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論中緊密聯(lián)系演奏實踐的美學遺產
本文關鍵詞:琴論中緊密聯(lián)系演奏實踐的美學遺產,,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 琴樂的產生及其理論著作無不與士群體息息相關。這些知識分子不僅是古琴論著的創(chuàng)造者和記錄者,又是古琴藝術表演的實踐者。從孔子時期,琴瑟就是士群體必備的基本修養(yǎng)之一,這才使得他們所寫的古琴美學著作不是很空虛、寬泛,而是與琴樂演奏等藝術實踐活動密切相關。 本文根據古代琴論演奏中的美學發(fā)展特點,將其分為三個發(fā)展階段,其中早期美學認知包括先秦、兩漢,孕育期包括魏晉南北朝、隋唐、宋元,蓬勃發(fā)展期包括明清兩個朝代。筆者分類陳述和分析了古代琴論中有關演奏的美學,試圖理清琴論中有關演奏的美學發(fā)展脈絡,并論證美學應該結合具體藝術實踐的結論。這些理論對于今日古琴藝術的發(fā)展意義非同小可,對于其他民族樂器,甚至西洋樂器演奏的理解都有很大幫助。即使其他的姊妹藝術形式例如唱戲、作詩、寫字等也都有很好的借鑒作用。
【關鍵詞】:古代文人 琴論 琴樂演奏 古琴美學
【學位授予單位】:中國藝術研究院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9
【分類號】:J632.31
【目錄】: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6
- 目錄6-7
- 引言7-10
- 一、琴樂與士群體的關系7-8
- 二、論文選題內容及意義8-10
- 第一章 早期琴樂演奏的美學認知10-16
- 第一節(jié) 演奏之道10-13
- 第二節(jié) 弦抑韻揚13-16
- 第二章 琴論中有關演奏實踐美學的孕育16-26
- 第一節(jié) 參譚繁促、復疊攢仄16-17
- 第二節(jié) 聲韻皆有所主17-20
- 一、演奏細則18-19
- 二、意之深微19-20
- 第三節(jié) 操弦驟作20-26
- 第三章 琴論中演奏實踐美學的蓬勃發(fā)展26-52
- 第一節(jié) 習琴與按譜的關系26-33
- 一、讀譜與習琴的辯證關系26-27
- 二、按譜鼓曲的過程和細節(jié)27-33
- 第二節(jié) 演奏之細節(jié)33-52
- 一、演奏環(huán)境的選擇及演奏前的準備事宜33-35
- 二、演奏時的彈坐姿態(tài)35-36
- 三、得心應手、心手相忘36-50
- 四、琴家對琴派的認識50-52
- 結語52-57
- 參考文獻57-61
- 在校期間發(fā)表的論文、科研成果等61-62
- 致謝62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趙妙法;Metaethics(后倫理學)與Metaphysics(后物理學)——粗議中西哲學之異同及中國有無哲學的問題[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02期
2 王念東;氣韻與文氣辨[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2年03期
3 郭學信;士與官僚的合流:宋代士大夫文官政治的確立[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5年05期
4 張學松;從意象建構看建安與盛唐風骨[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999年05期
5 王靜波;;淺論《舞賦》[J];北京舞蹈學院學報;2006年01期
6 成遠鏡;隱秀與意境比較談──中國古代文藝美學范疇研究[J];北京郵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年02期
7 嚴晨;寇玲;付琳;;多媒體數字藝術作品中的藝術性創(chuàng)造[J];北京印刷學院學報;2006年04期
8 許金;美育命題的現(xiàn)代性轉換[J];濱州學院學報;2005年04期
9 夏瑩;論文化的可持續(xù)發(fā)展[J];長春市委黨校學報;2001年05期
10 馮彬;老莊與意境之淵源[J];成都教育學院學報;2004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關海庭;吳群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內涵及建設途徑探析[A];當代中國研究所第三屆國史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3年
2 肖颯;;復雜問題前沿探索的足跡——評《思維過程論》[A];云南省思維科學學會、云南省邏輯學會2007年聯(lián)合年會優(yōu)秀論文集[C];2007年
3 王國壇;;馬克思哲學勞動主題引論——兼與吳曉明教授對話[A];繁榮·和諧·振興——遼寧省哲學社會科學首屆學術年會獲獎成果文集[C];2007年
4 張桂萍;;古史傳說與史傳文學的萌芽[A];先秦兩漢文學論集[C];2004年
5 金松姬;;張衡賦與莊子的自適思想[A];先秦兩漢文學論集[C];2004年
6 李應龍;;文化美學視野與中西方古典美學批判[A];《毛澤東文藝思想研究》第十三輯暨全國毛澤東文藝思想研究會50年來文藝發(fā)展道路與21世紀文藝發(fā)展走向學術年會論文集匯編[C];2000年
7 朱義祿;;論黃宗羲與全祖望的“遺民”觀——兼論中華民族的浩然正氣[A];浙東學術與中國實學——浙東學派與中國實學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8 張應杭;;論理想教育對反邪教的意義[A];社會文化建設與邪教防范研究學術論文精選[C];2004年
9 鄭莉;;創(chuàng)造是音樂的生命,音樂促進我們創(chuàng)造——簡論音樂教育與創(chuàng)造能力培養(yǎng)的關系[A];全國高等音樂教育課程發(fā)展與教學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下冊)[C];2006年
10 韓梅;;張揚個性,追求風格——由《七子之歌》教學導入設計引發(fā)的思考[A];全國高等音樂教育課程發(fā)展與教學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下冊)[C];2006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王云;西方前現(xiàn)代泛詩傳統(tǒng)——以中國古代詩歌相關傳統(tǒng)為參照系的比較研究[D];復旦大學;2004年
2 姜維公;漢代學制研究[D];吉林大學;2004年
3 叢日云;基督教二元政治觀與近代自由主義[D];天津師范大學;2001年
4 唐德海;大學課程管理的理論與方法研究[D];廈門大學;2001年
5 趙廣明;理念與上帝[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1年
6 錢永生;論墨子思想結構的生成[D];首都師范大學;2002年
7 李瑞;六味地黃丸拆方研究與命水理論探討[D];北京中醫(yī)藥大學;2003年
8 黃漢華;抽象與原型——音樂符號論[D];暨南大學;2003年
9 高一農;漢賦專題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3年
10 郝文杰;石濤畫學與海德格爾藝術哲學研究[D];南京藝術學院;200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張勝利;論文學的宇宙境界[D];山東師范大學;2000年
2 劉潔;神理與詩情——論船山詩學的超越本質[D];遼寧師范大學;2001年
3 邱嶸;我國近代美育思想及其啟示[D];西北師范大學;2001年
4 鄭勤硯;師徒傳承美術教育模式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1年
5 于德清;智與美的協(xié)奏[D];山東師范大學;2001年
6 曠宗仁;現(xiàn)代知識類電視節(jié)目寫作的時代特色[D];山東師范大學;2001年
7 陳登凱;狂歡——生命之舞[D];西北大學;2001年
8 秦琴;《溪山琴況》中的音樂審美思想[D];四川師范大學;2001年
9 王海濤;從劉熙載到王國維——兼論中國傳統(tǒng)美學的近代轉型[D];四川師范大學;2001年
10 陳琰;朱光潛與中國傳統(tǒng)美學[D];四川師范大學;2001年
本文關鍵詞:琴論中緊密聯(lián)系演奏實踐的美學遺產,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25819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mzqiyue/2581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