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畫琺瑯的起源與東傳研究
【圖文】:
圖 2-1 琺瑯彩圣遺物箱,約公元 1200 年,法國,銅體琺瑯釉瑯的起源時間以及地點還沒有一個準確的結論,一種說法表明畫landes)被發(fā)明的,地理位置位于荷蘭、法國、比利時三國的交接處開始于威尼斯。不論畫琺瑯的起源地在哪里,但有一點是相同的十五世紀中葉。十六世紀在意大利和法國,這種藝術才完善起來部的利摩日(Limoges)從一個內填琺瑯的工藝之城發(fā)展為歐洲畫法語:Limoges,奧克語:Limòtges,又譯為利摩日、里蒙日)位 Haute-Vienne,同時也作為利穆贊(Limousin)的首府,這個城市著 13 萬 7 千的人口,到來 18 世紀以后,利摩日成為法國陶瓷器。今天的利摩日對于琺瑯和陶瓷的制作工藝依舊保存完好,并以此鎮(zhèn)。
圖 2-1 利摩日地理位置早產生的琺瑯工藝是內填琺瑯,,由于內填琺瑯器的技藝高超,被天所歡迎,后來隨著車間合理化和標準化生產制作使得利摩日琺瑯工到了 13 世紀末,利摩日為應付日益增大的需求,品質質量下滑。13到利摩日,這就是有名的百年英法戰(zhàn)爭。在這段期間,利摩日的琺的工藝逐漸減弱,使利摩日的琺瑯工藝陷入了長達一個半世紀的沉
【學位授予單位】:北京服裝學院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J536.3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孔六慶;張倩;;論清宮瓷胎畫琺瑯彩性質與地位[J];南京藝術學院學報(美術與設計版);2012年01期
2 周思中;;歐洲畫琺瑯與清官瓷胎畫琺瑯[J];紫禁城;2008年07期
3 周思中;易小英;;清宮瓷胎畫琺瑯的名稱沿革與燒造時間、地點考[J];陶瓷學報;2010年01期
4 劉芳;;盛極而衰——清乾隆朝瓷胎畫琺瑯欣賞[J];榮寶齋;2013年03期
5 周思中;;康熙瓷胎畫琺瑯款式與“年款的激勵效應”[J];東南文化;2006年05期
6 張甘霖;;清代陶瓷史的一項劃時代研究——周思中《清宮瓷胎畫琺瑯研究:1716~1789》讀后[J];中國陶瓷;2009年04期
7 ;唐英與琺瑯瓷[J];東方收藏;2012年12期
8 毛曉滬;雍正瓷胎畫琺瑯嬪妃對弈圖盤考[J];收藏家;2005年10期
9 黃云鵬;;粉彩及其產生與發(fā)展[J];景德鎮(zhèn)陶瓷;1981年01期
10 ;2010年第11期雜志封面——無名瓷意見回復[J];收藏界;2011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周思中;;圓明園琺瑯作與清瓷胎畫琺瑯的制作及風格考[A];《圓明園》學刊第十一期[C];2011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6條
1 吳偉 銅陵市金蝸牛藝術品有限公司;試論琺瑯器[N];安徽經濟報;2011年
2 北京故宮博物院副研究館員 李永興;康雍乾三朝畫琺瑯器賞析[N];東方早報;2014年
3 李永興;琺瑯之美——中國景泰藍精品鑒賞[N];中國文化報;2005年
4 袁為祥 安慶帝雅藝術品有限公司;鑄胎掐絲琺瑯器工藝及藝術特征之探討[N];安徽經濟報;2012年
5 鐘禾;30件掐絲琺瑯器香江待主[N];中國商報;2012年
6 王璀一;掐絲琺瑯器能否攪熱春拍?[N];北京商報;2008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周思中;清宮瓷胎畫琺瑯的藝術及歷史研究:1716-1789[D];清華大學;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6條
1 張瑞;西方畫琺瑯的起源與東傳研究[D];北京服裝學院;2018年
2 周弋琳;清三代宮廷御制瓷胎畫琺瑯藝術的演變進程及其影響[D];四川師范大學;2013年
3 寧文君;瓷胎“古月軒”與瓷胎畫琺瑯和粉彩瓷的比較研究[D];景德鎮(zhèn)陶瓷學院;2009年
4 孫旭天;關于隴東民歌藝術特點的分析及傳承與保護[D];西北民族大學;2015年
5 曾凡榮;利川燈歌藝術特點及演唱探析[D];武漢音樂學院;2016年
6 馮余聃;淺析笛曲《花泣》的藝術特點及文化意蘊[D];云南藝術學院;2017年
本文編號:264345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shinazhuanghuangshejilunwen/26434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