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澄泥觀造型藝術特色初探
【圖文】:
宋代澄泥硯產(chǎn)地分布圖
①按照制作方法歸納為兩大類別:素硯和花,表 2.2.2(1-16)和表 2.2.3 中所羅列澄泥均為花硯。按照外形形狀劃分,,可以分為幾它多邊形、圓形類的幾何形硯臺有表 2.2.1(11)、(12)、(14)、(15)、(16)、)、(23)、(24)、(26)、(27),臺為非幾何形硯。長方形、正方形、圓形類的規(guī)則形硯臺為鐘等素材,下面將對宋代澄泥硯的幾個典如圖 2.2.1),為北宋元yP四年(1089)三1.9 厘米,底前寬約 9.5抄手硯,顧名思義,將
【學位授予單位】:山西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9
【分類號】:K244;TS951.28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特;;乾隆朝仿古澄泥硯淺議[J];榮寶齋;2018年09期
2 ;澄泥硯[J];中國集體經(jīng)濟;2014年23期
3 瑞霖;;品賞幾方高浮雕澄泥硯[J];東方收藏;2015年03期
4 張舒怡;;澄泥硯,黃河之土在水與火中的幻化[J];收藏.拍賣;2017年03期
5 ;嶺南端硯行情在北京[J];收藏.拍賣;2017年09期
6 王祥夫;;永和九年古磚硯記[J];南方文學;2017年05期
7 吳保華;;清代趙國麟銘石渠澄泥硯[J];收藏界;2012年04期
8 ;瑰寶澄泥硯[J];決策探索(下半月);2010年08期
9 杭天;;西夏炭窯烽款澄泥硯[J];收藏;2010年11期
10 ;瑰寶澄泥硯[J];決策探索(上半月);2009年1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5條
1 殷子安;;閑說澄泥硯與雙池硯[A];大匠之門 4[C];2015年
2 ;河南省沁陽市澄泥硯廠[A];首屆中國科學家教育家企業(yè)家論壇論文集[C];2002年
3 陳濤;;宋代的制硯業(yè)[A];宋史研究論叢 第16輯[C];2015年
4 陳濤;;唐宋時期制硯業(yè)重心的地理變遷[A];黃河文明與可持續(xù)發(fā)展(第六輯)[C];2013年
5 鮑泰山;;歙硯的使用與欣賞[A];安徽省博物館四十年論文選集[C];1996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記者 劉杰;省委書記評價澄泥硯是“山西三寶”之一[N];運城日報;2019年
2 王躍澤;河南古硯文化遺產(chǎn)述略[N];中國文物報;2017年
3 徐春燕 河南省社會科學院;澄泥硯:承載歷史文化的藝術瑰寶[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6年
4 雷虎 本報記者 沈仲亮;澄泥硯:汾河泥燒制傳奇[N];中國旅游報;2013年
5 山西經(jīng)濟管理干部學院 安令梅;澄泥硯的歷史造型研究[N];山西經(jīng)濟日報;2011年
6 本報記者 王仲斌;澄泥硯:華夏神韻 硯林神品[N];中國縣域經(jīng)濟報;2007年
7 本報記者 王莉;澄泥硯,君識否[N];發(fā)展導報;2005年
8 本報記者 程梁;從豐富的“母文化”中汲取營養(yǎng)[N];河南日報;2014年
9 琚耀慶 郭姍姍;一方澄泥硯 鐘靈蘊平安[N];山西經(jīng)濟日報;2011年
10 本報記者 班彥欽;奪艷群芳秀三晉[N];山西日報;200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沈曉筱;中國澄泥硯工藝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6條
1 王莉;宋代澄泥觀造型藝術特色初探[D];山西大學;2019年
2 霍建強;澄泥硯工藝在創(chuàng)作實踐中的應用[D];山東藝術學院;2017年
3 王通;華夏澄泥硯展銷系統(tǒng)設計與實現(xiàn)[D];天津大學;2013年
4 游曉蔓;澄泥硯形制設計藝術研究[D];景德鎮(zhèn)陶瓷學院;2014年
5 王馨英;唐代河南道土貢探析[D];安徽大學;2013年
6 王晶晶;歙硯制作技藝的傳承與保護性研究[D];安徽醫(yī)科大學;2014年
本文編號:262113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shinazhuanghuangshejilunwen/26211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