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東古戲臺裝飾紋樣研究
[Abstract]:The ancient stage in eastern Zhejiang Province is a kind of architectural form and cultural heritage in the area east of Qiantang River in Zhejiang Province. The decorative patterns presented in the cultural and ecological perspective hav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xquisite structure, exquisite details and distinctive symbolic characteristics. After discussing the manifestation and func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its symbols, we can find that almost all the decorative patterns point to the constructors' thinking and practice of human visual enlightenment in the stag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作者單位】: 浙江外國語學院;
【分類號】:TU238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6條
1 王季卿;析古戲臺下設(shè)甕助聲之謎[J];應(yīng)用聲學;2004年04期
2 羅德胤;秦佑國;;中國古戲臺臺基之變遷[J];建筑史論文集;2001年00期
3 謝小英;熊偉;趙冶;;廣西古戲臺初探[J];南方建筑;2013年06期
4 羅云;;湖南邵陽古戲臺的藝術(shù)特色與文化價值[J];湖南包裝;2013年03期
5 程明;嚴鈞;石拓;;湘昆曲與桂陽古戲臺考察[J];南方建筑;2013年06期
6 ;[J];;年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2條
1 羅德胤;秦佑國;;中國古戲臺臺基之變遷[A];建筑史論文集(第14輯)[C];2001年
2 王季卿;;析古戲臺下設(shè)甕助聲之謎[A];綠色建筑與建筑物理——第九屆全國建筑物理學術(shù)會議論文集(一)[C];2004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謝文彥;樂平尚存412座古戲臺[N];江西日報;2003年
2 縣報道組 梁柏清;新昌百座古戲臺煥發(fā)“青春”[N];浙江日報;2006年
3 莊穎昶;古戲臺重煥生機[N];溫州日報;2008年
4 汪建根;我國古戲臺綜合研究取得新成果[N];中國文化報;2010年
5 吳開英;我國古戲臺研究與保護的突破性進展[N];中國文物報;2010年
6 本報記者 汪建根;古戲臺:60年消失近9成[N];中國文化報;2010年
7 王蘭芬;中國古戲臺研究的新突破[N];中國文化報;2010年
8 本報記者 馬子雷;閱讀之旅,從山西古戲臺出發(fā)[N];中國文化報;2011年
9 本報記者 彭書;一個攝影家眼中的山西古戲臺[N];發(fā)展導報;2011年
10 本報記者 李曉芳;消逝的山西古戲臺[N];山西日報;2013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楊陽;山西古戲臺聲學效應(yīng)研究[D];山西大學;2015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彭家威;神圣與世俗的空間:廣西賀州古戲臺考察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1年
2 李強;徽州古戲臺觀演空間研究[D];安徽建筑大學;2015年
3 肖愛民;臨川古戲臺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06年
4 張先念;四川自貢現(xiàn)存古戲臺調(diào)查與研究[D];山西師范大學;2013年
5 原博;翼城古戲臺調(diào)查報告[D];山西師范大學;2013年
6 傅繼強;弋陽古戲臺研究[D];蘇州大學;2008年
7 崔海龍;山西離石古戲臺調(diào)查報告[D];山西師范大學;2014年
8 石拓;桂陽縣古戲臺建筑研究[D];長沙理工大學;2013年
9 何紅妙;紹興古戲臺的研究與保護[D];青島理工大學;2012年
10 侯珉;代縣古戲臺調(diào)查[D];山西師范大學;2014年
,本文編號:213498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shinazhuanghuangshejilunwen/21349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