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級非遺“佛山十番”淵源探論
發(fā)布時間:2021-04-06 23:44
明清至民國時期的《萬歷野獲編》《閱世編》《清升平署志略》等文獻可證十番起源于江蘇而非北京?谑鲇洃浐偷胤轿墨I進一步顯示江南一帶的十番除了由南傳北,還于明末清初傳入嶺南的廣東佛山。明清時期佛山城鎮(zhèn)經濟繁榮及人口增長、本土鑼鼓樂盛行、樂器制作成行成市為十番的傳入和繁育提供了環(huán)境支撐,佛山十番與蘇南十番鑼鼓、蘇州玄妙觀飛鈸的樂器相似也佐證了嶺南與江南十番的淵源關系。十番傳入佛山后經在地化發(fā)展既有所創(chuàng)新,又保留了素十番的古樸形態(tài),其作為古十番之活化石,為民間音樂跨地域傳承傳播史增添了鮮活個案。
【文章來源】:地域文化研究. 2019,(05)
【文章頁數(shù)】:9 頁
【文章目錄】:
一、十番起源于江蘇而非北京
二、十番傳入廣東佛山
三、佛山十番的在地化發(fā)展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十番”釋義[J]. 崔曉娜. 藝術探索. 2018(02)
[2]蘇南十番鑼鼓研究述評[J]. 留生. 歌海. 2017(05)
[3]“十番”研究的學理之路[J]. 沈興,李明月. 音樂研究. 2011(01)
[4]研究明代戲曲的一份珍貴史料——讀據梧子《筆夢》[J]. 陸樹(山侖),李平. 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 1983(03)
本文編號:3122376
【文章來源】:地域文化研究. 2019,(05)
【文章頁數(shù)】:9 頁
【文章目錄】:
一、十番起源于江蘇而非北京
二、十番傳入廣東佛山
三、佛山十番的在地化發(fā)展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十番”釋義[J]. 崔曉娜. 藝術探索. 2018(02)
[2]蘇南十番鑼鼓研究述評[J]. 留生. 歌海. 2017(05)
[3]“十番”研究的學理之路[J]. 沈興,李明月. 音樂研究. 2011(01)
[4]研究明代戲曲的一份珍貴史料——讀據梧子《筆夢》[J]. 陸樹(山侖),李平. 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 1983(03)
本文編號:312237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mzqiyue/31223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