];考古學報;2012年02期
本文關鍵詞:上馬墓地青銅容器墓葬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32971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shinazhuanghuangshejilunwen/32971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