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劇《沃采克》最后間奏曲的音樂學分析
本文關鍵詞:歌劇《沃采克》最后間奏曲的音樂學分析
【摘要】:阿爾班·貝爾格的歌劇《沃采克》是20世紀歌劇中的一部經(jīng)典之作。本文主要從音樂動機和作曲家的創(chuàng)作意圖入手,對這部歌劇的最后一個間奏曲進行音樂學分析。
【關鍵詞】: 貝爾格 《沃采克》 間奏曲 音樂學分析
【分類號】:J617.2
【正文快照】: 引言《沃采克》是阿爾班·貝爾格第一部運用無調(diào)性技法寫成的歌劇。這次對于如何利用無調(diào)性技法創(chuàng)作大型音樂作品的勇敢探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縱觀整部歌劇,最后一個間奏曲是唯一一個擁有明確調(diào)性且結構獨立的音樂單元,其音樂風格與其他單元迥異。所以顯而易見,這樣的結構安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楊玉玲;;歌劇《沃采克》最后一場的音樂學分析[J];黃鐘(中國.武漢音樂學院學報);2006年04期
2 余志剛;論阿爾班·貝爾格的歌劇《沃采克》[J];中央音樂學院學報;1988年01期
3 余志剛;論阿爾班·貝爾格的歌劇《沃采克》(三)[J];中央音樂學院學報;1988年03期
4 余志剛;論阿爾班·貝爾格的歌劇《沃采克》(二)[J];中央音樂學院學報;1988年02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楊玉玲;;歌劇《沃采克》最后一場的音樂學分析[J];黃鐘(中國.武漢音樂學院學報);2006年04期
2 魏凡儉;;淺析貝爾格《沃采克》中鼓手長的人物塑造[J];天津音樂學院學報;2013年03期
3 安寧;;《阿爾班·貝爾格的生活與創(chuàng)作道路》[J];中央音樂學院學報;2007年03期
4 何弦;;音樂學分析視野下歌劇研究的特殊性——以歌劇《欲望號街車》為例[J];音樂探索;2013年01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屠艷;亞納切克的歌劇《卡佳·卡巴諾娃》研究[D];南京藝術學院;2010年
2 徐文正;我國新時期三部嚴肅歌劇音樂創(chuàng)作研究[D];南京藝術學院;201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鄒彥;貝爾格作品中的回文結構[D];上海音樂學院;2003年
2 趙潔;高度的邏輯控制與強烈的戲劇情感表現(xiàn)[D];天津音樂學院;2007年
3 金鑫海;從《沃采克》到《露露》[D];天津音樂學院;2010年
4 朱厚鵬;歌劇《彼得·格萊姆斯》六首間奏曲研究[D];南京藝術學院;2010年
5 吳雪源;20世紀90年代中國音樂作品中序列寫作技術研究[D];上海音樂學院;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余志剛;論阿爾班·貝爾格的歌劇《沃采克》[J];中央音樂學院學報;1988年01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楊玉玲;;歌劇《沃采克》最后一場的音樂學分析[J];黃鐘(中國.武漢音樂學院學報);2006年04期
2 余志剛;論阿爾班·貝爾格的歌劇《沃采克》(二)[J];中央音樂學院學報;1988年02期
3 楊園;;異域天使之歌——阿爾本·貝爾格與他的《小提琴協(xié)奏曲》[J];音樂生活;2005年06期
4 阿德里安娜·格羅斯曼;薩蘇;羅歡;湯劍華;賈欣;;沉沒在南大西洋的戰(zhàn)爭記憶——“貝爾格拉諾將軍”號25年祭[J];文明;2007年07期
5 錢仁康;;一曲回腸十二音——貝爾格《小提琴協(xié)奏曲》賞析[J];音樂藝術-上海音樂學院學報;1985年04期
6 陸志成;;歌劇《沃采克》終場的音樂學分析[J];美與時代;2005年12期
7 安寧;;《阿爾班·貝爾格的生活與創(chuàng)作道路》[J];中央音樂學院學報;2007年03期
8 陳國東;;20世紀表現(xiàn)主義音樂的經(jīng)典——談談對貝爾格《沃采克》的認識[J];藝苑;2007年10期
9 唐勇;貝爾格《鋼琴奏鳴曲》(Op.1)的線形對位[J];黃鐘-武漢音樂學院學報;2005年02期
10 宋方方;;古典與現(xiàn)代的交融——貝爾格歌劇《露露》中露露序列音樂的特點[J];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10年S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程維明;肖飛;武紅智;莫申國;周成虎;張百平;;中國1:100萬景觀生態(tài)制圖前期設計研究[A];“土地變化科學與生態(tài)建設”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2 馬亦林;;人類病毒性出血熱的診斷和鑒別診斷[A];第七次全國腎綜合征出血熱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6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記者 王坤寧;人文社引進諾獎得主克萊齊奧9部名作[N];中國新聞出版報;2009年
2 劉雪楓;歌劇如何看?[N];音樂周報;2009年
3 端木清言;百思買國際任命新總裁[N];經(jīng)理日報;2008年
4 張健;孫國強會見國際大壩委員會主席貝爾格一行[N];貴州日報;2007年
5 胡穎;Yves Saint Laurent:巴黎最后一滴眼淚[N];21世紀經(jīng)濟報道;2008年
6 本報駐維也納記者 王寶錕;奧中經(jīng)貿(mào)關系將進入“快車道”[N];經(jīng)濟日報;2006年
7 本報通訊員;促進友好交流 推動互利合作[N];紹興日報;2008年
8 李巍;全球最大的汽車安全帶生產(chǎn)商落戶我省[N];河北日報;2007年
9 記者 馬劍;吳邦國出席貝爾格萊德澤蒙大橋奠基儀式[N];人民日報;2010年
10 本報記者 陸峰;來自“歐洲心臟”的商務信息[N];新華日報;2006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朱厚鵬;歌劇《彼得·格萊姆斯》六首間奏曲研究[D];南京藝術學院;2010年
2 鄒彥;貝爾格作品中的回文結構[D];上海音樂學院;2003年
3 肖s,
本文編號:79832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mzqiyue/7983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