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史學和民族音樂學間的一道“彩虹”——評楊民康《布朗族音樂史》
本文關鍵詞:音樂史學和民族音樂學間的一道“彩虹”——評楊民康《布朗族音樂史》
更多相關文章: 布朗族 民族音樂學 少數(shù)民族 中國音樂史 音樂史學 音樂文化 歷史分期 先進經(jīng)濟文化 田野調查 德昂族
【摘要】:正布朗族是生活在我國云南的少數(shù)民族,其傳統(tǒng)文化源遠流長、頗具特色。音樂界對布朗族音樂的關注長期以來僅局限于民間音樂部分的調查和資料的收集,本文是第一部建立于全面、深入的田野工作基礎上的布朗族音樂史,是一部建立于音樂史學和民族音樂學方法論基礎上的少數(shù)民族通史,其最具特色的方面可以概括為以下四個方面:
【作者單位】: 中央音樂學院音樂學系;
【關鍵詞】: 布朗族 民族音樂學 少數(shù)民族 中國音樂史 音樂史學 音樂文化 歷史分期 先進經(jīng)濟文化 田野調查 德昂族
【分類號】:J607
【正文快照】: 布朗族是生活在我國云南的少數(shù)民族,其傳統(tǒng)文化源遠流長、頗具特色。音樂界對布朗族音樂的關注長期以來僅局限于民間音樂部分的調查和資料的收集,本文是第一部建立于全面、深入的田野工作基礎上的布朗族音樂史,是一部建立于音樂史學和民族音樂學方法論基礎上的少數(shù)民族通史,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伍國棟;關于撰寫中國少數(shù)民族音樂史的幾個問題[J];藝術探索;1997年03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楊曦帆;;近20年“藏彝走廊”樂舞研究述評[J];北京舞蹈學院學報;2006年03期
2 楊曦帆;;民族音樂學在“藏彝走廊”研究中的意義與實踐[J];交響-西安音樂學院學報;2008年04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楊曦帆;“藏彝走廊”樂舞文化選點考察與研究[D];南京藝術學院;2007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黃清林;;布朗族原生態(tài)民歌小調的特色演唱和傳承[J];民族音樂;2010年03期
2 楊民康;布朗族音樂文化的系統(tǒng)研究[J];中國音樂;1989年01期
3 孫明躍;方偉偉;;雙江縣布朗族民間音樂[J];民族音樂;2008年04期
4 蔣金勇;;蠻筒鼓樂——布朗族土風舞樂初探[J];云嶺歌聲;2003年10期
5 楊民康;布朗族音樂文化的結構、功能及分類方法[J];民族藝術研究;1991年06期
6 何華;;布朗族宗教音樂“宰種”——以勐�?h章朗村關門節(jié)中的“宰種”為例[J];民族音樂;2010年01期
7 楊民康;;布朗族音樂[J];民族音樂;2005年01期
8 李春華;;民族器樂曲賞析:賽琴[J];云嶺歌聲;2002年03期
9 賈建偉;;民族音樂學視角下的中國少數(shù)民族音樂跨文化比較研究[J];音樂探索;2008年01期
10 曾安秀;;布朗族情歌對唱[J];云嶺歌聲;2004年08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孫麗萍;;論唐都長安樂舞文化的外族因素[A];中國古都研究(第二十一輯)——鄭州商都3600年學術研討會暨中國古都學會2004年年會論文集[C];2004年
2 繆麗容;;民族風情與藝術童趣的統(tǒng)一——少兒舞蹈作品《翠竹聲聲》創(chuàng)作談[A];中國少年兒童舞蹈論文比賽獲獎作品集[C];2005年
3 吳土艮;;“花兒”的語言魅力[A];文學語言理論與實踐叢書——辭章學論文集(上)[C];2002年
4 蘇年布德;潘萍;烏達巴拉;;“蒙古族傳統(tǒng)音樂在幼兒教育中的應用于研究”階段性總結 2007年9月——11月[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內(nèi)蒙古卷)[C];2010年
5 李晨;;閩東畬族歌舞[A];畬族文化研究(下冊)[C];2003年
6 王輝;;新疆維吾爾民間舞蹈的“動態(tài)元素”在兒童舞蹈創(chuàng)作中的應用[A];中國少年兒童舞蹈論文比賽獲獎作品集[C];2005年
7 楊鳴鍵;;當前我國西部地區(qū)的音樂感知結構[A];社會音樂研究論文集[C];1990年
8 王構;;“天魔”舞的傳播及淵源[A];蒙古史研究(第八輯)[C];2005年
9 朱偉芳;;試談廣西少數(shù)民族音樂的可持續(xù)發(fā)展[A];第三屆廣西青年學術年會論文集(社會科學篇)[C];2004年
10 謝迪;;畢節(jié)地區(qū)民間舞蹈的現(xiàn)狀與發(fā)展[A];2005年烏蒙論壇論文集(二)[C];2005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董國平;流光溢彩《金布朗》[N];文藝報;2006年
2 李巖;少數(shù)民族歌舞晚會述評[N];音樂周報;2003年
3 鄧其鋒 通訊員 趙志偉;《畬家謠》在京首演成功[N];麗水日報;2006年
4 記者 肖軍邋通訊員 吳宗堂 覃小歡;湘黔邊界四十八寨舉行迎奧運民族歌會[N];湖南日報;2008年
5 韓昌梅;少數(shù)民族原生態(tài)音樂熱透視[N];中國民族報;2006年
6 馮光鈺;音樂的傳統(tǒng)原生態(tài)與現(xiàn)代時尚[N];音樂周報;2001年
7 新華社記者 王艷明;搶救和保護瀕臨失傳的少數(shù)民族民歌[N];人民政協(xié)報;2002年
8 本報記者 楊民武;《心中的花兒火辣辣》人民大會堂演出側記[N];寧夏日報;2006年
9 本報記者 孫雅莉;絢麗的民族藝術之花[N];中國民族報;2002年
10 記者 閻蓉 實習生 楊黎;亞太民族音樂學會研討會在烏召開[N];新疆日報(漢);2010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亞芳;透過文本:對西方傳教士記錄的鄂爾多斯音樂的歷史民族音樂學考察與研究[D];中央音樂學院;2011年
2 祁慧民;音樂文化交融環(huán)境中的個性與共性[D];中國藝術研究院;2003年
3 李莘;河北霸州勝芳鎮(zhèn)民間花會音樂民俗志[D];中國藝術研究院;2005年
4 板俊榮;民族音樂學多位網(wǎng)視野下的海州五大宮調[D];南京藝術學院;2012年
5 吳慧娟;福建仙游三—教儀式音樂研究[D];上海音樂學院;2010年
6 劉雯;番瑤音樂文化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7 趙志安;傳統(tǒng)京劇京胡伴奏藝術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2年
8 許揚寧;許常惠現(xiàn)代風格室內(nèi)樂作品研究[D];南京藝術學院;2010年
9 王麗虹;延安魯藝音樂教育中的政治因素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10 NGUYEN THI HOA DANG(阮氏華燈);越南西原地區(qū)少數(shù)民族竹類樂器研究[D];中央音樂學院;201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湯曉霞;清代滿族音樂結構與曲牌的研究[D];山東大學;2008年
2 秦展聞;《民族音樂學導論》譯文及書評[D];上海音樂學院;2011年
3 李小平;21世紀初中國大陸民族音樂學學科基本理論研究的進展[D];新疆師范大學;2010年
4 王翊;試論地理學因素對裕固族民歌的影響[D];蘭州大學;2007年
5 李婷;實地考察在中國民族音樂學界的運用與發(fā)展[D];中國藝術研究院;2011年
6 褚潤澤;簡述民族音樂學的發(fā)展歷程[D];廈門大學;2008年
7 施藝;京西柏峪村“燕歌戲”實地調查與研究[D];中國音樂學院;2012年
8 汪婭卓;邯鄲“街唱”藝術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0年
9 何華;布朗族南傳佛教音樂的人類學研究[D];云南藝術學院;2010年
10 張瑜;大山的回聲[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95309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musictheory/953094.html